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2章 赦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成,那就有劳盛公子了。”齐逸答应了,又道:“此事我会上报陛下,给盛公子加功劳。”  

“多谢齐大人。”盛睿转头看向池十一,得意的抬起下巴,把池十一气得不行,也出车马,要帮忙运木薯。  

齐逸乐见其成,答应了下来。  

又让盛睿把车队开进来,给车辆装上木薯,一车车的运出去,一直忙到天黑,才算把各村、各个庄子的木薯粮给送走。  

齐逸深深呼出一口气,道:“本官出来日久,府衙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就不多留了,等会儿就走。”  

“天都黑了还要就走了?”千山先生劝道:“齐大人忙活大半个月,着实劳累了,还是再歇一晚,明天再走吧。”  

秦三郎也道:“齐大人,木薯粮的事儿刚刚开始,以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您多留一天,让源字药行的大夫给您诊脉,把身体养好了,也好继续办差。”  

齐叔看着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身体还有些抖,瞧着就是要大病的样子,要是再连夜赶路,怕是会出事儿。  

齐逸也有些撑不住了,点头道:“成,我就多留一天。”  

“齐大人英明。”千山先生很高兴。  

齐逸吃过饭后,躺在炕上,被源字药行的大夫、木通叔、戴大夫等人轮番诊脉,一个个皆是皱起眉头。  

杜内监担心的问:“诸位大夫,齐大人的身体如何?”  

闵大管事道:“不太好,先就地修养三天,三天后再看吧。”  

这么严重?  

大家伙都惊了。  

可齐逸不想留在长梁卫…他是景元帝的心腹,被许尤所憎恨,在长梁卫待得太久,会给三郎夫妻带来麻烦:“我没事,诸位大夫给我扎一轮针,我睡一觉,明天就能启程回府衙。”  

闵大管事摇头:“不成,要是齐大人不好生修养,坚持要走,恐会危急性命。”  

“齐大人留下修养三天,就这么办。”辛大人发话了。  

他是监军,齐逸不好抗命,只能留下。  

接下来的三天,闵大管事等人是每天都给齐逸行一轮针,让他泡药浴,再用药让齐逸昏睡,三天后,齐逸的脸色总算有所好转,不再那么苍白了。  

“算是挺过来了,不过…”闵大管事道:“齐大人想要寿数长久,得常年吃调养身子的药,这是我们几人商议后开出的药方,先吃三个月,三个月后,罗大夫会去府衙给您看诊,根据您恢复的情况修改药方。”  

罗大夫以后就留在陇安府了,一来暗暗养白龙蚁,二来以备长梁卫紧急之需。  

齐逸很高兴,道:“既然没事了,那本官今天就回府衙,不能再留了。”  

千山先生有点无语,这个齐逸真是个不要命的。  

想走也成,不过:“齐大人帮了长梁卫这么多,秦千户理应摆宴,再把两位小少爷抱来谢过齐大人才是。”  

千山先生会留三天,除了奉命盯着齐逸以外,还想见见大狼二狼,可顾锦里把两个孩子看得太紧,根本不让抱出来,他是一直没见到。  

许尤不在,秦三郎可以放心的把孩子抱出来,点头答应:“千山先生说得是。”  

他很快就让人做了一桌宴席,再把两个孩子抱出来见客。  

“唔嗷!”二狼能出来放风,高兴得不行,看见人就兴奋的大叫。  

千山先生看得高兴,却没有去抱二狼,而是去看大狼。  

见大狼被巴虎抱着,正在打哈欠,看见他后,明显一愣,大眼睛赶忙往四周看去,瞧见秦三郎后,朝他着急的叫唤着:“啊啊,啊啊!”  

千山先生欣喜若狂…大少爷是个聪明的娃娃,没有任何问题,放心了,他可算是能放心了!  

“哈哈,大少爷这是害怕某是坏人,急着找亲爹呢。”千山先生笑出声来,心中畅快不少,又夸道:“大少爷瞧着很聪明,秦千户好福气。”  

“千山先生过奖了。”秦三郎抱过大狼,笑着安慰儿子:“爹在这里,大狼不怕啊。”  

“唔唔”大狼瞧见爹爹后,终于放心了,跟爹爹玩唔唔唔。  

齐逸则是抱着二狼,逗他玩。  

二狼都不用他逗,自己就扯着他胡子玩,还上下蹦着身子,可他劲太大,蹦得齐逸都抱不住他。  

秦三郎赶忙过来,抱过二狼,虎着脸道:“臭小子,别乱蹦,会摔到你。”  

又把大狼给齐逸:“大狼很乖,齐大人抱大狼吧。”  

“好。”齐逸接过大狼,见大狼先是愣了愣,接着咧嘴笑起来,如阳光乍现般,明亮暖人:“大狼果然是个乖巧的娃娃,你们夫妻好福气。”  

齐逸很感慨,想到自家女儿…也就比顾二丫头小几岁,再过几年,也要嫁人了。  

不知道会嫁个什么样的后生?  

不知道他能不能活到她成亲生子的那天?  

齐逸压下心中悲戚,轮流抱着两个娃娃吃了一顿饭。  

吃完饭,又逗了两个娃娃半个时辰,虽然不舍,却也告辞了:“不能再留了,本官得赶紧回府衙了。”  

千山先生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再阻拦:“确实该走了。”  

杜内监也没有再待,跟着齐逸等人走了。  

秦三郎带着一批将士去送他们,一直送出三十里外。  

“不必再送,回吧,喜报已经送去京城,功劳少了你们的,安心等着就是。”齐逸说着,放下车帘,坐着马车走了。  

池十一帮了大忙,因此得以跟齐逸同坐一车,往府城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