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佛道争锋,宿命对决(2/3)
道则。
伤势未愈又杀了启明,大半条命都去了!
如今又要强撑着出手,远隔千里输送国运,还能剩下几分威能?
如果大蓝朝的国运未曾受损,云恕的状态处于巅峰。
白丰平原这一战,哪怕云恕没来,只是隔空输送国运加持,闻人正一个人带着天蓝铁骑就能以一敌三!
哪里需要他玄心帮忙?
所以玄心没打算杀人,他又不是云恕,不想把大半条命都搭在这里。
今日一战,他只要用阵法困住一位武圣,就已经完成任务了。
佛目天王从一开始就察觉到玄心没有杀意,所以才显得镇定。
“最后还是演变成佛道之争。”
佛目天王双手合十:
“不过如今大势已不在你道家,施主这次主动入局,又有几分把握?”
玄心沉默不语。
五百多年前,大蓝朝太祖皇帝征战天下,成为第一个统一中原,征服整座东大陆的皇帝。
这其中有太祖雄才伟略,英明神武的原因,也有他得了道家帮助,炼制出煞器,建立御营军的原因。
这世上的术道传承,最强,最完整的只有两家——佛家与道家。
有能力研究并且大规模炼制出煞器的,也只有佛道两家。
当初太祖之所以选择道家,而没有选择佛家,一是因为道家先一步主动派人接触过他,双方结了善缘。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佛家已经很强势了,道家则相对势微。
太祖皇帝担心自己若是和佛家合作,等自己死后,宗教之权会压过王权,今后这大蓝朝恐怕会变成一座佛国!
而正因为太祖皇帝在开国之初选了与道家合作,才有了接下来道家五百多年的风光。
佛目天王口中的‘大势’,指的就是道家借了大蓝朝的势。
一绝顶,三邪魔,五真君,七武圣。
从这个称谓就能看出道家的强势,硬把‘佛陀’算作‘真君’!
而天下一共十六位巅顶强者,佛道两家加起来就有七位,占了近一半!
所以大蓝朝五百多年来看似扶持道家,实则是以道抑佛。
等到感觉道家已经太强势,当今天子登基后,又开始压制道家,甚至解除了佛家寺庙数量的限制,开始扶持佛家。
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几百年的棋局,应该变成以佛抑道,大蓝朝继续维持平衡。
结果没想到清虚直接把棋盘给掀了.
“大罗宗封山,血恨犹在,不会出手相帮,朝廷也不放心再用大罗宗的人。”
“羽化宗向来避世,一心只在山上求仙。尘觉真君大限将至,正闭关参悟《羽化登仙经》,必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趟这浑水。”
“道家如今唯有你上清宗能站出来,施主觉得,只凭你一家之力,能力挽狂澜吗?”
佛目天王一脸悲悯地问道。
此刻他被困在大阵之中,哪怕玄心不打算和他拼命,他一时半会也没法脱身,故而只能试图影响玄心的心境。
玄心神色平静。
他知道佛目天王所言非虚。
大罗宗气运被清虚耗了个七七八八,强者死了近半,分布各省的弟子和势力也惨遭打击,可谓元气大伤。
如今就靠太禹一人强撑着宗门,所以对方一定不会轻易再出手。
更何况深仇血恨还在,太禹是绝对不可能出手帮朝廷的。
至于羽化宗,掌教尘觉已经快两百岁了,寿限将至,如今正闭关参悟羽化宗的至高秘法,以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合道还真,羽化登仙!
所以尘觉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破关而出,参与此战。
“朝廷元气大伤,我道家也正处于低谷,所以你普渡寺才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真是选了个好时候!”
玄心冷冷地说道。
对于佛家的入局,朝廷早有预料。
而对于他上清宗的参与,普渡寺恐怕也是有所预料的!
“终究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玄心不再说话,专心操控大阵。
大阵之外,没了佛目天王的牵制,闻人正终于能彻底放开手脚!
空中,苍穹裂帛,龙啸震天。
闻人正一双铁拳裹挟着霸道无匹的罡气,直贯金龙天灵。龙首在千钧之力下轰然炸裂,金鳞纷飞如雨!
没了龙首的金龙仍在摆尾,带动云海化作江湖,朝闻人正席卷而来。
轰——
云海凝结为冰,将整片空间冻住。
与此同时,溅射出去的龙血很快凝成赤色星云,转瞬间又聚拢成一颗新的龙头!
龙首刚刚复原,闻人正已经破冰而出,来到金龙的脊背之上。
他一拳向下轰出,拳罡撕裂坚硬的龙鳞,露出里面的血肉与龙骨。
血肉如同拥有灵性一般,正在快速愈合,闻人正立刻补上一拳。
骨骼碎裂的闷响震得云层颤动,金色的龙血顺着断裂的血管喷成金色雨幕!
金龙在空中疯狂摆动身躯,云雾化作万千冰刃,带着太一合水的道则之力朝闻人正袭来。
但任凭金龙如何甩动,闻人正始终牢牢稳住身体。
一座座城池从他的窍穴之中显化出来,挡住了袭来的冰刃。
闻人正向前一步,一步就来到了重新愈合的龙首之上,拳锋贯入金龙的眼眶——巨大的眼珠被拳罡搅成了血色的糊状!
