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无上道果(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帝追杀界域公敌已经持续了不少时日。  

界域公敌周身已经被撕扯的不成样子。  

也就是其本身跟脚是仙路清道夫,有着本源之海中层大势力轮回殿加持的守护,换做其他人,哪怕是巅峰强者,也当是早就不行了。  

界域公敌最强的并非是他的实力,而是他的本质。  

他早已不是神族根基,而是神秘力量天魔气所化的怪物。  

再加上又有轮回殿的守护。  

本源之海外层少有灭杀他的手段。  

天魔气这种力量本身就神秘莫测,层次比仙之力也不低。  

更重要的是,天魔气诡异无比。  

绝非是本源之海外层的力量层次,恐怕来历会更加惊人。  

而轮回殿,则是存活了不知多少纪元轮回的超级大势力。  

专门负责万古仙路的开启。  

轮回殿不由任何一个文明把持,而是很多文明共同施加影响。  

这也是界域公敌能够操控本源之海层次规则的原因。  

强大不是其自身,而是仙路清道夫这个职务,承担为万古仙路开启清理前路,所拥有的特殊加持。  

不过任由界域公敌如何说,真武天帝意志依然是毫不动摇。  

他望着还没放弃逃窜的界域公敌,下定了决心。  

只听到虚空轰隆一声震荡,就见到一枚几乎完美的椭圆形的珠子,凭空在真武天帝身前浮现。  

这颗珠子,介于虚幻和现实之间,散发着柔和却又无所不包的光芒。  

就像是真正的太阳,忽然出现在了这方虚空。  

唯有完美才能形容其所代表的神妙。  

“道果,你竟然凝结出了道果!你真的做到了这一步!”  

界域公敌在那刻椭圆形珠子浮现的那一刻,像是活见鬼一样。  

何谓道果?  

那便是一切修炼的结果,自身道路乃至于所有念头,全部收束在其中。  

既是有形之果,又是无形化身。  

玄之又玄。  

界域公敌出身轮回殿,在未曾成为仙路清道夫之前,也是神族文明的一位神人,见识不凡。  

道果的凝聚,代表着一个人所行道路的成熟。  

在本源之海最外层,凝聚道果也只可能凝聚虚拟道果。  

最外层空间压制一切的玄奇,想要凝聚虚拟道果,非人力所能为,只能借助于最外层界域的本源。  

一个界域自身本源几万年的积累,才会出现一次凝聚虚拟道果的契。  

光有契机还不行,还需要有虚拟道果的凝聚秘法。  

除此之外,还要拥有最外层界域的最顶端战力,也就是巅峰战力。  

具备以上条件才能在本源之海最外层凝聚虚拟道果。  

而本源之海最外层的虚拟道果,只是虚拟道果,和真正道果的差别,是云泥之别。  

如此,凝聚虚拟道果已经千难万难。  

而虚拟道果还只是最简单的道果凝聚方式。  

本源之海最外层的虚拟道果,可以借助所在界域蕴含的本源之海规则,所凝聚的虚拟道果,准确的说应当是界域道果,而不是修士自身的道果。  

也是因此,虚拟道果可以掠夺。  

而到了本源之海外层,彻底不同。  

玄奇丛生,全无捷径可走。  

这种时候,所凝聚的道果,也不再是虚幻,而是有了一分真实道果的玄妙。  

也是因此,所需要的条件更是千难万难。  

具体的条件,哪怕是界域公敌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哪怕是巅峰强者,耗尽一生的心血,能够凝聚出道果的也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而无论是虚拟道果,还是本源之海外层的道果,都不是真正的道果。  

真正的道果,只有在本源之海中层才能凝聚。  

界域公敌只知道神族文明的最强者,火麟神帝似乎参悟了一些道果玄妙,就已经是神族至强,一方大能。  

至于真正的道果,哪怕强如神族文明第一人,也没能完全取得。  

界域公敌猜测真正的道果,只有大帝才能完整摘取。  

取得真正道果,没有丝毫捷径能走。  

那是真正伟力巅峰的皇冠。  

“你吞噬了我的暗面,确实差一点杀了我,但也因此,让我明白了道果之妙。”  

天帝一点身前那椭圆形的珠子。  

只是瞬息,此方虚空,就被一股浩瀚的伟力所定住,陷入了一片死寂。  

“阳极道果?原来如此!”  

那道果气息,比最强的仙器还要强悍,界域公敌恍然若失,“我只差一步就能将阳极界的毁灭,甚至毁去了阳极界本源显化,也正是如此,你当时才能力挽狂澜。  

也是如此,建立天庭,重塑本源,你才成为阳极界的主宰。  

我后来吞噬了你的暗面,正好再次助推你自身更为纯粹,更为接近阳极界本源的本质。  

好!好!”  

界域公敌一连说了两个好。  

几乎没法自持,内心非常糟糕。  

他此刻明白,当他吞噬了天帝暗面之后,不是天帝有秘术破除了他的手段,而是那时候真武天帝趁机参悟了一部分道果玄妙,因此才硬生生斩落了自身的暗面。  

可以说,界域公敌从始至终,踏着稳定的节奏,一步步将真武天帝推到如此强大的地步。  

此时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也进一步告诉界域公敌确实如此。  

真武天帝催发阳极道果,界域公敌和轮回殿的联系被切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