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决战之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陀山立派三百多年,一直都只有一位大宗师。  

武道大师和真人的数量也有限。  

是他们不想培养更多的强者吗?  

只是因为资源有限,门派的体量已经决定了白陀山的上限。  

就像朝廷难道不想要拥有更多的御营军吗?  

只是办不到而已。  

张远鸿有句话说到了郭飞宇的心坎上:  

即便白陀山全力支持朝廷,朝廷能给白陀山的,又能比现在多多少?  

人家太子身边早就有萧家,有国公,还有各种别的势力。  

你白陀山现在贴上去,即便事后论功行赏,你能排在什么位置,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白陀山就捡别人吃剩下的那点‘残羹冷炙’,还谈什么更进一步?  

“张远鸿。”  

片刻后,郭飞宇直呼其名:  

“你今天来,如果只是说这些,就休怪我将你拿下了!”  

话语落下,在场几名峰主纷纷起身,一道道强大的气势犹如山岳,朝张远鸿压去!  

如果张远鸿不拿出一些实在的东西,郭飞宇是不会被打动的。  

哪怕是捡‘残羹冷炙’吃,也总好过被人当成一盘菜给吃了!  

张远鸿神情不变,只是传音对郭飞宇说了一句话。  

郭飞宇闻言,神情惊疑不定。  

“掌门?”  

其余几位峰主都转头看向他。  

“我说了,你应该去请教洪老前辈。”  

张远鸿淡然道。  

“你们陪张掌门在这里等着。”  

郭飞宇最终还是做了决定,离开大殿去见白陀山那位太上长老。  

片刻后,他重新返回大殿,对张远鸿说道:  

“张掌门,请随我来。”  

张远鸿脸上浮现出笑容。  

几分钟后,他跟着郭飞宇来到了一座湖泊前。  

郭飞宇一句话都没说,直接离开,让张远鸿一人留在此地。  

很快,一道无形的力量降临在张远鸿身上。  

这位从始至终都很淡定的掌门,脸色终于有了变化。  

他已经被对方的武道之域笼罩,生死都在对方的掌控之中!  

如果这次谈不拢,那他是真的有可能把命留在这儿!  

“说吧,你只有三句话的机会。”  

一个雄浑的声音突然在张远鸿耳边响起。  

张远鸿没有说话,从怀中拿出一枚玉佩。  

玉佩微微发光,随后一个声音从其中传出:  

“洪兄,好久不见了。”  

这个声音响起后,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起了波澜:  

“柏辰?”  

“你没死?!”  

7月11日晚。  

白沙大学校长刘常文亲自带队,率领一众精锐杀至钩沉剑派门派驻地。  

在劝降无果后,刘常文带人杀了进去。  

没了柏辰,钩沉剑派已经无人能挡他。  

但仅仅一分钟后,两座武道之域在钩沉剑派的门派驻地内相互对冲。  

“洪志,你白陀山想造反?!”  

刘常文的声音响彻夜空。  

“哈哈哈哈哈——”  

雄浑的笑声随即响起。  

“说什么造反?太子无道,囚父杀兄!我白陀山是要匡扶大义,帮助大皇子清君侧,还我大蓝朝一个朗朗乾坤!”  

这一夜,‘三山’之一的白陀山突然出手,大宗师洪志更是躲在暗中偷袭。  

有白陀山的帮忙,朝廷的人马被击溃,白沙大学校长刘常文负伤逃走。  

次日,白沙省陷入内乱。  

白陀山和钩沉剑派这两大顶尖门派联手,伙同各地江湖势力和本地豪强,很快就控制住了两府之地,占据了白沙省半壁江山!  

同一天,大皇子和厉王用了四天时间完成对南境大军重新整合与集结,正式开始北上。  

大皇子已经先一步派出以少数精锐组成的先锋部队杀入距离最近的临济省,当天下午就杀到了省城城下,开始派人劝降。  

临济省巡阅使冯凭坚决抵挡,誓死不降。  

奈何省城的高端战力完全没法和南境大军相比,在坚守了一个多小时后,临济省省城被攻破。  

冯凭以身殉国,成为这次事变中,第一个殉国的封疆大吏!  

拿下临济省省城后,大皇子秦子宏和厉王很快就‘拉拢’了省城的一部分势力。  

这其中有江湖势力,有地方豪强,也有官府的官兵。  

这些人或是被胁迫,或是被利诱、或是被裹挟,就这样加入了南境大军。  

与临济省相邻的两个行省,选择炸断铁路和公路,以此来阻断‘叛军’。  

但这种方式只对常规部队有效果,大皇子以精锐成立的先锋部队,由御营军、武者,还有异兽骑军组成。  

这批精锐只携带少量的干粮,即便不依赖交通工具,行军速度依然极快。  

继续北上!  

蓝凌城。  

皇城内再次召开大朝会。  

这次大朝会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解决正在北上的那只叛军。  

关于此事,朝堂之上已经争论了好几天了,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皇帝不在,由监国太子坐在龙椅下方,主持这场大朝会。  

“不能任由叛军这样一路打过来,否则我朝廷颜面何存?太子殿下,臣提议,当立刻让军机大元帅亲自领兵南下,讨伐叛军!”  

南境大军的战力,对朝廷来说并不算太强。  

真正棘手的是有一位武圣在其中。  

如果不派一位足以匹敌的巅顶强者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