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四方云动(2/5)
那你可想多了。”
“我爹谁也不帮,他相信你!不过,他怕你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伤害官家的事情。只是提个醒,可没有帮谁不帮谁的意思。”
唐奕听出范纯礼话外之音。
“也就是说,朝廷那边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连范师父这种身分都要出来表态了?”
范纯礼一翻白眼,“你不会真的一心在家哄孩子,外面的事一点都不知道吧?”
“知道一些......”
唐奕当然知道外面在发生着什么,这些天,他就算再怎么把心思花在家里,也不会一点都不关心时事。
外面怎么样了,他还是心里有数的。
....
————————
此时,局势已经日趋明朗,大宋朝堂俨然分成了三大派系。
一派是支持希望唐奕回朝,希望随唐奕长大的大皇子即位的一波人。
比如,石进武为首的石家,潘丰为代表潘家。
老将军王德用虽然没有表态,可是,他的孙子王守忠在北西近期也是以防范西夏为名加紧守备。
远在埃及的宋庠和杨文广此时也是隐晦的传回消息,虽未明确站队,但也是劝官家,在立储之事上要慎之又慎。
当然,还有观澜书院这十几年间培养出来的庞大进士集团,这些人虽然还只是中低级官员,可是数量之多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他们当然也希望恩师可以大权独揽。
这些人,说白了都是即得利益者,唐奕上位对他们有莫大的好处。且担心太子要是登基,不但不会善待他们,反而会削弱各家的利益。
......
另一方面,则是文彦博、富弼、欧阳修为代表的朝中大员。
他们不希望唐奕回来,更不希望新皇登基之后,面对的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掌控的朝堂。
没错,猪队友欧阳修又特么犯蠢了。这回他是臣德为先,私情靠边站,立场明确的要打倒自己的学生。
而且,别看醉翁他老人家当官脑子不太好使,可是他在大宋文坛,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老货振臂一呼,簇拥无数,几乎半个大宋的文人都在响应他的号召,作用比文富还大。
还有一个不如忽视的人物加入了文官阵营——王安石。
别看王天真现在的官不大,可影响力也不小。
这位爷不但脾气不好,嘴也不好,唐奕还真怕他写点什么东西,把自己骂的狗血淋头。
总之,这些人与唐奕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且忌惮唐奕身后的那些人会尾大不掉。
....
还有第三派,也是三个派系之中实力暂且最弱的一方,那就是魏国公和朝中的中小型将门。
魏国公自不用说,大方向上其实和文官集团保持一致,那就是唐奕说什么也不能掌权。
唐奕要是回来,他的腿就保不住了。
而在一致对抗唐奕的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虽然毛纺织、新粮种,加上华联铺,这三座大山已经分化了相当一部分北方士族。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别的原因始终和魏国公站在一起,使得这股力量依然不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中小型将门,则是军改的‘阵痛’效应造成的后果,只不过赶上了‘好时机’。
涯州农垦兵团的试点,加上已经开始在大宋施行的军改,让观澜系的将门早早的就把手里的空兵额抛售给了这些中小型将门,使得这次军改损失最大的就是这批人。
他们是没办法,让唐奕支持的那位上去,那大将门更是无可撼动,他们面临的只有衰败和等死。
......
这就是大宋现在的局势,本来已经一团合气的朝堂,如今是山头林立、暗争不断。
这其中,看似是支持唐奕这一方的实力最盛,最有话语权。
因为,如果细想不难发现,癫王系除了有兵额没多少实兵的小中将门,还有燕云的狄青,几乎所有的军权,还有边关重要位置全都是唐奕这一系的。
所谓拳头大,就有话语权。癫王系不但有话语权,甚至你还不能动他们。
动哪里,哪里就要出大事!!
你就说吧,西南正和吴哥、大理顶牛,你能动石进武和庞籍吗?
西北是王守忠,防的是西夏,能动吗?
埃及的宋庠和杨文广,也不能动。
投鼠忌器,便是如此。
......
可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癫王系虽然动不得,也看似最强,可正因为如此,在一个关键问题上他们始终无法解决。
那就是,朝中无人!!
朝堂上只有丁度、司马光,还有范镇,有支持癫王的意思。
可惜,丁度只是枢密副使,司马光连相公都算不上,范镇的资历也不算深。
这三个人,哪里能和文彦博、富弼、欧阳修这样的阵容相比?
能和包拯、唐介、王拱辰这样的重炮对轰吗?
朝中没有话语权,没有能帮唐奕发声的人物,这一点才是癫王系的短板,而且极为致命。
别忘了,大宋是士大夫的大宋。在这个局里面,谁也拿不下谁,谁也动不了谁,只有耗着。
而耗着,伤害最大的是谁?
是大宋本身,是赵祯这个皇帝!!
唐奕明白范仲淹让范纯礼转达的意思,“尽量别伤害官家”。
可依外面的局势来看,不论怎么做,对赵祯都是一种伤害。
......
——————————
此时此刻,几件事情在同时发声。
坐镇升龙城的石进武,此时正迎接着一位南下的客人——庞籍。
“相公此来,意欲....”
