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铁甲尸(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半空,钱嘉穆的瞳孔继续收缩,如同一根麦芒。  

她万万没想到,仅仅几个呼吸的时间,双方优劣的局面就有了这么一个完全的颠倒。  

“此人居然还隐藏了实力,他的肉身到底有多强?”  

空气、连带着飘散其中的稀薄白雾都被黑煞尖矛所化的黑色流光所刺穿,发出特有的嗖嗖声。  

在李玄罡他力量的加持下,黑煞尖矛的这一次攻击充满了威胁性,带着摄人的气魄。  

瞳孔同样微缩,倒飞着的叶振第一次脸色大变。  

“这名来自大陆东部偏隅之地的散修,居然有如此强横的肉身力量?先前与自己的对战他居然还有所保留?这一击太?”  

脑中瞬时就产生了足足这三个反问,望着须臾之间就到了自己眼前的黑色流光,叶振的心下震颤,飞速思索起了对策。  

“呲”  

在触及到叶振的身体之前,流光先撞上了一口黑色的巨钟,这让其中黑煞尖矛的矛身稍稍偏移了一下。  

矛尖在巨钟的表面划过,溅起一连串火星的同时,也发出了这样一阵连续且无比刺耳的声音。  

钱嘉穆出手了!  

云梦泽的这片地底空间从未有如此热闹过。  

在钱嘉穆协助叶振抵挡住李玄罡的攻击之后,一场混战便彻底展开。  

八柄八蛛青光剑在周身飞舞,护住自己的同时,也在伺机而动。  

黑煞尖矛被召回,握在手中,一缕隐淡的煞气顺着矛身往上蒸腾。  

僵二再次回转身躯,在半空中紧紧的将叶振纠缠,后者御使的玄黄色长剑一时不能破开它的防御,只能在玄阴铠甲的表面留下一道道的白印。  

将自己的青灵化魔功运转到极致,修习多年的积累今日终于全部都爆发了出来,凭借着僵二的配合,李玄罡在于叶振的交战中一时间占尽上风。  

后者虽然剑术精湛,运剑的手法技巧方式极尽巧妙,但李玄罡势大力沉,在放弃掉以八蛛青光剑作为主攻,而换以黑煞尖矛以后,能直接破掉叶振不少的剑术攻击。  

虽然论品阶,黑煞尖矛并不如三阶上品的八蛛青光剑,论威力,其亦不如后者的成套攻击。  

但每当玄黄色的长剑攻到身前,李玄罡却总是能依靠着自己强横的身体力量,用黑煞尖矛将其强行点飞,而且往往只是轻触一下,这些长剑的飞行轨迹就会完全改变,再也对己身构不成分毫威胁。  

随着战斗的持续,叶振所面临的压力越加巨大,他所修炼的游龙剑术虽然不凡,但依旧需要修士体内的灵力作为支撑,时间拖得越久,这片空间内的白雾对他体内灵力的压制就越大。  

而且在与李玄罡的打斗中,僵二时不时的强势跟进更是让他苦不堪言。  

纵身格挡,一面剑盾又在身前凝结成型,李玄罡一矛刺出,剑盾应声而碎,重新化作十六柄玄黄色的长剑。  

另一面,眼见叶振逐渐不支,钱嘉穆想参入他们的战团,但浑身都散发着黑色煞气,血肉犹如金铁的僵大将她拖延住,虽然不能对她造成伤害,但也使她一时不能分心。  

仅剩的三具炼尸合力围攻,钱嘉穆在背后进行操纵,尸气混杂着煞气蔓延,僵大游刃有余的进行破解。  

因为实力问题,身上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伤势,但也只是看上去凄惨了些,实际上对于僵大来说,这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伤。  

战斗继续,李玄罡突然暴增的身体力量打了钱嘉穆同叶振一个措手不及。  

钱嘉穆还好,与李玄罡一直交手的叶振才是这种压力的直接承受者。  

剑修的斗法实力在修真界中公认额强劲,同阶当中,若说有人能与之媲美的话,恐怕也只有体修了。  

很不幸,李玄罡正是如此。  

连连后退,不停用手中的玄黄色长剑作为阻挡,每一次交手都让他虎口震颤的生疼。  

不考虑其他因素,叶振十分确定对手散发出来的修为气息仍旧在筑基后期,但其实际的实力已经不下于一名普通的筑基期巅峰修士。  

若仅是如此,他倒也不怕,筑基巅峰的修士他也有足够的信心战而胜之。  

但对方居然还有一头身躯强悍到不可思议、品阶达到了三阶上品的青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僵二的威胁,甚至比李玄罡给他带来的威胁还要更加巨大。  

这一点不光叶振清楚,不停挥舞着手中黑煞尖矛的李玄罡同样清晰无比。  

所以为了避免战局再发生什么异变,他在后续的战斗中,刻意的让僵二充当了主要的攻击手段,而他则在一侧进行辅助。  

白雾对叶振的压制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连带着他的运剑速度都慢了许多。  

终于,在僵二与李玄罡的连番攻击之下,他终于露出了破绽。  

李玄罡立即用神识给僵二发出了命令,后者虽然总是憨憨的,但战斗意识极强,马上便抓住了这个进攻的机会。  

数十道青色风刃再次从口中激发,叶振以剑护身,想立即做出躲避。  

但剑光终究是慢了些,被两道青色风刃突破了防御,以指为剑,灵气在体内运转,将这两道青色风刃劈开。  

下一刻,叶振眼前一黑,神识一阵恍惚,隐隐间,似乎是有什么东西趁机缠绕上了自己的身体。  

剑心通明,强行用剑意驱散了一些自己脑海中的混沌,双眼稍稍睁开了一丝。  

一条漆黑色的锁链正从自己的腰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