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云霄天地(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岛,可见他们必早已和好如初。由此也可推知,云湖仙尊此人应该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样凶残冷酷。”

仲凌道。

六和仙君猛地拍了下宝座,站了起来,道:“仲凌与本仙君去趟离宫大陆,就算云湖仙尊不肯收留我们,我们主动摆出投靠他的举动,想必以往

就算有得罪他的地方,以他的地位也不好意思再与我们算计了,如此一来,我们也省了提心吊胆。”

仲凌起身,抱拳道:“仙君所言有理,此事宜早不宜迟,不若今日就马上动身前去。”。

六和仙君点了点头,当日便与仲凌天君起身赶赴离宫大陆九州仙岛不提。

炎黄宗分布仙界各地的门人弟子闻讯,个个激动万分地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赶回九州仙岛。

李培诚也终于见到青羽等众长老护法,凌跃,任远,林文肖和李书瑶等四位弟子,还有不少昔日熟悉的面孔。

到这一刻,李培诚才知道炎黄宗在葛古等人的带领之下,同门们齐心协力之下,在短短的十万年内闯出了多么不可思议的一片天地,心中

既是感动,又是豪情万丈。

这一日,风和日丽。

炎黄宗上下一百八十万弟子满脸激动兴奋地仰头望着仙空。

仙空中,李培诚高万丈,头顶紫金庆云,紫金庆云中有九块仙岛在缓缓转动,放射出无量光芒,照亮了整个九州仙岛还有其周边的四座仙岛。

中宫位置的那块浮岛由若隐若现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最后变成了实体。

这个时候,万丈金身的李培诚宝相端庄地手结法印,大喝一声道:“开!”

只见仙空中开了一道无法估量的裂缝。

李培诚又大喝了一声:“起!”

话音落下,无尽虚空黑暗中传来轰隆隆的巨声,由远及近。

万丈霞光从无尽虚空黑暗中透射了出来。

借着霞光,穿过无法估量的狭缝,众人看到了一座广袤有千里的浮岛从遥远的虚空中轰隆隆而来,浮岛之上有座高万丈,占地十数里的宫殿,那

万丈霞光便是那宫殿射出来的。

葛古等昔日经历过云霄仙府一战的人无不面露震惊之色。

那就是石矶大仙开辟于远古时代,用先天法宝定海神珠和自身一缕混沌元气开辟演化出来的天地。

浮岛由远及近,夹带着浓浓,有序的仙灵之气猛地破裂缝而出,无量霞光洒落在广袤无垠的九州仙岛,就如初升的太阳突然破开了云霞朝大地洒落

下阳光一般。

“定!”李培诚再结法印,大喝一声。那云霄天地便定在了九州仙岛的上空,其上空的裂缝则缓缓合拢了起来。

千里方圆的云霄浮岛漂浮在九州仙岛百里高处的仙空,四周是混沌虚空,看起来不过只有万里方圆,但只有真正进入云霄天地之中,才会知道那混沌

虚空乃是无边无垠,正在渐渐地重新演绎着开天辟地的进程。是有别于这个仙界的另外一个空间存在。

当云霄天地定在九州仙岛上空时,李培诚感觉到整个人与一股既熟悉有无比庞大的力量沟通在了一起,他在尽情地吸收着云霄天地孕育出的天地能量,

云霄天地也从他这里尽情地吸收着他紫府天地内孕育出的能量,但很奇怪的是两者都是不减反增,就像阴阳交汇一般,阴借阳滋润,阳借阴壮大,像一团

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奇妙的循环就这样在他和云霄天地之间生生不息地进行着。

李培诚脑海电光一闪,终于明白了这云霄天地对自己的真正用途。

不知道存在多少年的云霄天地发展孕育出的无穷无尽的能量,辛辛苦苦开辟出这片天地的石矶大仙没机会享受,今天终于被李培诚给大肆享受吸收了。

紫府内的九尊金身越来越高大,隐隐中似乎第二尊元神有突破太乙金仙的迹象。

头顶紫金庆云中中宫位置的浮岛光芒大放,渐渐地与那云霄天地中的浮岛完全合为了一体,但事实上,两者都仍然存在于各自的地方,一个在仙

空中,一个在紫金庆云中,说不出的玄妙。

炎黄宗一百八十万门人弟子何曾见过这等奇妙,这等震撼的景象,他们感到宗主李培诚的身子越来越高大,似若要化身成这无边无垠的浩瀚仙界,

无上的威严让他们都无法克制地产生顶礼膜拜的感动。

第二尊元神终究差了一点没有突破,虽是如此李培诚仍然心满意足地朝下面俯首拜他的近两百万门人弟子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忽然化虹而去。

正当众门人弟子不解之时,只见李培诚又化虹而来,参天般的巨手托着八座万里方圆的仙岛,然后一股股紫金气流从他的紫金庆云中那其余八座仙

岛中流了出来,如流水般流向那八座仙岛,又有八团先天离火在其下熊熊燃烧着。

仙岛逐渐缩小,渐渐放射出万丈金光,最后也成了千里方圆左右。

李培诚满意的笑了笑,将那八座浮岛轻轻地放在云霄天地那无尽的虚空混沌中。

八座浮岛一放入混沌虚空之中,立刻和中间那座浮岛一起缓缓按着九宫八卦玄阵进行着无比玄妙的变化。

那八座浮岛同样与李培诚头顶紫金庆云中的八座浮岛合为一体。

云霄天地中的九座仙岛怎么按九宫八卦玄阵运转,演绎着天地变化,李培诚的头顶紫金庆云中的九座仙岛同样如此,紫府天地之内的九尊元神金身

也同样如此。

林朝剑看着云霄天地的变化双目越来越亮,蓦然间身上有金光放射出来,修为境界受此天地启发竟隐隐中有了突破,与李培诚同样修炼九转神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