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恐怖仙之力(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隆!  

进入之后,芥子堡垒似乎引动了界域雏形发生奇妙反应。  

芥子堡垒轰然涨大,将界域雏形填的满满当当。  

“果然可以!”  

魏龙心中一定。  

芥子堡垒融入了界域雏形之中,彻底解决了机动性问题。  

即使半仙之力耗尽,也不用那般直接拿在手中。  

“而且似乎还有其他变化。”  

魏龙默默感知。  

掌上界域的奥妙,魏龙还未完全参透。  

那界域雏形本身还在自我演化之中,还处于轮回初立,无极浩荡,有极未生,无始无终的状态。  

此刻的界域雏形内部空间只相当于一座洞天,而芥子堡垒恰好依附之上,组成了‘真实’一面,填补了空缺。  

两者形成了某种奇特的变化。  

“动了!”  

只是片刻,魏龙发现,随着存储的半仙之力耗尽,那芥子堡垒却动了一动。  

是仙术体系在运转。  

虽然很缓慢,但是在运转。  

魏龙将赤霞本源、黑煞本源从虚空摄来,投入其中。  

“接下来就是慢慢的等待了。”  

魏龙很是惊喜,若是仙术体系运转,那芥子堡垒就能够运行。  

这个战争堡垒可是顶级先天道器,这就是多了一张可怕的底牌!  

时间匆匆,又是一年。  

在时间洪流之下,则是过了十年。  

仙之力:1  

在魏龙感知之中,掌上界域内部,芥子堡垒之中,那玉圭之上多了一丝仙灵之气,呈现一种紫色,比半仙之力更为奇特。  

“芥子堡垒套在掌上界域之中,掌上界域套在我的身上,倒不至于引发界域变动。”  

魏龙心念一种,在原地消失,进入了芥子堡垒内部。  

“这个时候,是我在芥子堡垒里面,还是芥子堡垒在我身体里面?”  

魏龙进入芥子堡垒,心中生出一个古怪想法。  

心中一动,那一丝仙之力浮现在在魏龙掌心。  

这是一种玄妙的力量。  

魏龙纳入自身体内,只觉得全身上下无不泰然,就像是置身于温泉之中,各方面都在提升。  

“这就是仙之力么?仅仅是一点,就能全方位滋养我的神魂和肉身。”  

魏龙不知该如何形容。  

一点仙之力比百点半仙之力蕴含的能量还要高,而一点半仙之力,又能超过百点阴极、阳极之力分别相加。  

魏龙超透之路走到了巅峰,此刻,却还能感受到进步,可想而知,仙之力的可怕。  

“差不多十年才能生成一点,这速度很慢,但我又耐心。”  

魏龙感受到了仙之力的妙处。  

一念闪动。  

魏龙消失在芥子堡垒之中,出现在真实界域。  

忽然。  

魏龙神色骤变。  

“我只剩下三百年的时间。”  

仙之力的余味还在体内回荡,这种玄妙之力能够撬动阴极界的压制,魏龙冥冥中多了一个直觉。  

也不能说直觉,而是事实。  

魏龙发现,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三百年。  

即使魏龙不再修炼,停止修炼。但,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魏龙的实力,也会在进步。  

纵使魏龙尽可能的停下脚步,也顶多有三百年的时间。  

过了这个时间,阴极界就无法承受魏龙的力量。  

一举一动,甚至会引发界域本身的动乱。  

这一点,魏龙和肉龙不同。  

魏龙自身已成体系,掌上界域在慢慢演变,这能直接刺激魏龙的无敌法道路。  

想停都没法停止。  

“这一点仙之力的提升,让我少了百年的时间。”  

魏龙苦笑不得。  

魏龙原本打算慢慢改造人族,将阴极界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那时候,即使到了阳极界,他也有了自成霸主的底蕴。  

魏龙有点懵逼。  

此刻他的实力:  

不灭金身:100  

根本大法:《无敌法》所向披靡秘术;掌上界域登堂入室道术:血寂之术出神入化仙术;合仙术登堂入室[残]  

神异重演:究极之力天人合一紫极八荒天人合一宝术;混沌之序天人合一无极五行拳所向披靡{折叠}  

法则之力:无极法则所向披靡五行法则:金木水火土所向披靡力量法则:所向披靡{折叠}  

大道碎片:银月、白银、吞噬、诡异、神圣、风雷、不死、魅惑、血道、力道、轮回{折叠}  

黑铁之书:至强神兵物性极致不可毁灭道果:阴极界阴极道果虚拟阴极界阳极道果虚拟阳极之力:128  

阴极之力:354  

魏龙确实过于强大了,界域难以承受他的鞭挞。  

这就是万物的平衡。  

“这难道就是绝世天才的苦恼么?”  

魏龙仰天长叹。  

换了其他人,走到这一步也该慢下来了,但魏龙还在稳步向前。  

这是什么?  

这才是传说中的天才的烦恼啊!  

出乎预料,却又情理之中。  

真龙洞。  

老龙密切关注荒兽一族和人族的战斗。  

两者的战斗强度在缓慢增加。  

魏龙在重新引诱荒兽一族的顶级强者下场。  

“个人的屈辱又算得上什么,开辟前路,重新和阳极界建立联系,才是我们所应当追求的方向。即使让魏龙暂时赢了一筹,到了阳极界,我们也可以拿回所有。”  

老龙原本还想等一等,让魏龙见到荒兽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