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圣女的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圣女怎么能处死?”  

在她看来,圣女是未来天尊的继承者之一,高高在上的人物,在天宗的地位,仅在天尊和众长老之下。  

“她死了,你不就有希望了吗。”边上一个中年道士嗤笑道:  

“不止是你,所有女弟子都有成为圣女的希望。咱们这位圣女,好好的天宗圣女不当,倒是当起飞燕女侠来了。”  

等待中,午时将近。  

这时,站在天尊殿檐下,头发花白的老道士,声音洪亮,语调冷淡的朗声道:  

“圣女,我再给你一个机会,若肯斩去记忆,往事不咎。”  

高台上,李妙真睁开眼,望了一眼天空,有些失望的收回目光,道:  

“大长老,妙真心意已决,无需多言。”  

大长老果然不再废话,挪开目光,看向密密麻麻的人群,高声道:  

“圣女李妙真,下山游历期间,罔顾门规,不顾师门交代,沾染因果太深,已无望太上忘情。  

“天尊愿给她机会,她却冥顽不灵,屡次顶撞。  

“今日以雷鞭抽散其魂魄,以儆效尤。  

“尔等要引以为戒,不可重蹈覆辙。”  

人群里,不少门人纷纷附和,气愤的指责:  

“看来圣女真的入魔了,所以才这般执拗。”  

“瞧她在凡俗里做的都是些什么事,云州剿匪,雍州平叛,享受被人敬仰的感觉,都快忘记自己姓什么了。师门抚养她长大,培养她成材,她便是这般回报师门的?”  

“天尊给她机会,她不好好珍惜,真当门规是摆设?死不足惜!”  

“谁来都救不了她。”  

“亏我几年前还恳请师父去求天尊,让我和圣女结成道侣,现在看来,幸好事儿没成。”  

历代圣子圣女都是天宗净心挑选,倾尽资源培养,由超凡高手亲自教导,享受门人的尊敬,高高在上。  

在天宗门人看来,李妙真这种“宁死不屈”的行径,是对天宗的背叛,是令人憎恶的自私。  

大长老侧头,看向一旁的冰夷元君,道:  

“行刑!”  

这是冰夷元君昨日向天尊求情时,便已说好的。  

圣女若不悔改,便由她亲自出手。  

冰夷元君御风而起,道衣翻飞,两袖飘飘,她居高临下的看着爱徒,右手往虚空里一探,抓住一条赤色软鞭。  

“疾!”  

冰夷元君单手捏诀,扬起手里软鞭。  

天空中劈下一道指头粗的闪电,直直打中软鞭,雷电凝而不散,整条鞭子化作明晃晃的、跳动电弧的雷鞭。  

冰夷元君深深看了一眼高台上的弟子,手腕一抖。  

明晃晃的雷鞭在围观者眼里一闪而逝,紧接着,“啪”的声音回荡在众人耳边。  

李妙真像是被人狠狠一个鞭腿扫中,整个人像是破沙包一样,狠狠摔在台上。  

她背部衣袍裂开,露出的不是嫩白肌肤,或血肉模糊的伤口,是一道焦黑如炭的痕迹。  

而相比肉体上的疼痛,真正让圣女险些当场身亡的是这一鞭撕裂了元神,抽打在灵魂深处。  

冷汗瞬间从毛孔里涌出,李妙真蜷缩在高台,脸色煞白,嘴唇咬出鲜血,倔强的不肯发出声音。  

冰夷元君冷艳的脸庞没有表情,手腕一抖,第二鞭紧随而至。  

“啪!”  

又是一鞭抽在李妙真身上,抽出一道焦痕,电弧滋滋跳跃。  

李妙真身躯陡然一僵,继而瘫软,她的瞳孔开始涣散,眼里的光芒快速黯淡,这是元神在消亡。  

继续抽下去,她会成为一具肉身活着,元神却已经消亡的活死人,在一段时间后,肉身也慢慢死去。  

围观的天宗门人里,与李妙真关系好的弟子,不忍再看,别过头去。  

“师妹........”  

见到这一幕,李灵素大叫一声。  

一边咒骂许七安那个死鬼怎么还没来,一边望向冰夷元君,拖延时间,叫道:  

“冰夷师叔,她可是你一手养大的,你的凡心在她身上,怎么能如此狠下心肠,置她于死地?”  

冰夷元君手握雷鞭,这一次没有挥下,她表情冷淡的看着李妙真,淡淡道:  

“为师做主,再给你一次机会。若愿斩去记忆,与凡俗中的人划清界限,你依旧是天宗圣女。  

“愿意的话,就点点头。”  

天尊殿檐下,一众长老漠然看着,没有不满冰夷元君的擅作主张,采取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  

但回应她的是沉默。  

“圣女,点头吧!”  

“修行不易,莫要自误啊。”  

李妙真尚未开口,围观人群里与她关系好的,或不忍天宗损失一位圣女的门人,纷纷出声。  

一位坤道摸着眼泪哭道:  

“圣........师姐,你点头呀,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只是斩去记忆而已,记忆和命孰轻孰重,你分不清吗?师姐,快点头吧,别让师尊为难了。  

“你下山游历三年,行侠仗义三年,你救了那么多人,可谁又会来救你?”  

李妙真意识渐渐回归,听着耳边的哭叫声,虚弱道:  

“师尊,弟子下山三年,并非一无所获,弟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圣人说,朝闻道夕死足矣。  

“妙真死而无憾。”  

回归天宗的这段时间里,她早就已经想清楚了。  

准确的说,当日死在雍州时,她忽然想通了很多事。今日誓死不愿斩去记忆,除了有不能忘记的人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