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婢女递来的帕子擦嘴,接着擦手,淡淡道:“你若是能花八千两,为一个将死的女子赎身,我敬你是条好汉。”  

王二哥愕然,呆若木鸡。  

浩气楼。  

“没看出来,他倒是可痴情种子。”  

南宫倩柔端着茶盏,笑了笑,分不清是嘲讽,还是赞许。  

“痴情未必,多情倒是真的。”  

魏渊站在眺望台,广袖飘飘,随口点评了一句。  

几秒后,他霍然回身,略有些郁闷道:“先前我扣了他三个月的俸禄,你说他哪来这么多银子?”  

你没事扣他俸禄作甚.........南宫倩柔审视了义父一眼。  

魏渊感慨道:“人生在世,但求心安。”  

翰林院。  

庶吉士们坐在课堂里,翰林院大学士还没来,庶吉士们坐在各自的位置,闲谈起来。  

“许银锣真是有情有义啊,竟花了八千两替浮香赎身。”  

“浮香早已病入膏肓,药石无救,可许银锣还是愿意掏银子,只为她死前能脱离贱籍。”  

许七安虽然已经辞官,外界依旧习惯称他为许银锣。  

什么八千两,什么赎身?听着同僚们交头接耳,许辞旧一头雾水,心说我大哥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之事?  

为什么我大哥做出惊天动地之事,我这个当弟弟的却不知道?  

因为和王思慕感情升温极快,抽空就约会,许二郎早就不去教坊司了,因此消息滞后,并不知道八千两赎身之事。  

“但我听说,许多人都在笑他,一个将死之人,如何值得八千两?许银锣一时冲动,而今恐怕后悔了。”  

“我还听说许银锣这是在博声望。”  

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得亏许二郎还处在懵逼状态,不然这些庶吉士会被喷的怀疑人生。  

这时,咳嗽声从门外响起,古板严肃的翰林院大学士,握着书卷,进了课堂。  

庶吉士们立刻噤声。  

这位翰林院大学士马修文,以刻板严肃著称,不结党,不钻营,要说官场修为炉火纯青吧,他确实在党争激烈的朝堂稳稳站了一席之地。  

但他也在翰林院大学士的位置几十年不曾挪一挪了。  

翰林院的官员、庶吉士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淡泊平静,安之若素。  

正如他堂里挂着的匾额:但求心安。  

一堂课讲完,翰林院大学士马修文,环顾众人,难得的和颜悦色,笑道:  

“读书人,读的不是书,是书中的道理。但是,道理不仅在书中,也在书外。本官听你们在讨论许银锣花八千两为教坊司花魁赎身,你们讨论半天,可论出什么理来?”  

这能有什么理?  

“有情有义?”  

“视金钱如粪土?”  

庶吉士们猜测。  

翰林院大学士马修文,笑着摇头,目光落在许新年身上,道:“辞旧,你觉得呢?”  

许新年皱了皱眉,莫名的想起当初大哥刀斩上级,他去狱中探望,大哥曾说过:我不是冲动,我只求心安。  

回想起来,他后来做的所有事,都只是在求心安而已。  

许新年沉声道:“但求心安。”  

翰林院大学士马修文扫视众人:“记住这句话,不管你们将来能走到什么高度,本官希望尔等,谨记,但求心安。”  

散值后,许新年回到府上,心里惦记着白日里的听闻。  

进了内厅,看见娘亲傻愣愣的坐在桌边,问道:“娘,我大哥呢。”  

婶婶不搭理他。  

“我在这.........”  

旁侧的院子里,许七安招了招手。  

等小老弟过来后,他低声道:“你别在家里提浮香的事。”  

许新年审视着大哥:“提浮香怎么了。”  

“重点不是浮香,重点是八千两,婶婶今天就像个祥林嫂,八千两八千两,喃喃了一整天.........”  

说话间,许七安捏了捏眉心,有些头疼。  

祥玲嫂是谁........许新年心里嘀咕,然后,他抬了抬下巴,淡淡道:“我只是想和大哥说一声。”  

“什么?”许七安问道。  

“生死有命,不必太过伤心。”许二郎安慰道。  

你不会安慰人就别安慰,听起来像是在说风凉话.........许七安点点头,嗯了一下。  

浮香的尸骨他已经安葬了,特意把钟璃领了回来,然后带着褚采薇,在京城外寻了一个风水不错的墓地安葬。  

偶然间听褚采薇说起一事,自从剑州回来后,杨千幻喜欢上了说故事,逢人就说起自己在剑州的所作所为。  

司天监的师弟们配合着大声叫好,称赞杨师兄举世无双。  

杨千幻就很开心。  

但随着许七安在教坊司八千两赎身的事迹传到司天监,杨千幻就不爱讲故事了,这几天,教坊司的人时不时看见一道白影出现。  

用过晚膳,许七安敲开小老弟的房门,说道:“把你这几天记下来的先帝起居录写给我看。”  

许新年喝过安神汤,正打算歇息的,推搡道:“等我再记多一些。”  

“不行,记太多,你会筛选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细节,上次看元景的起居录,我就察觉出你这个毛病了。”许七安不悦道。  

“这有什么问题?”许二郎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错。  

“重不重要,是我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许七安走到桌边,摊开笔墨纸砚,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