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后方(8/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苦恋崆峒派女侠黄巧云未果,一时之间,吕应裳浑身发冷,不觉‘啊’了一声,惨叫了出来。

三棍杰讶道:“怎么了?有什么事么?”吕应裳头痛欲裂,寒声道:“没……没事,我……我头有点晕……”养子不教父之过,大儿子吕得礼血气方刚,镇日里红着一张脸,东张西望,专给弟弟们做坏榜样,想起黄巧云活泼开朗,颇有几分姿色,对男子又不懂得提防,倘若儿子一个冲动,居然把人家给玷污了,这可如何是好?

这三棍杰乃是崆峒长老,平日最是疼爱黄巧云,要是发觉自己的侄女惨遭毒手,定是“乱棍来打薄情郎”的场面。届时三棍其发,薄情郎没事,却难保不把薄情郎的爹活活打死。吕应裳浑身发冷,头痛难熬,正感呼吸急促间,忽然背后搭来一只手掌,温言道:“若林,你也来了?”

来人脚步清还,竟是无声无息,吕应裳大吃一惊,急急转身过去,只见背后一人仪表出尘,仙风道骨,却是一名道士来了。吕应裳凝目去看,登时啊呀一声,长揖到地:“不知武当山掌教真人,元易道长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罪甚,愧甚。”

来人道袍单薄,双手拢袖,果然便是当今武当掌门,元易道长亲自驾临。他见吕应裳执礼甚恭,登时哈哈大:“若林可真见外了。什么掌教掌门的?大家几十年交情了,这般生分?”说着携住了吕应裳的手,笑道:“进去说话吧!外头多冷。”

说话间背后又走上了几个道人,全是武当弟子,一个个带着夜行刀,点穴勾,浑身劲装,吕应裳心下一凛,赶忙去看元易的腰间,果然也见到了一柄三尺青锋,正是大名鼎鼎的‘武当三剑’之一:“太乙拂尘剑”。

元易功力精纯,十数年前便已是真武观数一数二的高手,待得掌门元清谢世之后,更已起练本门至高神功‘太和功’,从此跃居天下正道首脑之一。只是看他身分如此之高,今夜居然也带着刀剑出门,想来必有大事。

吕应裳更担心了,忙拉住了元易,忙附耳问道:“道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您可曾耳闻?”元易笑道:“你这做官得倒还来问我?这衙门里的事,不该归你管么?”这天下衙门何止万千,吕应裳又非九五至尊,岂能样样知晓?他苦笑几声,头痛欲死之中,便给元易拉进了衙门。

来到了兵部前厅,吕应裳不觉又是一惊,只见衙门里挤满了人,或和尚,或道士,或剑客好汉,只见峨嵋掌门严嵩到了,点苍掌门海川子到了,湖北阮家的阮元镇到了……四下人声语嚷,宛然便是场武林大会。

时在子夜,本该是梦周公的好韶光,众高手却撑在这儿熬冷风,看四下满是苦中作乐之徒,有赌骰子的,有打马吊的,还有提葫芦饮酒的,可说应有尽有。只是看众人神色悻悻,哈欠连连,想来也是给人从暖被窝里硬挖出来的,却不知是那‘洪捕头’所谓,抑或哪个衙门传召,总之朝廷一会儿若没个交代出来,群情激愤下,难保不把公堂掀翻了。

众人穷极无聊,各自消磨时光,官差们倒是忙碌不休,只见他们提了大茶壶,来回替宾客斟茶,模样虽说恭敬,却仍挨尽了白眼。元易叫住了一名官差,道:“这位差大哥,究竟此间发生了什么大事,您可否先说说?”那官差陪笑道:“道长别急啊!这会儿人还没到齐,等大伙儿都来了,咱们洪捕头自会当堂面向您禀报。”

“等人到齐?”三棍杰互望一眼,讶道:“你们还等谁啊?”那官差忙道:“洪捕头吩咐下来,要咱们务必请到少林寺的灵音,灵玄,灵如几位大师,还请几位大侠耐心等候。”说着替吕应裳等人取了热茶,一一奉上。

少林寺乃是武林的泰山北斗,门人遍布五湖四海,实力极为雄厚,元易虽是武当掌门,声势却也不能与之相比。他待官差远走了,便拉来了吕应裳,附耳问道:“这洪捕头是谁?”

吕应裳沉吟道:“这人好像叫做‘洪铭冲’,过去曾在长洲当差,我也不怎么熟。”

吕应裳朝廷人面极广,上起国丈宰辅,下至衙役僚吏,多半与他相熟,若连他也认不得这个‘洪捕头’,想来此人定是名不见经传之辈。

元易道:“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咱们也坐下歇歇。”说着提起茶杯,便在厅内拣了地方坐下,其余武当门人则来到他背后,各按班辈站定。

兵部衙门里人来人往,看官差们来往走动,哥哥面色凝重,好似有什么大事。可真来追问,一个个又都推称不知。吕应裳越看越是心惊,就怕儿子犯行重大,不只奸污了黄女侠,尚有其他重案在身,也是他父子连心,一时坐立难安,便在衙门里四处走动,打算找几个熟人探听。

吕应裳是开封府清吏司的大使,国曾为着职务的缘故,自也曾来过兵部几回,认得里头不少文员。他一路避开了武林人物,正想朝内厅转去,忽见东首照壁处高悬一张地理图,形制巨广,长宽各有八尺,他心下一凛,赶忙驻足细看只见那图西起潼关,东至运河,左右掉反,正是一张‘京畿防卫图’。

此地乃是兵部衙门,若有‘京畿防卫图’高悬照壁,自也无甚奇怪,只是不知为何,那地理图上却标满了红点,沿潼关望东散布,越近河北,越见密麻,堪堪来到京城西南处,竞尔成了一滩大红斑,仿佛脓伤流血,教人怵目惊心。

吕应裳满心错愕,他朝地理图走近几步,凝目来看那块血红印子,却见一旁写着两个字,正是“霸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