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8章 计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众人听到这话,赶忙闭嘴,转而说起元宵灯会的事儿:“这可是陛下登基后的第一个节日,说是要大办。”  

“确实是要大办。我在五城兵马司当差的兄弟说了,宫里会赐一盏元宵灯,只要能猜出灯谜者,就能得到千两银子跟一座宅子的彩头。说陛下这么做,是要给大家伙许个宅福两安的好意头…咱们陛下也挺好的,没传闻中那么凶。”  

宅福两安,这也是大家伙想要的。因此宁霁的事儿,京城的百姓只希望早点结束,莫再生出祸事来。  

真是折腾不起了…从景元帝发动攻戎之战开始,到大楚崩塌、让江山、卫家军入京、卫岐登基与覆灭、卫霄成为新皇,这中间闹出太多太多的生死祸事,京里每年都会有家族覆灭,他们亲眼看着,真真是受够了,再来一场祸事儿,他们怕是会撑不住疯掉!  

“老三,老三,你怎么样?戚大人,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宁老爷子孤身一人跑来皇城门口求见卫霄,见到被押送的宁霁后,赶忙跑过来,拦住戚康明一行人。  

戚康明道:“赵指挥使指认宁侯伙同卫庶与海寇,要谋害陛下与秦国公,证据确凿,本官只能先把宁侯拿下。不过宁侯是否会被定罪,等见过陛下后,才能定夺。”  

又道:“陛下现在没有要动宁家的意思,宁老爷子不必太担心…这天寒地冻的,先回府吧。”  

没有要动宁家的意思?  

宁老爷子暗喜…可老三要是被定罪,宁家的泼天富贵也会没了,着实可惜啊!  

“老三,陛下是个念旧的人,你对大卫有功,只要据理力争,定能化险为夷。”宁老爷子又跑来对宁霁道。  

宁霁听罢,问了他一句话:“爹,怎么只有您一个人?兄长与侄儿们何在?”  

宁老爷子一滞,忙道:“为父没让他们来…你明白的。”  

呵,宁霁笑了,原来他给了宁家那么多尊荣,却只值得宁老爷子的一条命?  

而宁老爷子会拼命来给他喊冤,还是打着救了他,他能继续给宁家带来荣华富贵的主意。  

“不过如此啊。”宁霁笑了,对宁老爷子道:“爹,你先回去等消息。”  

“真要爹回去?”宁老爷子不确定的道。  

宁霁点头:“不回去,留在这里也没用。此事儿,只能我与陛下解决,旁人求情,没用。”  

宁老爷子听罢,犹豫片刻后,被冷风一吹,身上打了个寒颤,最终道:“成,爹先回去…爹会派人在皇城门口盯着,你若有事儿,爹拼了这条老命,也会救你。”  

然而,宁霁觉得,他的命,不止这点价钱。  

宁霁点点头:“嗯,多谢爹…回吧。”  

“押走。”戚康明下令,率先押着宁霁进皇城。  

宁老爷子见宁霁被押走了,没有多待,坐着马车离去了。  

宁霁回头,看了一眼宁家马车,想起宁家人来,又想起路边议论的京城百姓们。他们身上都有着对卫霄的忌惮与恐惧,以及对他的躲避与衡量。  

呵,如此也好,那他行动的时候,心里就不会有负担了。  

他乃是承天运者,此生就是来做天下主的,若成,天下安,若败,天下葬!  

宁霁没有被押去思安殿,而是被投入天牢。  

不过,卫霄还是优待了他,天牢宛如一间房间,里头的物品一应俱全,随便拿一样东西,都能自杀…卫霄是想让他识趣一点自戕吗?  

呵,他可真会做梦!  

“宁侯,你先在这里住着,陛下自会召见你。”戚康明亲自安顿了宁霁,而卫长峰被召进死牢来,亲自领兵看押宁霁。  

宁霁是半夜才见到卫霄。  

卫霄坐在牢房里,指着身后的南宇道:“听说宁侯受伤了,去给宁侯瞧瞧伤势。”  

南宇点头,上前查看宁霁的伤势,半刻钟后,用笔写到:位置不偏不倚,正中心脏,要不是阻拦得及时,必死无疑。  

不过,南宇没有告诉卫霄的是,赵将军并没有用全力,要是用了全力,伤口定会再深两寸,那样的话,即使卫长岭阻止得及时,宁霁也会伤及心脉,回天无力。  

至于南宇为何没有说实话?  

呵,他跟卫霄本来就是一场交易。  

卫霄看过南宇的诊断后,总算是满意了。  

宁霁则是苦笑起来:“陛下不敢信我,我能明白,可没想到,陛下连赵将军都不相信了吗?”  

卫霄道:“朕要用他,自然得查他,不然让朕怎么放心把数万兵马交给他统领?”  

赵将军暴起伤了宁霁的事儿,卫霄并不是很高兴,只因他的命令是,指认宁霁便可,可赵将军却自作主张…他不喜欢不听命令的属下。  

“那恭喜陛下,又得一良将。”宁霁说了这一句后,又道:“奉鲁两家的海岛上,以及附近一些无名岛屿上,还藏着不少海寇,海岛的海图已经给陛下了,陛下只要派鲁国侯去招安便可…那些海寇有些是奉哀帝太子养出来的,奉家血脉去招安,他们才会见。”  

海寇的事儿,卫霄是知道的,而这些所谓的海寇,其实是假鲁二养的军队,假鲁二死后,程哥儿向大卫表忠心,献了很多鲁家的产业。  

而卫岐接收这些产业后,发现了海寇的藏身处。  

海寇见假鲁二死了,没有反抗,很快转头效忠了卫岐。  

不过,连卫岐都不知道的是…这些海寇,以及更远海域的真海寇,是宁霁的人…他上辈子活到最后的时候,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