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楼一夜听春曲(6/12)
外,便挥了挥手,道:“都进来吧。”
众将答应一声,除焦胜责在棚外看守,余人皆走了进来。华妹家教过人,爹爹的下属到来,便来捡衽行礼,道:“巩叔叔、高叔叔、岑叔叔……”
喊到了燕烽,却有些犹疑了,这位将官不过比哥哥祟卿大个两岁,如要喊他叔叔,不免显得老了。正想去问爹爹,却听翠杉抢先道:“烽哥哥。”
这几年正统军少回京城,谁也认不得谁,翠杉却打听得一清二楚,听得美女嗲声娇唤,燕烽脸上发红,仿佛也喝了大碗烈酒。他不知该如何称呼人家,一时吞吞吐吐地,一旁阿秀却是晓事的,便替他怪腔怪调地叫了:“杉妹妹……”
烽哥哥遇上杉妹妹,男的英俊挺拔,女的娇美大方,瞧来真是一对儿。伍定远哈哈大笑,自将铁手一挥,道:“大家坐吧!一会儿还有场祈雨法会,有得站了。”
众将脱盔卸甲,听那叮叮当当之声不绝於耳,诸人举止快慢不一,伍定远看入眼里,却也不曾出言责备。该松的时候松,该紧的时候紧,这就是老将,他们绝不糟蹋气力。
没人生来就是老将的,即使最年轻的燕烽,他也打了五年的仗。诸人连同定远在内,十年来一点一滴学著,慢慢便给雕琢成这个模样。翠杉见老将们坐下来了,便也取出了草席,就地铺开,服侍姐入坐。
没人生来就想做丫环的,看那草席什么地方不好铺,却是铺在“赵云”隔壁,料来要与他比邻而坐。燕烽吃了一惊,心头怦怦跳著。正期待间,却听一声哈欠响起:“啊!闹了一整夜,先睡一下。”
没人生来就不长眼的,却唯独阿秀例外。看这男童倒上草席,呼呼大睡,宛然是座万里长城,隔开了牛郎织女,众参谋看到眼里,自又哈哈笑了。
众人坐定下来,棚里却还少了一人。巩志左右瞧了瞧,便道:“大少爷呢?怎没瞧到人?”伍定远育有一子一女,女儿便是面前的崇华,儿子则是江南带回来的义子崇卿。众参谋听得此言,自也频频颔首,都问道:“是啊!怎没瞧见太少爷?”
伍定远见华妹一语不发,便将她抱了过来,柔声道:“哥哥呢?怎没陪著你?”
“咿!”听得“哥哥”二字,华妹双手掩耳,口出尖声,好似听到了猛鬼的名儿。
众参谋满面讶异,还没来得及问话,翠杉便自行走了过来,掩嘴笑道:“老爷啊!太少爷是什么脾气,您又不是不知?他要肯陪在咱们几个身边,太阳可要打西边出来了。”
崇卿脾气如何,伍定远将他拉拔长大,自也知晓。何劳外人多置一词?他不去理会“翠杉”,便问爱女道:“怎么了?哥哥又惹了什么事?”
华妹听得此言,便只低下头去,看她嘴角紧泯,大眼却已湿红了。伍定远一旁看著,已知家中必然有事,便拍著女儿的背,温言道:“女儿乖,有事尽管跟爹爹说,爹爹给你主持公道。”华妹眩然欲泣,偏又不肯说,只将脑袋转了开,伍定远叹了口气,自知女儿性情刚强,越见逼问,越是不说,无可奈何间,只得朝翠衫瞧去。
难得老爷有求於自己,翠衫自是眉开眼笑,她学著夫人的架子,拿出丝巾扇风,叹道:“老爷啊!您可不晓得呢?过年前哪,大少爷他啊!哎……居然离家出走了呢?整整拖到初五才回来,害得夫人到处找他,闹得府里鸡飞狗跳呢。”
伍定远大吃一惊,看儿子傍晚时与自己同入红螺寺,外观全无异状,岂料私下竟又闹出了事?
伍定远年岁已长,性格越见沈潜,当下深深吸了口气,将怒色掩去,自问女儿道:“告诉爹,究竟怎么回事?”
