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壮士十年归(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龙肝烩鲍”、“八宝海参”……想来这必是定远家乡的土习惯,喜帖不忘附上菜名,就怕宾客血本无归了。

卢云望向屋中陈设,但见伍定远的座席依然如故,只老老实实搁在最後一位,便如当年一个土模样。卢云低头读著帖子,想像当日婚礼的热闹,脸上慢慢浮起了温情,胡媚儿察言观色,便又道:“那年他完婚前已是五军大都督,消息传出,贺客盈门。非只文武百官诚心替他张罗打点,连皇上也破格收了艳婷做乾女儿,好让两家门当户对。”

古来帝王家多有赐姓之举,如唐朝的李姓、宋代的赵姓,受封者若非是异族王公,便是国之功臣,想艳婷不过一介民女,如何能让皇帝破格赐姓?想当然尔,定是爱屋及乌了。

卢云闭起眼来,遥想那冠盖云集的大场面,看新郎是本朝大都督,新娘更是皇帝义女,天子还将喜筵设於皇宫东阁,这场婚礼必定盛况空前。一时之间,卢云好似也瞧见了伍定远,看著他身穿著新郎红袍,自在宾客中忙碌穿梭,那国宇脸八成也是紧绷绷的,既腼腆、复老土……卢云想著想著,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难得见到卢云开怀而笑,胡媚儿自也稍感安心,便又劝道:“过去十年里,不只伍定远惦著你,整个北京、整个天下,都有好多好多人记挂著你的下落……”她凝视著卢云,轻声道:“卢云,你想不想和大家碰个面?”

听得此言,卢云转过头去,目光在胡媚儿脸上一扫,微笑道:“大家?”不知怎地,卢云的目光有股莫名威势,竞逼得胡媚儿低下头去,怯怯地道:“大家就是……就是伍定远、艳婷……还有……还有……”

胡媚儿嚅嚅嚿嚿,就是说不出那对夫妇的名字,却是怕卢状元伤心了。眼见她难以为继,卢云却只笑了笑,说道:“胡姑娘,没关系的,全都过去了。”胡媚儿听他说得豁达,反而不知该说什么?只得低下头去,细声道:“你……你答应了么?”

卢云淡淡一笑,自管伸出手指,朝喜帖最末的署名处点了点。胡媚儿顺著指端去瞧,眼里见到了帖末的一方印记,六大篆字入眼,却是“皇帝正统之宝”!

乍然见到这方玉玺,胡媚儿忍不住扼腕而叹,自知这番苦心劝说,全都要付诸东流了。

当年谋害柳昂天的凶刀,便是“正统之宝”。这方玉玺改变了天下人的命运,也毁掉了卢云的一生,只是事过境迁,心里也没什么好恨的。既然事以至此,夫复何求?自今往後:“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形同陌路,如此而已。

一切都结束了。人生如戏,戏若人生,剩下的这场戏却连开锣也不必了,视逝友散仁义尽,台下人潮既已散去,往事俱往,自己孤零零登上这空荡荡的戏台,却是要做啥呢?卢云递还了喜帖,随时都可能离开,胡媚儿自知无力劝说,只得叹了口气,道:“且慢片刻,我还有样东西给你。你收下之後,再走不迟。”说著从包袱里取了样东西出来,这回却不是喜帖了,而是一只信封。

卢云哦了一声,道:“杨肃观?”胡媚儿叹了口气,颔首道:“杨肃观。”

杨肃观稍信来了。看那信封里涨鼓鼓的,却不知装了何物。胡媚儿见他望着自己,迟迟不按,只得道:“卢云,杨大人要我转告你,这里头有他的……他的心意,盼你念在旧日情份上,务必收下。”听得这是杨肃观的心意,卢云心下了然,看这信封如此厚重,里头若非装了值钱珍宝,便该是银票地契。总之是供自己安身立命用的。

永远体贴的杨肃观,永远留路给别人走,纵使他的妻子曾与自己有情,他还是替自己打量好了,他盼自己後半辈子平安喜乐,别再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

眼见胡媚儿双手奉呈,仍在苦苦等候,卢云微微一笑,便也随手接过了。

卢云变了,他居然收了?胡媚儿有点吃惊,也有点不敢置信。这封信要在十年刚送来,定会气得卢大人全身发抖,若不将之当场撕烂,也必将妖女斥骂一顿。堂堂的状元爷,餐风露宿也做等闲,为何要希罕别人的馈赠?若真收下了,岂不让杨肃觐轻贱自己,岂不让天下人讥讽讪笑?届时传入顾倩兮耳中,看她的旧日情人这般硬骨气,却不知她心里作何感想了?

随便了,十年来大海扬波,人生几度风雨,历经了多少故事之後,卢云早已豁达了。旁人瞧得起他也好,戏弄他也罢,卢大人都已看开了。

灯光掩映,卢云默默将信封拿起,反覆探看杨肃覩送来的心意。

第一眼瞧去,信封上写了五个楷,墨迹俊雅,字如其人,写道:“转呈卢知州”,果然是杨肃覩的亲笔真迹。卢云微微一笑,低头去看弥封处,这回却又见到了火漆,其上印满官箴,最大的一个是“中极殿大学士本监”、其次则是“代户部左侍郎杨缄”、“代吏部主簿杨缄”等印。

卢云虽说久不在朝廷,可见识学问还在,区区一眼瞧去,便知杨肃观身兼数职,不惜屈就内阁威望,以一品大学士之尊降格纡贵,代管著侍郎、主簿等官,可掉个头来看,不啻也是“吏部主簿”加管“中极殿”,六品混一品,终究是乱了纲常。

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论正统朝是何景况,自有故友担待,何劳自己烦恼?也是事不关己,卢云便不多想了,他就手捏了捏信封,忽觉人手处四方方的,里头像是放了块令牌。卢云微起讶异,便道:“这里头是什么?”

胡媚儿不愿多言,迳自道:“你拆开信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