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八节 进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公里,西面额外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东面与盘陀江连接。  

虎劲中很清楚,鹿族人兵力不多,他们不可能绕远路从西面进攻。那样做只能给自己带来机会,从容调遣,以压倒性的兵力反推过去。  

几个身手敏捷的鹿族士兵攀上木墙,他们极其悍勇,只凭一把短刀就充入敌群疯狂砍杀。刀刃割破对手喉咙的同时,自己也被来自不同方向的长枪刺中,当成横死。  

他们是敢死队,存在的意义就是拼命,为其他人争取时间,创造机会。  

粗大的铁链抛向天空,落在高低错落的木制寨墙顶端,几个膀大腰圆的鹿族战士一起拖住铁链,拉紧,朝着自己这边狠拽,粗硬的木头很快变得倾斜,密闭的寨墙中间出现了缝隙。  

这是野蛮人战斗过程中常见的做法,只要人多力气大,就能把排列不齐的木头一根根拉开,进而扩大,撕裂防线。  

看着构成寨墙的原木从土里被一点点拔出,围聚在附近的鹿族士兵尚不及欢呼,就被寨墙内部的防御者用长枪刺中。  

冷兵器时代,防守方永远比进攻方占优。  

鹿庆西在卫队簇拥下不断向前,他用阴冷的眼睛盯着虎族营寨,战况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尽管选择了一天当中最令人困顿的时间,自己也提前做足了准备,可虎族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反应很快,至少寨墙后面的这些守卫者战斗力极强,死战不退。  

“执行第二计划。”鹿庆西以沙哑的嗓音下达命令。  

卫队长点点头,举起早已握在手里的号角,鼓起腮帮,使劲儿吹出悠长的号声。  

顿时,前线围攻营寨的鹿族战士纷纷爆发出集体性呐喊。  

“我们已经占领了虎牢关,你们回不去了!”  

“你们这些该死的傻瓜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袭击了钢潍城,你们只剩下两天的粮食。”  

“你们被骗了,再也没有退路,投降吧!”  

一边杀一边喊,汇聚起来的音量是如此巨大,形成令人震撼的狂暴音波。  

恐惧思维从脑海深处迸发出来,在一个个虎族战士之间迅速传播、蔓延。  

钢潍城被毁的消息已经确认,这是事实。  

鹿族人为什么会说虎牢关已经陷落?  

难道虎劲中故意隐瞒,欺骗我们?  

人类大脑具有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任何一点小事经过宣传发酵,都会形成可怕的想象画面。  

“我们有船,我们从江上派人绕过你们,直接攻打你们的后面。”  

“哈哈哈哈,没见过这招吧,你们再打下去也是输,还是老老实实跪下求饶吧!”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很多人都看到了来自上游的那些船。  

没人会在这种时候想要验证这些话的真假…肯定是真的,因为我亲眼见过,大统领也没有否认。  

震惊和惶恐在守军群体里扩散,很快出现了第一个转身逃跑的人。  

他很恐惧,非常害怕。  

我不怕死,面对强敌我会英勇作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没有脑子的白痴。我要回家,我不想成为鹿族人的俘虏,不想因为断粮被活活饿死。  

更多的跟风者出现了。  

有些地段出现了整个小队集体逃跑的情况,紧密的防御线骤然松动,进攻者抓住机会拉开更多的木墙,等待已久的鹿族士兵一拥而入,冲了进去。  

虎劲中早已离开营帐,他披挂整齐,站在位置较高的后方塔楼上,瞪着几乎快要喷火的眼睛怒视前方。  

谣言的效果是如此可怕,造成了他意想不到的破坏。  

以木墙为基础的第一道方向正趋于崩溃,太多的逃亡者无心作战,纷纷涌入大营,引发了新一轮的恐慌。  

“督战队,给我上!”虎劲中怒声咆哮,咬牙切齿发布命令。  

数百名亲卫持刀上前,迎面砍向溃逃的士兵。  

“都给我回去,不想死就拿起武器作战。”  

“只要杀光鹿族人我们就能赢,别听他们胡说八道,虎牢关没有丢,还在我们手里。”  

“逃亡怯战者死,这是陛下和大统领的命令!”  

逃跑的虎族士兵做梦也没有想到死亡来自自己人。他们的头颅被砍下,栓在长度超过五米的木杆顶端,高高竖起,一根有一根,沿着营寨中部排列。远远望去,仿佛文明时代的诡异路灯,不断往下滴着血。  

鹿庆西很兴奋,他用力握紧双拳,急不可待下达命令:“让后面的人冲上去,虎族人挡不住了。”  

红月城的鹿族守军数量远不如虎族,如果不是因为天浩,鹿庆西也不会下决心倾巢而出,派出主力部队进攻,只留下五千人守城。  

他对战斗的概念很模糊,也没什么经验,但至少可以看清局势,知道现在已占据上风,正是追加增援的时候。  

声势浩大的鹿族军队推倒寨墙,全面越过第一道防线。  

虎劲中满面狰狞,杀气腾腾,他手持圆盾和腰刀,带领一群军官和卫队,朝着正前方战斗激烈的后继防线大步走来。  

现在不需要统帅,只需要战士。  

只有让更多人看到自己在前线拼杀,才能有效鼓舞士气。  

旗手紧随,大统领专属的虎头三角旗迎风飘扬。  

“杀!”  

命令简单直接,他小跑加速,用盾牌将正前方扑过来的一名鹿族战士撞开,反手一刀砍断对方脖子,那人瞪大眼睛,双手死死捂住伤口,在惊恐与不甘中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