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9章 报平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楚军看得兴奋不已,呼哈大喊着:“追,杀戎贼,夺失地,报血仇!”  

几十万楚军士气如虹,追击戎兵。  

“快跑!”戎兵们惊慌溃逃,有不少戎兵还用同袍来给自己挡箭,开始互相残杀起来。  

这一边齐心协力追击敌人,一边则是谋害同袍保命,一时间,形成一番奇景。  

司徒将军见状,热泪盈眶…戎楚乃是世敌,几百年来,交战无数,大多都是戎兵撵着楚军跑,尤其是卫国公一系被诛后,楚军几乎没赢过,这十几年来军民被戎兵残害无数,如今终于大胜了。  

“追,把戎贼赶出楚地!”司徒将军很激动,像个小年轻似的带着麾下将士,奋力追击戎兵。  

成将军也很激动,可他只是领兵追出去三十里就收到秦三郎的命令。  

“报,秦将军令,为防戎贼折返偷袭牧县,命成翀将军部留下,镇守营地、照顾伤兵、保障物资运送!”  

“成翀领命!”成将军没有二话,领命留下,还安抚麾下将士:“咱们好不容易打赢戎贼,不能被偷袭,必须留下镇守。秦小侯爷能让我们留下,是信得过我们,也是体恤我们!”  

从二虎梁被偷袭开始,他们就一直在跟戎贼拼杀,早就到了筋疲力竭的地步,而沈将军、周将军他们是许尤的部下,让他们留下镇守,万一他们趁机生事,大军后方可就危险了。  

所以让他们留下,确实是秦三郎信重他们。  

“吾等领命!”将士们齐声喊道,并没有怨言。  

秦三郎杀了天可汗,重伤拓古德,戎兵溃败,已经帮他们的家人、战友报了仇,将士们很感激,不会在这种时候给他添乱。  

“好!”成翀又道:“诸位将士放心,秦小侯爷历来公正,不会忘记咱们的功劳,等收复失地后,一定会给咱们请功!”  

将士们听得高兴,抱拳喊道:“多谢秦小侯爷,多谢将军!”  

传令兵很快就回去告知秦三郎:“将军,成将军部已经留下镇守,请您放心。”  

“嗯,很好。”秦三郎应着,继续低头写信…他现在没有骑马,而是站在战车上,这里地势平坦,他可以在战车上歇一个时辰左右。  

写完信后,他把信交给三平:“尽快送回牧县,交给夫人。”  

小鱼一定很担心他,他得赶紧给她报平安。  

“是。”三平收下信后,立刻骑马往回赶。  

秦三郎继续领兵,追击拓古德他们,天黑的时候,终于追到毒虫沟…此刻的毒虫沟还是战火连天,阿尔蛮王跟阿齐莫为了牵制姜大将军,不让他去二虎梁救援,一直领兵攻打他。  

姜大将军分了一部分兵力去二虎梁支援,又分了一部分兵力去帮许尤拱卫牧县,麾下兵力仅剩五万余人,能撑这么长时间,算是勇武了。  

可撑到今天,姜万罡部也到了极限,快被阿尔蛮王攻破的时候,几十万楚军就撵着溃败的戎兵过来了。  

姜万罡大惊,刚要问情况,秦三郎派来的传令兵就到了:“报,秦将军射杀戎贼天可汗,重伤拓古德,戎兵溃败!”  

“你说什么?”姜万罡激动不已,把箭伤伤口都给迸开了,可他顾不上这些,忙道:“细说!”  

传令兵快速的把战况说了。  

姜万罡:“好好好!”  

这么多年,都是戎贼撵着他们杀,今天他们是扬眉吐气了。  

又问道:“三郎…秦小侯爷可有什么军令给我?”  

传令兵点头:“有,一命姜万罡部继续镇守毒虫沟防线,以防戎贼折返偷袭。二命孟鸿等千户随他追击戎兵,趁势夺回失地!”  

姜万罡听罢,又连喊了几个好,赶忙把孟鸿赶走:“赶紧带兵跟着秦小侯爷去杀戎贼,夺回失地!”  

这是秦小侯爷在给他们这些年轻将领立功的机会啊,可不能错过了!  

至于他…乃是许尤心腹,很早就知道许尤有夺取皇位的意思,可他却瞒着不说,等战事过后,他即使不被问罪,也无法再受重用。  

该放手了,把立功的机会给年轻人,让他们升官,也好继续守边护民。  

经过这一连串的变故,孟鸿成熟稳重不少,很快答应下来:“是…您好好养伤,等我们回来。”  

姜万罡点头,笑道:“嗯,去吧。”  

“大夫,过来给大将军包扎伤口。”孟鸿喊着,又招呼死士营的将士:“随本将去杀敌,夺回失地!”  

死士营分昼夜两批,这批是跟着孟鸿的,听罢很是兴奋,纷纷上马,随着孟鸿奔向楚军主力,跟着楚军一起追击戎贼。  

阿尔蛮王跟阿齐莫见戎兵被楚军追着跑,震惊不已,赶忙派戎兵去问情况,得知天可汗、大巫师、新巫师全部已死,拓古德重伤后,惊得差点栽倒。  

尤其是阿尔蛮王,他是最信巫神的:“不可能,巫神是真的,不是假的,大巫师也不可能死,他可是巫神使者!”  

不可能死个屁,都死两个了。  

“阿奇山在那?把他给本王叫来!”  

阿奇山是他留在大营的大将,这种大事,他谁都不信,必须亲口问阿奇山。  

正说着话,阿奇山麾下的勇士就策马跑来了,跪下道:“王,快逃吧,楚军要杀来了!”  

阿尔蛮王一把揪起勇士,怒吼:“阿奇山在哪里?让他滚来见本王!”  

“阿,阿奇山将军就在后头。他为了去抢天可汗的尸体,受了伤,跑得慢了,怕王被楚军追上,特地让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