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突破,齐动(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轰轰!  

大道在震颤,甚至连同天地都在颤抖。  

道门秘境这种超级秘境,足够容纳先天道体强者的突破。  

然而,此刻却有一种颤抖的感觉。  

“难道?!!”  

洪武和副门主还在讨论如何应对界域公敌以及九大道宗。  

此时,他们双双抬头望天。  

“这是要突破先天道体境界了?他这是在快速适应阳极界的大道规则?”洪武喃喃自语。  

震惊!  

魏龙之前就已经强大。  

不知来历,神秘莫测。  

突破先天道体,只会更强!  

“我成就仙人境界,能否击败他,恢复自由?”洪武怔怔想着。  

之前的他,还想着一时忍让。  

分析九龙印记,参悟血肉分身秘术。  

等到神魂、肉身双双提升。  

总有一天,能打败魏龙。  

直接翻盘,让其痛不欲生。  

可,现在,现实直接给了一个耳光。  

还嗡嗡作响。  

“没关系。”  

副门主安慰洪武:  

“我们能否活过界域公敌打击,以及九大道宗的报复,都还不好说呢!”  

“你这话......”  

洪武的心态有些崩了。  

“界域公敌要打来,至少说明这个无名道人不是界域公敌。  

某种意义上说,还不算太坏。”  

副门主继续安慰。  

界域公敌是阳极界的敌人。  

目前看来魏龙和界域公敌对立。  

虽然魏龙不像是阳极界的人,但只要对付界域公敌,天帝那一关能过去。  

有句话说得好。  

只要你对付界域公敌,就是阳极界的朋友。  

洪武心思复杂。  

他身为道门之主,背靠九大道宗,活的很滋润。  

自从祖脉水眼复苏之后,就好似卷入了漩涡。  

原本的他,以为这是他的机缘。  

成就仙人之位的机缘。  

还做了一个起飞的梦。  

如今,洪武宁愿梦醒,恢复原状。  

他玩不起了。  

另一边。  

魏龙身体能量的急速消散。  

横贯先天道体的障碍。  

初极窄。  

随后轰然撑大。  

咔咔咔!似乎有开裂声响起。  

那是体内境界变化,引动的神魂壮大。  

魏龙的极道神魂,俯瞰他的道宫。  

本就庞大的神魂身躯,这一次再次涨大!  

轰轰轰!!!  

一道道大道之力凝聚,化为五彩斑斓黑的道韵,环绕魏龙的周围。  

这就是先天道体。  

道之大成!  

意味着魏龙的极道之力,也迈入了大成境界。  

神魂的壮大,也在反哺身体。  

魏龙本就踏入不灭,生机不灭,走到了尽头。  

一身血肉,如同顶级仙药,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威能。  

身体的壮大,直接让魏龙所处的秘境空间破碎。  

神魂、肉身的壮大,撑大了所在的空间。  

随着境界的膜的破裂,魏龙便觉得自身实力,增加了三成。  

以他当先的战力,三成已经是惊人!  

而这,只是刚刚开始。  

伴随着极致大道大成,魏龙自身体质,也在转化。  

极道之体,转为了先天极道之体。  

从此之后,极道之力,宛若先天,无法剥夺。  

不仅如此,万法之体,彻底和魏龙融为一体,和极道之体巧妙结合。  

之前这体质并非天生,此刻已是天生。  

荒古圣体也是如此。  

体质特性彻底融入血肉之中。  

先天极道体是境界体质,而万法之体、荒古道体则是自身实体。  

互相填充。  

万法之体承接的是万法万道,而荒古圣体的道,是一条肉身成圣之途。  

根据魏龙从古木界生命之树所听来的故事。  

这荒古圣体恐怕直通至人境界,也就是大帝尊位。  

“万法之体、荒古圣体是后天形成。  

以阴极界的虚拟道果,堆积出两种体质的效果。”  

原本惊世体质应该是天生。  

若拥有荒古圣体,那么一身血肉会极为恐怖,能够破灭万法。  

荒古圣体是因。  

而这个体质发挥出来的能力是果。  

“当年至上龙神走的是另外一条路。  

将因果颠倒。  

先具备体质的特点,最后造成具有这种体质的事实。”  

魏龙也不得不感慨至上龙神的才情。  

无论这种秘法来自哪里,确实是改命的高绝秘法。  

“当然。  

荒古圣体、万法之体的彻底形成,还是误打误撞。  

被那黑绿怪物,捏爆了身体,反而将身体潜力彻底激发。”  

魏龙从阴极界带来的积累。  

除去加点天赋,根本功法无敌法道路,以及如今的青铜之书。  

准确的说,青铜之书,也是加点天赋的产物。  

最重要的就是万法之体和荒古圣体。  

这改换了魏龙的根基。  

让魏龙哪怕自己修炼,也有不错的速度。  

“说起来,有点怀念至上龙神了。”  

随着先天极道逐渐改换身体。  

荒古圣体和万法之体,彻底成为魏龙天生的体质。  

“从此以后,我就是身负两种体质的绝世天才。”  

魏龙能感觉到两种体质更为细致的效用。  

万法之体,具有万道之力,玄奇经天纬地,拥有这一种体质,同级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