庞籍进到厅中,坐都没坐,一摆手,“老夫直接一些
“我爹谁也不帮,他相信你!不过,他怕你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伤害官家的事情。只是提个醒,可没有帮谁不帮谁的意思。”
唐奕听出范纯礼话外之音。
“也就是说,朝廷那边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连范师父这种身分都要出来表态了?”
范纯礼一翻白眼,“你不会真的一心在家哄孩子,外面的事一点都不知道吧?”
“知道一些......”
唐奕当然知道外面在发生着什么,这些天,他就算再怎么把心思花在家里,也不会一点都不关心时事。
外面怎么样了,他还是心里有数的。
....
————————
此时,局势已经日趋明朗,大宋朝堂俨然分成了三大派系。
一派是支持希望唐奕回朝,希望随唐奕长大的大皇子即位的一波人。
比如,石进武为首的石家,潘丰为代表潘家。
老将军王德用虽然没有表态,可是,他的孙子王守忠在北西近期也是以防范西夏为名加紧守备。
远在埃及的宋庠和杨文广此时也是隐晦的传回消息,虽未明确站队,但也是劝官家,在立储之事上要慎之又慎。
当然,还有观澜书院这十几年间培养出来的庞大进士集团,这些人虽然还只是中低级官员,可是数量之多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他们当然也希望恩师可以大权独揽。
这些人,说白了都是即得利益者,唐奕上位对他们有莫大的好处。且担心太子要是登基,不但不会善待他们,反而会削弱各家的利益。
......
另一方面,则是文彦博、富弼、欧阳修为代表的朝中大员。
他们不希望唐奕回来,更不希望新皇登基之后,面对的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掌控的朝堂。
没错,猪队友欧阳修又特么犯蠢了。这回他是臣德为先,私情靠边站,立场明确的要打倒自己的学生。
而且,别看醉翁他老人家当官脑子不太好使,可是他在大宋文坛,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老货振臂一呼,簇拥无数,几乎半个大宋的文人都在响应他的号召,作用比文富还大。
还有一个不如忽视的人物加入了文官阵营——王安石。
别看王天真现在的官不大,可影响力也不小。
这位爷不但脾气不好,嘴也不好,唐奕还真怕他写点什么东西,把自己骂的狗血淋头。
总之,这些人与唐奕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且忌惮唐奕身后的那些人会尾大不掉。
....
还有第三派,也是三个派系之中实力暂且最弱的一方,那就是魏国公和朝中的中小型将门。
魏国公自不用说,大方向上其实和文官集团保持一致,那就是唐奕说什么也不能掌权。
唐奕要是回来,他的腿就保不住了。
而在一致对抗唐奕的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虽然毛纺织、新粮种,加上华联铺,这三座大山已经分化了相当一部分北方士族。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别的原因始终和魏国公站在一起,使得这股力量依然不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中小型将门,则是军改的‘阵痛’效应造成的后果,只不过赶上了‘好时机’。
涯州农垦兵团的试点,加上已经开始在大宋施行的军改,让观澜系的将门早早的就把手里的空兵额抛售给了这些中小型将门,使得这次军改损失最大的就是这批人。
他们是没办法,让唐奕支持的那位上去,那大将门更是无可撼动,他们面临的只有衰败和等死。
......
这就是大宋现在的局势,本来已经一团合气的朝堂,如今是山头林立、暗争不断。
这其中,看似是支持唐奕这一方的实力最盛,最有话语权。
因为,如果细想不难发现,癫王系除了有兵额没多少实兵的小中将门,还有燕云的狄青,几乎所有的军权,还有边关重要位置全都是唐奕这一系的。
所谓拳头大,就有话语权。癫王系不但有话语权,甚至你还不能动他们。
动哪里,哪里就要出大事!!
你就说吧,西南正和吴哥、大理顶牛,你能动石进武和庞籍吗?
西北是王守忠,防的是西夏,能动吗?
埃及的宋庠和杨文广,也不能动。
投鼠忌器,便是如此。
......
可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癫王系虽然动不得,也看似最强,可正因为如此,在一个关键问题上他们始终无法解决。
那就是,朝中无人!!
朝堂上只有丁度、司马光,还有范镇,有支持癫王的意思。
可惜,丁度只是枢密副使,司马光连相公都算不上,范镇的资历也不算深。
这三个人,哪里能和文彦博、富弼、欧阳修这样的阵容相比?
能和包拯、唐介、王拱辰这样的重炮对轰吗?
朝中没有话语权,没有能帮唐奕发声的人物,这一点才是癫王系的短板,而且极为致命。
别忘了,大宋是士大夫的大宋。在这个局里面,谁也拿不下谁,谁也动不了谁,只有耗着。
而耗着,伤害最大的是谁?
是大宋本身,是赵祯这个皇帝!!
唐奕明白范仲淹让范纯礼转达的意思,“尽量别伤害官家”。
可依外面的局势来看,不论怎么做,对赵祯都是一种伤害。
......
——————————
此时此刻,几件事情在同时发声。
坐镇升龙城的石进武,此时正迎接着一位南下的客人——庞籍。
“相公此来,意欲....”
庞籍进到厅中,坐都没坐,一摆手,“老夫直接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