华妹扑到爹爹怀里,哭道:“哥哥好可恶!大家好端端地过年,他就是不回家,害得娘好担心他…呜呜……呜呜……华妹还做了灯笼给他玩儿呢……”一旁翠衫听得此言,赶忙补上一句狠的:“是啊!是啊!要不是老爷您元宵要回来,我瞧啊!大少爷根本不想回家呢。”
听得女儿哭诉,伍定远便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一旁翠衫还待要说,却见老爷深深吐纳,额角青筋高高怒起,神色有些不善,只吓得她掩上了嘴,再也不敢多言了。
“怎么会这样……”伍定远眯起了眼,仰望天边明月,这样问著自己。
崇卿虽非亲生,可孩提时却极为依恋定远。那时的祟卿又害羞、又木讷,为了赢得爹爹欢心,他秉烛夜读、发愤练武,很有点听话懂事的样子。可十年下来,这孩子书读了,功夫也练了,性子却变得冷淡疏离,仿佛成了个陌生人。
大户人家的孩子要么上进读书,要么堕落纨裤,可崇卿却什么也不是。他一不上进、二不堕落,明明练了一身筋肉,却不愿入伍从军;问他是否想科考做官,偏又沈默以对,每日里早出晚归,却没人晓得他在忙些什么。父母逼问他日後有何打算,他便将自己反锁在房里,十天半月不出来。不管定远怎么打骂,徒然气白了几茎头发,儿子却依然故我,毫无善状。
怪孩子……他独来独往,镇日里板著一张冰脸,看男人,他不耻,瞧女人,他不屑……像是同全天下人结上了深仇,他什么都不顺眼……
十年来兵马倥偬,一辈子的心血全投在正统军上,不免疏忽了家人。想起妻子不在身旁,儿子也不见踪影,伍定远目光黯淡,正要驮下背去,忽又醒起女儿还陪著自己,不禁露出一抹微笑,道:“花花……你乖不乖啊?”
“爹啊……”花花最懂事了,她食指抵腮,憨憨来答:“
众将答应一声,除焦胜责在棚外看守,余人皆走了进来。华妹家教过人,爹爹的下属到来,便来捡衽行礼,道:“巩叔叔、高叔叔、岑叔叔……”
喊到了燕烽,却有些犹疑了,这位将官不过比哥哥祟卿大个两岁,如要喊他叔叔,不免显得老了。正想去问爹爹,却听翠杉抢先道:“烽哥哥。”
这几年正统军少回京城,谁也认不得谁,翠杉却打听得一清二楚,听得美女嗲声娇唤,燕烽脸上发红,仿佛也喝了大碗烈酒。他不知该如何称呼人家,一时吞吞吐吐地,一旁阿秀却是晓事的,便替他怪腔怪调地叫了:“杉妹妹……”
烽哥哥遇上杉妹妹,男的英俊挺拔,女的娇美大方,瞧来真是一对儿。伍定远哈哈大笑,自将铁手一挥,道:“大家坐吧!一会儿还有场祈雨法会,有得站了。”
众将脱盔卸甲,听那叮叮当当之声不绝於耳,诸人举止快慢不一,伍定远看入眼里,却也不曾出言责备。该松的时候松,该紧的时候紧,这就是老将,他们绝不糟蹋气力。
没人生来就是老将的,即使最年轻的燕烽,他也打了五年的仗。诸人连同定远在内,十年来一点一滴学著,慢慢便给雕琢成这个模样。翠杉见老将们坐下来了,便也取出了草席,就地铺开,服侍姐入坐。
没人生来就想做丫环的,看那草席什么地方不好铺,却是铺在“赵云”隔壁,料来要与他比邻而坐。燕烽吃了一惊,心头怦怦跳著。正期待间,却听一声哈欠响起:“啊!闹了一整夜,先睡一下。”
没人生来就不长眼的,却唯独阿秀例外。看这男童倒上草席,呼呼大睡,宛然是座万里长城,隔开了牛郎织女,众参谋看到眼里,自又哈哈笑了。
众人坐定下来,棚里却还少了一人。巩志左右瞧了瞧,便道:“大少爷呢?怎没瞧到人?”伍定远育有一子一女,女儿便是面前的崇华,儿子则是江南带回来的义子崇卿。众参谋听得此言,自也频频颔首,都问道:“是啊!怎没瞧见太少爷?”
