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章 二战开启(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离开真坊后,周行于第四日上午来到陈国。  

这是一个被战火洗礼过的小国,而且是战败方,割地赔款。  

春天签的城下盟约,现在是冬天,经过多半年的发酵,痛苦的滋味已然开始全面释放,要大量死人的那种。  

京都一隅,某宅。  

一进的院落,简单理解就是四合院,与这等宅子登对的住户,一般是吏,秀才什么的。  

但此处,住的却是前国相任平生。  

国战战败,总得有人背锅,而且得是份量足够的。年轻好战的皇帝还得延续这王朝,不能坏了名头,那么只能是国相扛。  

一番折腾,本就年事已高的任平生,人生即将谢幕。  

次子、三子战死,长子还在吃牢饭,身旁只有未成年的孙子陪伴,还有泪眼婆娑的老仆。  

想当年以状元身进京时,任平生意气风发,忠仆也青春正好,何曾料到这般惨淡收场?  

总算皇帝还有点良心,着了便服来见最后一面。  

周行便正好赶上这么个场面。  

皇帝的侍卫见院子里突然间就多了个人,顿时兵刃出鞘。  

超凡世界,皇帝身边自然也有奇人异士,国祀参赞,一个白胡子小老头,看着像是黄鼠狼成精,但是不显猥琐,而是有几分传说中黄大仙的风采,上来见礼,口称上仙,询问来由。  

“谈笔生意,以及找个监工。”说着拿出枚丹丸,递给参赞,“让任平生来见我。”说罢手一挥,便在院子里添了桌椅,自顾自饮茶歇息。  

参赞施礼后,就拿着丹兴奋的小跑进屋,对从屋里偷看的皇帝道:“陛下,国相有救了!”  

皇帝多疑,正要询问,参赞已经捏开丹丸表面的蜜蜡,顿时,丹香飘散,皇帝仅仅是嗅到一缕,就顿时觉得多日来的疲倦尽扫,心中震撼:“真是传说中的仙真之物。”  

又看了看院中的周行,心中艳羡:“这修士看着年轻,实际上怕有数百岁高龄了吧!?…”  

任平生得了丹丸救助,很快就从鬼门关前回转,虽然还有着大病初愈的清癯模样,但眼睛里却是有了光。  

从参赞那里知晓了来龙去脉后,任平生收拾了下形容,同时稳住心中激荡的情绪,出来叩谢救命之恩。  

周行一探手,任平生便跪不下去了。  

就听周行道:“你这一跪,回头我还得另付工钱。”  

指了指自动拉开的椅子。“坐。”  

任平生拱手坐下,但只搭了半个屁股。  

周行微微一笑,没多说什么,直入正题:“你现在是一介布衣,我欲请你做个监工,帮我从这陈国购买些物件…”  

任平生很快就听明白了周行的意思。  

四战之地的陈国,匠户最为有名,从守城器械,到生活器物,其产品都是第一流的,产量还大。  

而如今,面临无米下锅问题最严峻的,也恰恰是他们。这跟城下盟约的具体内容有极大关系。  

可以说,打败陈国的胜利者,要的就是废掉陈国的造物之能。  

现在,周行扮演了雪中送炭的角色。五十万两白银,二十万两黄金,对一国而言并不算很多,尤其这还是一单生意,是需要出工出料造物的,不是贷款,更不是白送。  

但对于真金白银枯竭的陈国,有这笔钱入账,生产运转就能开启,就能活人,就能将国力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较好的保存下来。  

历经人生跌宕,追求已然比较高大上的任平生,为此老泪纵横。  

当下想要抒情,却被周行制止了。  

周行令冥偶将金银码放出来,给了任平生三道符护身,告之他用血激活之法,又约定了交货日期,便化作一道金青色光芒飞离。  

现场,除了皇帝、参赞和任平生,余者皆忘了这段过往,就连那些金银,也被术法遮掩,难以看到。  

皇帝感叹:“仙真行事,还真是有别于常…”  

其实这只是周行的个人习惯,对煽情的环节,本能的躲避。主要是因为他自己未入戏,就会觉得尬。  

离开陈国,周行便乘舟前往第四站所在地康国,这次路就有点远,起码要四十天。  

可换个角度看,他这一来一回,正好赶上约定的拿货时间。  

利用信息,搬运财富,从中渔利,他的打钱任务本质,无非就是这个,除了赶路辛苦些,没其他毛病。  

至于惹上墨灈,真的是他自找的。  

原本可以让被黑一艘宝船的墨灈自认倒霉。  

现在…  

离开陈国的第八日,正在日常修行的周行察觉到又有一份‘药’送出,便知晓来自偃师的新一轮追杀开始了。  

与此同时,与鬼宿和柳宿汇合的井宿有些郁闷,目标初定位,竟然在六万里之外,这意味着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墨灈至少再帮忙定位一次。  

“一而再的劳烦主人,真是不该,我的罪!”  

鬼宿抱着肩膀道:“放心,这次那家伙死定了。就算有天海门的小崽子在也没用。”  

柳宿以拳击掌,亮出森白的牙齿道:“到时候我先来,我要将他打成烂泥。”…  

四日之后的下午,给墨灈的第五份‘药’送出。  

周行知道,这次,在定位效果丧失之前,井宿三人能够追上他。  

他也是通过星煞魔在井宿那里做了手脚的。  

因此他能反向定位,并应用于卜算,知晓井宿的概率位置。  

但他对这份情报,利用的一直很小心,既没有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