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潘筠一边打听帽儿胡同,一边买了不少好吃的。  

等人到帽儿胡同时,她肩膀上扛着幡布,一手香油煎饼,一手艾窝窝,手指还挂着两个纸袋,其中一个纸袋里正往外冒着肉的香味。  

潘筠目光一扫,就找了块还算干净的墙角坐下,放下幡布,咬了一口香油煎饼后问潘小黑,“你想吃哪样?”  

潘小黑指着她手里的艾窝窝。  

潘筠偏头看了一眼色泽雪白,香甜软糯的艾窝窝,想到它里面夹有核桃仁、芝麻和瓜子仁,她就舍不得给它。  

于是她咬住手里的香油煎饼,把纸袋放在旁边,直接把艾窝窝从中间掰开后给它一半。  

潘小黑蹲在地上,用两只爪握住,一嘴咬上,给了潘筠鄙视的一眼后就低头认真的用餐了。  

潘筠就两口咸的香油煎饼,两口清甜的艾窝窝,吃得高兴不已。  

吃完,又拎起纸袋,拿出一只酱红色卤猪蹄,当街啃起来。  

咕咚几声,咽口水的声音传来。  

潘筠咬了一口肉才抬头,前面不远处就站了四五个小孩,正目光炯炯的盯着潘筠看。  

潘筠很缺德,当着他们的面把猪蹄吃完,这才拿起另一个布袋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块棕黄色的糖块来,当着他们的面放进嘴里。  

孩子们咽口水的频率更高了,潘筠一边滑动嘴里的糖一边问道:“想吃吗?”  

孩子们立即点头。  

潘筠就冲他们招手。  

几个孩子立刻冲上来围住潘筠。  

帽儿胡同里住的人虽没有城东官坊的居民有钱且清贵,风气却不错。  

潘筠缺德,特意当着他们的面吃好吃的引诱人,但孩子们却不哭不闹,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此时即便被叫到跟前,用糖来诱惑,他们也没闹腾,只是静静地等待她的条件。  

潘筠道:“你们回答我几个问题,我就给你们一人一块糖。”  

“你先说问题。”  

“这巷子里是不是有刚搬来一两年的人家?姓杨的。”  

“我知道,是杨哥哥家。”  

“你找他家干什么?”  

潘筠问:“他家在哪儿?”  

“你是偷儿吗?专门来踩点的?”  

“也有可能是拍花子,要拍杨哥哥的小外甥走。”  

潘筠见他们七嘴八舌,就是不说人住哪儿,不由打断他们道:“还想不想吃糖了?快说,他家住哪里?”  

“不能说,万一她是坏人怎么办?”  

潘筠:“我不是坏人,我是杨家的故人。”  

她正在想理由,旁边一个小孩已经快言快语道:“我知道了,你是杨哥哥的青梅竹马,后来当尼姑去了,现在你逃出来,是来投靠杨哥哥的吗?”  

潘筠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无语的纠正道:“我是道士,不是尼姑,不过你这么说也没错,现在可以说了吧?杨家在何处?”  

孩子们立刻伸手朝一处指去,“就在那儿!”  

潘筠就把麦芽糖分给他们,拍拍屁股起身,扛上幡布,叫上潘小黑,“走。”  

比潘小黑更积极的是一群小孩,他们手里捏着糖,高兴的往前冲,嘴里大喊道:“杨哥哥,杨哥哥,你的青梅来找你了!”  

潘筠见他们话都喊出来了,干脆扛着幡布大摇大摆的上前,就好像自己真的是青梅竹马一样。  

院门刷的一下打开,一个少年皱着眉走出来,对围上来的孩子问道:“什么青梅竹马?”  

他目光朝后一扫,看见潘筠,眉头皱得更紧了,“道长,你认错人了吧?我不认识你。”  

潘筠正要说话,一张皎洁如月的脸从门内探出来,皆是一愣。  

“三竹道长?”薛韶走到杨承浩身侧,惊讶的看着潘筠…的头发。  

“三竹道长,您的头发这是?”  

潘筠不在意的挥手道:“从头开始了而已,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薛公子怎么会在这里?”  

薛韶看了一眼杨承浩后道:“我是奉家中长辈之命来看望杨公子,三竹道长又是为什么而来?”  

潘筠目光就落在另一少年身上,慢悠悠的道:“巧了,我也是奉长辈之命来看望杨公子的。”  

杨承浩满眼迷茫,问道:“不知道长辈是谁?”  

潘筠:“可以进去说吗?”  

杨承浩这才发现他们一直被小孩们包围,连忙将另一扇门也打开,侧身让道:“请。”  

潘筠扛着幡布进去,潘小黑速度更快,已经呲溜一下从门边溜进去了。  

这是一进的宅院,没有尹松的宅子大。  

尹松一定没想到,他家成了潘筠衡量人家宅子的标准。  

宅子不大,但很干净,不管屋里还是院子里皆井井有条。  

杨家有两个下人,是一对母女,她们正在厨房忙碌,听到动静探头看了一眼,立即给潘筠上茶,然后就退到了厨房里。  

潘筠目光扫视一圈就问,“杨公子的姐姐一家呢?”  

杨承浩道:“贵客来临,姐姐和大娘出去买菜了。”  

潘筠就看向薛韶,“贵客?”  

薛韶冲潘筠友好的微笑。  

杨承浩却没有介绍薛韶的意思,只是道:“故交,倒是道长,不知你家中长辈是何人?”  

潘筠垂眸思考。  

杨承浩眉头紧皱,越来越不高兴,也越来越怀疑她。  

潘筠就抬头直视薛韶,“薛公子,你能不能先离开?我有话想和杨公子单独说。”  

薛韶看了一眼她后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