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0章 召进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2630章召进宫廉老将军也想知道陛下想做什么,可是:“邬大人,这是陛下的旨意,也是陛下的恩典,速速带着众将士回撤京城吧,晚了可就白费陛下的恩典了。”  

众将士听罢,齐齐看向邬长震,等着他下令。  

邬长方是急脾气,等了一会儿,见邬长震还是不下令后,急了,道:“大哥,快点下令吧,山体就要塌了,再晚真就来不及了!”  

邬长震猛然看向他,把邬长方看得一愣,低下头去。  

邬长震盯着他,道:“邬长方,记住你的主子是谁,不要因为自己被放回来了就对卫家心存感激,你得记住,你能被放回来是因为你哥我有本事,是我用战绩逼着卫家放你回来的!”  

唐江府之战,邬长方被卫二生擒,被用来做人质威胁邬长震,可邬长震本事大还狡猾的,拦住卫家军的去路后,又对卫家露出臣服之心,卫家叔侄想着邬长方去过西北,跟秦三郎交好,那心思应该是摇摆的,再加上邬长方承诺,见到自家大哥后,会用亲情对亲哥进行劝降。  

最终,卫家叔侄把邬长方给放了。  

可邬家兄弟说的都是假话,邬长方脱困到至今,一句承诺也没兑现…不过邬长方心里确实是有动摇的。  

“邬家以及所有朝臣的主子都是陛下,大哥放心,弟弟作为陛下臣子,愿意为陛下战死!”邬长方承诺道。  

邬长震这才满意的嗯了一声,看向众将道:“诸位同袍记住,无论最后如何,陛下曾经救过咱们这一命,等卫家军打到京城后,若无陛下命令,我等即使战死,也不可再退一步!”  

这话的意思是同意回撤京城了。  

众将忙道:“是,末将记住了,定会为陛下死守到最后一刻!”  

邬长震听罢,突然朝他们作了一揖:“多谢诸位。”  

众将士惊了,赶忙抱拳还了一礼,可因着邬长震这一礼,加上陛下的回撤之恩,他们是坚定了要为景元帝死守京城之心。  

邬长震回头,看了一眼摇摇欲坠的山体,下令::“陛下恩旨,暮山全军将士不必死战,回撤京城待命,走!”  

众将士立刻动了起来,拿出自己的将军令箭,给了传令兵。  

传令兵拿到令箭后,立刻策马传着命令:“陛下恩旨,暮山全军将士不必死战,即刻集合,回撤京城待命!”  

上百传令兵在山内跑着,听到命令,确认过将军令箭后,将士们是一营一营的集合,朝着京城方向的北山边奔去,从北山下山集合。  

轰轰轰轰轰!  

巨石还在砸了山体,又砸了几回之后,终于把被挖得镂空的山体砸塌。  

轰隆隆一阵响,山体坍塌,宛如被天刀削掉一般,自上而下,塌出一个大斜坡来,让下面的人可以轻易的爬上去。  

“塌了,山体被砸塌了,暮山防线被破了!”卫家军们见了是异常兴奋,冲着卫霄道:“大将军,山体真的塌了,快下令攻山吧!”  

卫霄松了一口大气,真是天不亡他,立刻拔刀下令:“攻山,活捉邬长震,押他去京城,逼景元帝退位!”  

“是!”卫家军们大喊着:“大将军有令,攻山,活捉邬长震!”  

“攻山,攻山,活捉邬长震!”连拉石头的民夫都兴奋的拿起配制的柴刀,往山上冲去。  

然而,捉个屁,人早跑了。  

等卫家军攻上暮山的时候,竟然没有看见一个将士,整个暮山除了被太阳晒得发蔫的树木以外,只剩下毒药陷阱了。  

没错,邬长震临走之前,还留了个毒药陷阱送给卫霄。  

嘭嘭嘭!  

机栝被踩中,毒箭发出,射出毒药的同时,也带来一句句嘲讽…毒箭上绑着纸条,所有纸条上都只写着一句话:卫霄,不是老子怕你,是陛下不想将士们有死伤,下令让我们回撤京城的。至于卫岐,你个只会利用侄儿打仗的无耻小人,不配老子留信给你!  

这离间计用得很可以,一些识字的卫家军是看见了,难免要传出闲话来了。  

卫霄大怒:“立刻集合,追击邬长震!”  

卫家军还沉浸在攻破暮山的大喜之中,听到这话,都愣住了,喜悦锐减啊。  

卫岐也被亲兵架着扶上山来,听罢是道:“霄哥儿,将士们累了大半个月了,当真要追?”  

卫霄道:“不趁机追上去把邬长震的兵马杀上一半,等到了京城后,咱们又有一场硬仗要打,必须追上去,能杀多少是多少!”  

现在能追而不追,等京城之战时,邬长震有高耸厚实如山又满藏着机关的城墙做依托,他们想攻破京城,会比攻破暮山更难。  

最好的法子就是:“活捉或者杀死邬长震,让京城无帅可用!”  

然而,不好意思,京城还有个钟寰,他可不是一般的文臣,领兵打仗,一样行。  

卫岐听得嘴巴都发苦了…这仗也太他娘的难打了,可卫霄说得对,他道:“成,听你的。”  

“嗯,叔父要是舍不得暮山上的物资,可带部分兵马留下接收。”卫霄说完这句,是道:“全军听令,即刻启程追击邬长震,不能活捉就用强弩箭射死!”  

要是没有景元帝的旨意,邬长震是不可能投降了,既如此,那杀了他,对他们更有好处…此人实在太难打!  

“是!”卫家军是即刻下山,追击邬长震。  

卫岐生怕卫霄独占功劳,是忍着中暑的苦楚,也拉着闫况等人一起追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