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在行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极天峰,墓园某处。  

凡灵墟洞天战陨大荒的长老,皆在此有单独开辟出来的墓穴。  

这是洞天修士之魂沉寂之所。  

魏龙来到曾清如长老的坟前。  

他有种感觉,真的走出南荒,就要卷起风暴,短时间内很难回来了。  

坟前那朵由玄冥二神神力捏出的花,依然挺立。  

峭立在光明和黑暗之间。  

曾经,魏龙斩下的遗种头颅,几年过去,真血消散,变得皮包骨头一般,拱卫在墓穴前。  

“洞天在我弱小之时,给了我很大的成长空间,也给了我足够的宽容。如今,我在洞天留下了传承,补全了《圣墟经》,将‘懂法’‘知法’‘用法’三境传下。  

有五行化龙池以及万灵池作为底蕴,又有金身骨架护持,洞天已经不弱于寻常王族了。”  

魏龙站在曾清如墓碑前,如同拉家常一样说着。  

就像小孩做出成绩向大人的炫耀。  

“那么剩下的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了,长老,三十年浩劫让我心性真正蜕变,也该有个了结了。”  

当年侵边的老狻猊、猰貐已死,但雷灵还活着。  

魏龙觉得它应该死去。  

现在他有执行的实力了,所以雷灵必然要去死。  

三十年英豪路,是魏龙心性蜕变的开始,三十年镇守鹿泉郡城,让魏龙真正的放下生死,本心巍峨如山,为开创无敌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是时候,给传承留个纪念,还恩情一次祭奠。  

复仇之战,是魏龙给自己的一个毕业考,也是席卷天下的第一步。  

“这一次,大幕的一角,由我掀开,大势由我主导。”魏龙眼眸坚定。  

不知不觉。  

他的动念之间,就能掀起风暴,他的一举一动,足以牵动大势。  

这正是魏龙所追逐的道路,万般言语一拳中。  

大荒深处。  

圣兽门总部。  

几十年前,老狻猊发狂,识破了圣兽门的秘术引导,接连拔除了圣兽门在大荒的大部分据点,导致其元气大伤。  

若不是圣兽门背后有人,只怕那头发疯的老狻猊真的会将圣兽门连根拔起。  

“四皇子安乐王要我们兑现曾经欠下的人情。”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高山回荡。  

一个人矗立在高山之上,山巅有几个席位,皆是近百丈高的铁石王座,之上,包括圣兽门门主在内,一共四个人的身影若隐若现。  

而开口说话之人,正是圣兽门门主。  

其他三个,则是三位负责其他事物的副门主,每一个都有巅峰神魔王的修为。  

四人气息驳杂,肉身力量爆炸,本体高百丈,如同巨人,端坐在铁石王座之上,进行会议。  

“安乐王野心不小,想要我们去引导雷灵,这是一次冒险,纯血荒兽不好误导,我们之前已经冒险过一次了。”一位副门主开口道。  

又有一个开口,“我们在外界中的形象,一直以来信奉、崇拜纯血荒兽,想要让荒兽真正的统御天下,破除人族的统治。但我们知道不是这样。”  

第三个副门主道:“这是一个机会。安乐王和万神殿走的很近,而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万神殿他们手中握有阳极界的通道。”  

此人话一出,其他三人都是沉默,似乎在思索。  

终于圣兽门门主开口了,“那就尽量满足安乐王的要求,不要招惹‘五龙’族群,它们能猜到我们的身份。就从零散的纯血荒兽入手吧。雷灵再加上黄金龙象,这两个纯血荒兽足够解决了。”  

“这件事交给杨勇你来处理吧,你的气息最为隐晦。”圣兽门门主点了第三个开口的副门主的名。  

“是门主。”杨勇答应了下来。  

又商议了几件事,四道身影从山上消失。  

这里虽然是圣兽门总部,但几十年来,他们几个高层,只会有事情时才会出现。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老狻猊把他们杀怕了,怕被一锅端了。  

而在他们的讨论之中,没有丝毫关于大燕以及风云王朝的讨论。  

正所谓,毁灭你,与你何干!  

这一次地方王朝几方势力发起复仇之战,会向往大荒。而雷灵以及黄金龙象无需进入人族疆域,不受人族守护大阵削弱,纵横杀戮,再无掣肘。  

地方王朝不被他们放在眼中。  

杨勇的身影在大荒之中快速前进。  

对一般人来说,大荒陌生而又神秘,而在杨勇眼中,却非常熟悉。  

大荒疆域无限,要比人族疆域大出好几倍,杨勇悄然避开‘五龙’纯血族群的底盘。  

三天后。  

杨勇来到一处雷泽,在雷泽最深处有一个神秘的空间入口。  

这里是雷灵的老巢。  

空间入口,则是雷灵的大本营,类似于洞天福地之类的地方。  

纯血荒兽所生活的洞天福地,则是黑煞本源漫天,赤霞本源被挤压封印不见天日。  

“雷灵阁下。”杨勇没有采用误导之法。  

误导秘术需要成百上千年,花费几代人的积累,现在事情紧急,他选择开门见山。  

根据杨勇所得到的消息:  

人族这一次复仇之战,是魏龙、燕尘、李清扬和张武安四人作为顶尖战力,四人有两柄神兵,而且魏龙还抽出了法则锁链,有金身层次的战力,应该会对雷灵造成一些麻烦。  

不过,金身层次战力,和金身境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能打的有来有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