104.总坛古神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枚两极天石都经过谁的手?  

这枚两极天石的来历?  

前一个问题,黑壶没有反应。  

后一个问题,则只是简单回答了两极天石的产地源自极北雪原某个地方。  

陈洛阳没得到想要的答案,心中倒也不着急,只是继续细细思量,琢磨能不能用其他问题尽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六龙皇辇于天空中飞驰,赶返魔教总坛古神峰。  

青龙三汇报过各项情报后,陈洛阳平心静气的问道:“眼下总坛,都有谁在?”  

“禀教主,白虎殿聂首座和四长老还有朱雀一,一直留守总坛。”青龙三答道:“大长老同六长老先后从前线返回,眼下都在总坛疗伤,总坛出事后,大长老出手,调整稳固残存的祝融焚天阵压制地火再次爆发,除此以外,便是七长老前不久刚刚返回总坛。”  

教主开口动问,自然是指魔教高层人物。  

基本上个个都是武王。  

青龙三回答的很谨慎。  

古神峰惊变,最初让所有人震惊,接着大家就渐渐琢磨过来不对味。  

太过巧合,以至于阴谋气息浓郁,怎么看都像是人为。  

想要干下如此大事,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起码是武王的修为层次,才有可能。  

此前一直跟在陈洛阳身边的人,大致可以先排除嫌疑。  

虽然还不能确定有没有预先安排,待人离开后也能发挥功效的延时设置,但至少嫌疑靠后,可以暂时先放在第二批次。  

之前始终留守总坛的人,嫌疑无疑最大。  

陈洛阳心中思索。  

青龙三这时又说道:“禀教主,首座有消息传回,没能成功击杀司怀飞,不过已将杀死夏朝大皇子李乾的嫌疑栽赃到对方头上。”  

陈洛阳微微颔首:“不论剑阁还是夏朝,多半心知肚明,此举短期内难见成效,但长远观之,未必不可能生根发芽。”  

青龙三继续说道:“首座传信,已在返回圣域途中。”  

想起那位难缠的青龙殿首座,陈洛阳有点头疼。  

他需要先从别的途径摸清楚对方底细,才好与之打交道。  

“命青龙一还有本教青龙殿其他弟子,跟她汇合,听她号令行事,暂且不必回返圣域,在敌后方发挥作用,随机应变。”陈洛阳淡淡吩咐道。  

青龙三叩首:“谨遵教主谕令,属下立即传信给首座和一姐她们。”  

陈洛阳便点点头,看着对方退下。  

六龙皇辇飞驰间,一行人等终于回到魔教总坛,古神峰。  

远远望去,先看见天边有浓烟滚滚。  

先前地火爆发的影响,仍未消除,更有再次爆发的可能。  

等再靠近一些,地平线上便出现连绵山脉。  

其中最高大雄伟的一座山峰,也正是浓烟的源头。  

继续靠近,陈洛阳仔细看去,就见这座主峰周围的其他十几座山峰,整个山体,赫然被被削成不同造型。  

经过专门的雕刻,这十几座山峰的顶端,都化为数百米高的巨大雕像。  

仔细分辨,正是传说中祝融、共工、玄冥、刑天、夸父等众多上古神魔的形象。  

一个个屹立如山,栩栩如生,庞大而又震撼。  

众多雕像山峰,共同将主峰拱卫在中央。  

那最威武恢弘的主峰,自然便是魔教总坛古神峰。  

不过,眼下的古神峰,情况却不怎么好。  

陈洛阳能清楚看见,有一半山峰,几乎都被喷薄的熔岩覆盖。  

熔岩尚未冷去,甚至还在徐徐蔓延移动,岩浆之间的火红不停闪耀,触目惊心。  

不仅是古神峰,周围那些雕刻成一尊尊古神像的山峰,很多雕像此刻都残缺不全,仿佛遭受过打击。  

打击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中央的古神峰一侧。  

想来是先前地火爆发时,受到波及。  

陈洛阳的视线,被古神峰峰顶吸引。  

那里,闪动着一上一下两个巨大的火红符阵,每个符阵的阵纹都不计其数,复杂无比。  

一道道仿佛宽阔道路一样的阵纹上,赤红火光不停穿梭流转,仿佛奔腾不息的河流。  

两座巨型符阵中间,是一座庞大的宫殿群。  

宫殿群整体以黑色为主,并不富丽堂皇,但大气磅礴。  

整个宫殿群被多道庞大石梁托起,同两座巨型符阵一道,就正压在古神峰峰顶上。  

不用多说,这里自然便是魔教总坛,古神宫。  

也就是叫许多人闻风丧胆,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魔宫。  

只是一直以来让很多人切齿痛恨却始终屹立不倒的魔宫,现在赫然塌了快一半。  

下方支撑的石梁断裂了几根。  

残存的宫殿群微微倾斜。  

一上一下笼罩宫殿的两座巨型符阵,火红光辉也忽明忽暗,霸气不再。  

陈洛阳有些无语的看着这一幕。  

他此刻心中第一个想法其实是…  

活该!  

先前还抱着最后的希望,觉得是不是在半山腰或者山脚下。  

结果,居然就这么正杵在在火山口顶上?  

不炸你炸谁?  

智障啊!  

就在此刻,陈洛阳甚至能隐约看见,塌毁的那片宫殿下,地火熔岩在躁动。  

“人员伤亡情况?”他冷冷问道。  

青龙三答道:“事发突然,有少部分年轻弟子逃脱不及而遇难,不过万幸大长老当时正在总坛,及时出手,所以大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