金血喷溅,形成一道金色漩涡,将闻人正包裹其中,
伤势未愈又杀了启明,大半条命都去了!
如今又要强撑着出手,远隔千里输送国运,还能剩下几分威能?
如果大蓝朝的国运未曾受损,云恕的状态处于巅峰。
白丰平原这一战,哪怕云恕没来,只是隔空输送国运加持,闻人正一个人带着天蓝铁骑就能以一敌三!
哪里需要他玄心帮忙?
所以玄心没打算杀人,他又不是云恕,不想把大半条命都搭在这里。
今日一战,他只要用阵法困住一位武圣,就已经完成任务了。
佛目天王从一开始就察觉到玄心没有杀意,所以才显得镇定。
“最后还是演变成佛道之争。”
佛目天王双手合十:
“不过如今大势已不在你道家,施主这次主动入局,又有几分把握?”
玄心沉默不语。
五百多年前,大蓝朝太祖皇帝征战天下,成为第一个统一中原,征服整座东大陆的皇帝。
这其中有太祖雄才伟略,英明神武的原因,也有他得了道家帮助,炼制出煞器,建立御营军的原因。
这世上的术道传承,最强,最完整的只有两家——佛家与道家。
有能力研究并且大规模炼制出煞器的,也只有佛道两家。
当初太祖之所以选择道家,而没有选择佛家,一是因为道家先一步主动派人接触过他,双方结了善缘。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佛家已经很强势了,道家则相对势微。
太祖皇帝担心自己若是和佛家合作,等自己死后,宗教之权会压过王权,今后这大蓝朝恐怕会变成一座佛国!
而正因为太祖皇帝在开国之初选了与道家合作,才有了接下来道家五百多年的风光。
佛目天王口中的‘大势’,指的就是道家借了大蓝朝的势。
一绝顶,三邪魔,五真君,七武圣。
从这个称谓就能看出道家的强势,硬把‘佛陀’算作‘真君’!
而天下一共十六位巅顶强者,佛道两家加起来就有七位,占了近一半!
所以大蓝朝五百多年来看似扶持道家,实则是以道抑佛。
等到感觉道家已经太强势,当今天子登基后,又开始压制道家,甚至解除了佛家寺庙数量的限制,开始扶持佛家。
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几百年的棋局,应该变成以佛抑道,大蓝朝继续维持平衡。
结果没想到清虚直接把棋盘给掀了.
“大罗宗封山,血恨犹在,不会出手相帮,朝廷也不放心再用大罗宗的人。”
“羽化宗向来避世,一心只在山上求仙。尘觉真君大限将至,正闭关参悟《羽化登仙经》,必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趟这浑水。”
“道家如今唯有你上清宗能站出来,施主觉得,只凭你一家之力,能力挽狂澜吗?”
佛目天王一脸悲悯地问道。
此刻他被困在大阵之中,哪怕玄心不打算和他拼命,他一时半会也没法脱身,故而只能试图影响玄心的心境。
玄心神色平静。
他知道佛目天王所言非虚。
大罗宗气运被清虚耗了个七七八八,强者死了近半,分布各省的弟子和势力也惨遭打击,可谓元气大伤。
如今就靠太禹一人强撑着宗门,所以对方一定不会轻易再出手。
更何况深仇血恨还在,太禹是绝对不可能出手帮朝廷的。
至于羽化宗,掌教尘觉已经快两百岁了,寿限将至,如今正闭关参悟羽化宗的至高秘法,以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合道还真,羽化登仙!
所以尘觉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破关而出,参与此战。
“朝廷元气大伤,我道家也正处于低谷,所以你普渡寺才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真是选了个好时候!”
玄心冷冷地说道。
对于佛家的入局,朝廷早有预料。
而对于他上清宗的参与,普渡寺恐怕也是有所预料的!
“终究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玄心不再说话,专心操控大阵。
大阵之外,没了佛目天王的牵制,闻人正终于能彻底放开手脚!
空中,苍穹裂帛,龙啸震天。
闻人正一双铁拳裹挟着霸道无匹的罡气,直贯金龙天灵。龙首在千钧之力下轰然炸裂,金鳞纷飞如雨!
没了龙首的金龙仍在摆尾,带动云海化作江湖,朝闻人正席卷而来。
轰——
云海凝结为冰,将整片空间冻住。
与此同时,溅射出去的龙血很快凝成赤色星云,转瞬间又聚拢成一颗新的龙头!
龙首刚刚复原,闻人正已经破冰而出,来到金龙的脊背之上。
他一拳向下轰出,拳罡撕裂坚硬的龙鳞,露出里面的血肉与龙骨。
血肉如同拥有灵性一般,正在快速愈合,闻人正立刻补上一拳。
骨骼碎裂的闷响震得云层颤动,金色的龙血顺着断裂的血管喷成金色雨幕!
金龙在空中疯狂摆动身躯,云雾化作万千冰刃,带着太一合水的道则之力朝闻人正袭来。
但任凭金龙如何甩动,闻人正始终牢牢稳住身体。
一座座城池从他的窍穴之中显化出来,挡住了袭来的冰刃。
闻人正向前一步,一步就来到了重新愈合的龙首之上,拳锋贯入金龙的眼眶——巨大的眼珠被拳罡搅成了血色的糊状!
金血喷溅,形成一道金色漩涡,将闻人正包裹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