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弑君(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名武夫或许是自认修为不错,自己也算是个人物,就算无法插足这个层次的交手,说话总可以吧?  

于是干脆开口问询。  

贞德帝目光望向那位至少是五品的高手,仅是眯了眯眼,不见出招,不见气机,探出头大声问询的高手,身体忽然从城头栽下来。  

元神湮灭,死的无声无息。  

城头一片寂静,普通将士也好,凑热闹的武夫也罢,齐刷刷后退,惊惧的看向“淮王”,又在下一刻移开目光,不敢引来这位可怕人物的注意,害怕成为第二个无声无息死去的可怜虫。  

“许七安,你不是自诩为民做主吗,你不是大奉的良心吗,你不是一人声望胜朝廷吗?”  

贞德帝目光森然,嫉妒愤怒仇恨不屑皆有,擎着那柄六十丈巨剑,喝道:  

“这一剑,你若敢躲,可知一剑斩下,城中要死多少人?”  

屠城案的始末,一直是贞德心里无法拔除的刺,他谋划多年,炼制血丹和魂丹,结果遭人破坏,淮王这具分身死在楚州,偷鸡不成蚀把米。  

对于一位张扬恶性的“妖道”而言,这足够让他气的发狂。  

更何况,许七安闯入午门,刀斩国公,当着百姓的面狠狠打他这个九五之尊的脸。  

被一个小人物这般打脸,是什么感觉?  

后来,监正、赵守以及文武百官逼他下罪己诏,脸皮再次被揭下来,狠狠践踏。  

城府再深的人,也得暴跳如雷,何况,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恶念,与地宗妖道一样,贞德帝坚定的认为人性本恶。  

“你可以试着阻止我凝聚剑势,但你追不上我。。当然,”贞德帝顿了顿,略有些疯狂的笑道:“你也可以躲!”  

说话间,又有铁剑横空掠来,融入那柄巨剑中,气势再涨几分。  

城头上,有士兵战战兢兢,双手颤抖的预热火炮,填装炮弹。  

但百夫长一脚踹翻了他沉声喝道:“跑!”  

这种神仙般的人物岂是火炮能对付。  

霎时间,士卒和武夫们,朝着城墙两侧散开作鸟兽散许七安身后的城头空荡荡。  

巨剑威势滔天,长六十丈,剑气绽破云霄,其中蕴含剑气,是一位人宗二品倾尽全力所凝聚。  

如果洛玉衡的符剑是人宗二品的随手一剑那么贞德的这一剑,则是一位人宗二品高手,蓄力许久的全力一剑。  

贞德帝之所以召集来数量浩大的铁剑纯粹是寻常的兵器无法承受他的滔天剑意,不得以而为之。  

此剑中,不但包含煌煌剑气还有专斩元神的心剑之力。  

即使许七安融合了神殊,让气机沸腾达到三品巅峰的水准,但面对一位二品道门高手,攻杀之术不弱武夫的人宗剑修,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和压力。  

硬吃这一剑的话,肉身可能还能幸存,元神就未必了。  

正常情况下,他可以躲,但贞德帝以城中百姓为胁迫,逼他硬接一剑。  

这就是贞德把他推到城外来的目的。  

接,就得承受这倾世一剑。  

不接,先不说名声,许七安自身的武道之心必定染尘,再难念头清明。  

许七安顶着庞大的压力,于脑海中搜索自己的手段,佛门戒律对贞德无效,除非他也是佛门二品,或一品。  

坐禅功肯定挡不住这一剑。  

儒家法术不能用,若是用言出法随的手段消弭这一剑,事后的反噬不会比承受这一剑弱多少。  

监正没有出手,看起来确实被萨伦阿古缠住了,虽说身在京城监正有主场优势,但萨伦阿古是活了几千年的一品,在大奉打不过监正,缠他一会儿总是没问题的。  

最后一柄铁剑汇入,贞德终于凝完剑势,他的剑指微微颤抖,仿佛连自己都无法控制这股庞大的力量。  

整个京城,三百万生灵,都在这股剑势的威压之下,惶恐不安。  

这就是二品。  

宛如天威。  

“斩!”  

贞德大吼,脸庞闪过快意,剑指操纵着巨剑,奋力斩下。  

许七安睁大眼睛,看着那道倾天之剑斩落,跨前一步,张开手,咆哮道:  

“刀来!”  

天际,一抹清光呼啸而来,它宛如流星,裹挟着层层翻涌的清云。  

儒圣刻刀。  

儒家第一至宝,儒圣曾经用它,在竹简上刻出一部部传世经典。  

刻刀嗡嗡震颤,从未有过的欢悦,它不再像前两次,仿佛履行公务般的出现。  

这一次,刻刀传来强烈的情绪波动,它在欢呼,在高兴,在热血沸腾,就像,重新回归了主人手里。  

许七安握住刻刀,双眼绽放出清光,再一次跨步,向前刺出儒圣刻刀。  

剑气和刀意正面碰撞。  

在碰撞前,两者间的气界爆发刺目的光焰,就像两个属性相反的领域交汇,产生剧烈的反应。  

两股能量的碰撞产生了可怕的爆炸,整片空间仿佛坍塌,毁灭之力席卷。  

城头的士卒和武夫,成片成片的倒下,死于非命。  

许七安身后的城墙,先是守护法阵崩溃,随后墙体裂开,缝隙游走,最后坍塌了。  

小半截城墙轰然坍塌。  

地面的尘土被刮去一层又一层,随着沸腾的气流卷上高空,宛如沙尘暴。  

又是轰隆一声,地面坍塌出深十几米的深坑,许七安和贞德帝巍然不动,脚踏虚空。  

贞德帝脸庞忽然扭曲,面颊肌肉凸起,额头青筋怒绽,他捏着剑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