伍定远见华妹一语不发,便将她抱了过来,柔声道:“哥哥呢?怎没陪著你?”
“咿!”听得“哥哥”二字,华妹双手掩耳,口出尖声,好似听到了猛鬼的名儿。
众参谋满面讶异,还没来得及问话,翠杉便自行走了过来,掩嘴笑道:“老爷啊!太少爷是什么脾气,您又不是不知?他要肯陪在咱们几个身边,太阳可要打西边出来了。”
崇卿脾气如何,伍定远将他拉拔长大,自也知晓。何劳外人多置一词?他不去理会“翠杉”,便问爱女道:“怎么了?哥哥又惹了什么事?”
华妹听得此言,便只低下头去,看她嘴角紧泯,大眼却已湿红了。伍定远一旁看著,已知家中必然有事,便拍著女儿的背,温言道:“女儿乖,有事尽管跟爹爹说,爹爹给你主持公道。”华妹眩然欲泣,偏又不肯说,只将脑袋转了开,伍定远叹了口气,自知女儿性情刚强,越见逼问,越是不说,无可奈何间,只得朝翠衫瞧去。
难得老爷有求於自己,翠衫自是眉开眼笑,她学著夫人的架子,拿出丝巾扇风,叹道:“老爷啊!您可不晓得呢?过年前哪,大少爷他啊!哎……居然离家出走了呢?整整拖到初五才回来,害得夫人到处找他,闹得府里鸡飞狗跳呢。”
伍定远大吃一惊,看儿子傍晚时与自己同入红螺寺,外观全无异状,岂料私下竟又闹出了事?
伍定远年岁已长,性格越见沈潜,当下深深吸了口气,将怒色掩去,自问女儿道:“告诉爹,究竟怎么回事?”
华妹扑到爹爹怀里,哭道:“哥哥好可恶!大家好端端地过年,他就是不回家,害得娘好担心他…呜呜……呜呜……华妹还做了灯笼给他玩儿呢……”一旁翠衫听得此言,赶忙补上一句狠的:“是啊!是啊!要不是老爷您元宵要回来,我瞧啊!大少爷根本不想回家呢。”
听得女儿哭诉,伍定远便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一旁翠衫还待要说,却见老爷深深吐纳,额角青筋高高怒起,神色有些不善,只吓得她掩上了嘴,再也不敢多言了。
“怎么会这样……”伍定远眯起了眼,仰望天边明月,这样问著自己。
崇卿虽非亲生,可孩提时却极为依恋定远。那时的祟卿又害羞、又木讷,为了赢得爹爹欢心,他秉烛夜读、发愤练武,很有点听话懂事的样子。可十年下来,这孩子书读了,功夫也练了,性子却变得冷淡疏离,仿佛成了个陌生人。
大户人家的孩子要么上进读书,要么堕落纨裤,可崇卿却什么也不是。他一不上进、二不堕落,明明练了一身筋肉,却不愿入伍从军;问他是否想科考做官,偏又沈默以对,每日里早出晚归,却没人晓得他在忙些什么。父母逼问他日後有何打算,他便将自己反锁在房里,十天半月不出来。不管定远怎么打骂,徒然气白了几茎头发,儿子却依然故我,毫无善状。
怪孩子……他独来独往,镇日里板著一张冰脸,看男人,他不耻,瞧女人,他不屑……像是同全天下人结上了深仇,他什么都不顺眼……
十年来兵马倥偬,一辈子的心血全投在正统军上,不免疏忽了家人。想起妻子不在身旁,儿子也不见踪影,伍定远目光黯淡,正要驮下背去,忽又醒起女儿还陪著自己,不禁露出一抹微笑,道:“花花……你乖不乖啊?”
“爹啊……”花花最懂事了,她食指抵腮,憨憨来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