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使团入京(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说这个,你想办法让许七安来见我一趟。”  

“他?”  

钱青书苦笑摇头:  

“这位大爷谁看得住,我连他在哪里都不知道。”  

“他在京城,他现在一定在京城。”王贞文捂着嘴剧烈咳嗽,“监正死了,他一定会回来,嘿,云州叛军想要议和,得看他同不同意。”  

钱青书起身,大步走到窗边,关好窗户,回身说道:  

“你觉得,许银锣能破解此事危机?”  

王贞文沉默以对,隔了好久,他低声道:  

“就算魏渊复活,也盘不活这局死棋。”  

司天监。  

七层丹室,许七安连家都没有回,径直来找了宋卿。  

“招魂幡的材料我都集齐了,但还有一个辅助材料。”  

许七安取出地书碎片,依次散发森寒阴气的两枚玉瓶,一块布满蜂窝状孔洞的石头,一团漆黑如墨,散发剧毒气体的蚕丝。  

宋卿连忙服下辟毒丹,用浸泡了药水的绸布捂住口鼻,然后拔开瓷瓶的木塞,做材料确认。  

瓷瓶里分别是古尸的指甲,从颈部动脉里提取出的漆黑的尸水。  

鸣金石和散发剧毒气体的蚕丝也确认完毕后,宋卿道:  

“最后一件材料是魏渊原身的发肤皮肉,用来定位的。但魏渊肉身毁在靖山城,肯定是找回来了。”  

其实魏渊肉身被贞德吞噬了,宋卿不知其中细节。  

“所以呢?”许七安问道。  

“子嗣血脉可以代替。”宋卿缓缓道。  

魏公早就绝后了啊.........许七安心里叹息一声,语气低沉:  

“必然其他法子替代,不然监正不会让我寻找炼制招魂幡的法器。”  

宋卿凝视着他:  

“魏渊是没子嗣,但你是靠他的血丹晋升三品的,某种意义上说,你便是他的子嗣。  

“所以接下来,你要炼出一粒血丹,不用多,指甲盖大小便成,这不会对你修为造成影响。  

“然后,你还得帮我祛除掉幽冥蚕丝蕴含的毒性,神魔后裔的毒,我可没办法祛除。”  

许七安目光扫过幽冥蚕丝:  

“炼出血丹祛除毒性,怎么也得三天时间。  

“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招魂幡这样强大的法器,你能行吗?”  

监正已经不在,孙玄机养伤中,杨千幻此时也不在京城,司天监地位最高的是宋卿。  

但宋卿只是一个六品炼金术师。  

身为炼金术领域的大佬,宋卿对自己有着深刻的认知,对炼金术怀着崇高的敬意,绝对不会逞能,他果断摇头:  

“我不行!  

“鸣金石这样的金属,凡火无法熔化,需要以火行之阵凝聚火灵才能熔化它。  

“嗯,我可以用一些助燃的材料提高火焰温度,但需要建造一个新的火炉,而助燃材料是我独创,司天监没有储备。  

“单是这方面,就要半个月的时间。”  

宋卿卡级多年,浸淫炼金术,摸索出很多取代阵法的法子,但这些法子肯定没有直接布阵来的便捷。  

“所以需要你以气机代替助燃材料,熔化鸣金石,炼出招魂幡的杆子。至于招魂幡的幡布,只能等孙师兄伤势痊愈再说。因为编织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融入阵法。”  

许七安耐心听完,道:  

“炼好招魂幡,就能唤醒魏公?”  

宋卿依旧摇头:  

“而后是刻画聚阴大阵,等待一年中阴气最盛的三个时刻之一,由你来召唤魏渊魂魄。”  

许七安皱眉:  

“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时候?”  

宋卿没有思考,回答道:  

“春祭日!”  

一个月左右..........许七安吐出一口气,认为这可以接受。  

这天,一条腾云驾雾的长舟,破开云海,缓缓降落在京城地界。  

御风舟,这件法器原本是东方婉蓉的东西,剑州一役中,落到了姬玄手里,此舟日行千里,是极罕见的大型运输工具。  

舟头立着三人,居中的是一位华服青年,五官俊朗,气质温文尔雅,手里捏着一把银骨小扇。  

他的长相和姬玄有四五分相似,气质却截然而不同,姬玄偏向阳刚,锋芒却暗藏。  

这位年轻人则有一股书生意气,以及腹中填满学识的傲气。  

左右两边,分别是黑衣少年许元槐,清冷少女许元霜。  

此三人为使团核心人物,除他们之外,还有十六名老成持重的读书人,组成的谈判团队。  

以及一百名修为不俗的精锐侍卫。  

“京城啊.........”  

姬远手里的银骨小扇转动几圈,笑道:  

“闻名已久,仰慕已久,元槐元霜,你们难道不高兴?”  

许元槐和许元霜都是生人勿进的性格,一个冷漠,一个清冷,这和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  

但他们确实高兴不起来,任谁都能看出,父亲让他们入京谈判,针对的是谁。  

“听说雍州城外,许七安对你俩手下留情,没有痛下杀手。等入了京,你俩可要保护好我。”姬远笑眯眯道:  

“那厮不舍得杀弟弟妹妹,杀我这个表弟,恐怕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见表弟表妹表情淡淡,他自觉无趣,感慨道:  

“此次来京城,第一,是为潜龙城攫取更大利益。第二,立功,七哥已是超凡强者,我却寸功未立。若能把这件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父亲会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