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家族变大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九十三章家族变大了分权!  

这就是洪承畴的策略!  

不过,他好像选错了人。  

蓝田县的富户们在云氏淫威下已经苟活了数百年,面对更加强势,更加霸道的云昭,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让蓝田县的几个地头蛇去相信一个已经离开关中去了陕北的高官,也不知道洪承畴是怎么想的。  

或许,他以为自己在商南县杀了那么多的人,应该让这些当地人感到恐惧了。  

即便是智慧如洪承畴,也低估了云氏在蓝田县的影响。  

只要今年粮食丰收,云昭就算是带着蓝田县里的百姓去造反,估计也会是一呼百应的场面。  

东南西三乡的富户们,面对云昭最阴暗的心思不过是离云氏远一点,至于脱离,他们还是不敢的。  

就是分权这件事让喜欢独揽大权的云昭心里有些不舒服。  

不过,看在章天雄准备从襄阳府弄一批肥猪过来让他宰,云昭还是有一点小期待的。  

准许大户们在商南,蓝田两县购买田地这纯属做梦!  

云昭从来就没有打算再把云氏的田地扩充一下,既然他连自己吞并土地的事情都要极力阻止,至于别人,想这么干纯属做梦。  

虽然大块的田地更容易产生效益,可是呢,小块的田地更加能够安定人心。  

大块的田地的产出只能富裕一部分人,小块的田地却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吃饱饭的希望。  

至于田地不够,可以去开荒,这一点云昭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以后,蓝田,商南这两个县的土地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至于大规模开垦土地会造成水土流失,这对大明百姓来说是一个高级烦恼。  

云昭用了六天时间,集合了十一位帐房先生,重新核算了蓝田县新增耕地面积。  

总算是将蓝田县自耕农的比例提高到了六成,加上一成的富户,两成的上户,这个县的纳税人口比例总算是有了一点看头。  

至于剩余的一成蓝田县本土佃农,云昭实在是没有法子了,毕竟,县衙已经大力鼓励开荒,发种子,租借农具了,再没有土地那就是个人不愿意拥有土地了。  

这部分人里面有很多是工匠手艺人,他们对县衙承诺的不多收赋税并不相信,宁愿靠手艺为生,也不愿意去耕种。  

大户人家也很满意,现在,他们家里的佃户已经全部换成了流民。  

比以往的本土本乡的人用起来更加的顺手,他们也更加的听话,四六分成的比例,已经让流民们非常满意了。  

起点低,满意度就会大幅度提升,这是蓝田县目前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事情。  

土地册簿已经整理完毕,云昭就派人按照地域,将这些官府认证的土地做成地契,更换了所有旧有的地契,这东西一式三份,土地主人,县衙,府衙各存一份以为对照。  

做完这些事,云昭在蓝田县的公务算是全部处理完毕…  

贼老天从来不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事情倒是经常做。  

就在人人都以为今年春天不可能再下雨了,立夏的当天,大雨滂沱!  

这场雨对补充蓝田县水库,塘堰里的水很有好处,可是,对于其的地方,好处就非常有限了。  

蓝田县的粮食已经种到地里,并且在灌溉的条件下长得生机勃勃。  

有这场大雨,对蓝田县人来说,不过是少浇灌一次庄稼而已,对别的地方,尤其是延绥地来说,庄稼早就被旱死了,即便是有再多的水,也无济于事。  

云氏种的玉米已经有半人高了,粗大的主干,宽大的叶脉,随风招摇,绿油油的让人心中有说不出的踏实。  

云氏种植的土豆已经开出紫色的小花,云昭舍不得拔出来一颗检查效果,事实上,就算是看了又能如何?不如等到收割的时候再看,到底是惊喜,还是惊吓。  

至于红薯这东西,现在已经被人扦插的满世界都是,只要是云氏庄子附近有空闲的田地,都被农夫们种上了这东西。  

辣椒已经长出第一茬绿绿的角子,西红柿也绽开了花朵,并且结出了一个个绿色的果子。  

这一次,云昭等不及辣椒变红,于是,一盘子辣椒炒肉让云昭吃的心满意足。  

这东西配白米饭,或者扯面条都好,哪怕是掰开一块白面锅盔夹着吃也不错。  

唯独不能配糜子饭…可惜,云昭现在只能吃糜子饭。  

快活的日子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比如高杰!!  

来云氏半年多,就已经跟云虎的闺女,云昭的大姐相爱了,云昭完全不明白,一个住在深闺里面,平日里连内宅大门都不出的女子,为何会跟云氏的家丁头目恋爱!  

云娘坐在床上面无表情的绣花,云昭坐在椅子上瞅着低着脑袋揉手帕却没有退却之意的姐姐。  

钱多多兴奋地趴在窗户上往里看,至于钱少少,他躲得远远地。  

“没有及乱!”  

云娘抬头瞅瞅儿子,又低下头继续绣花。  

“虎叔知道吗?”  

云昭淡淡的问道。  

“你虎叔已经知道了,非常满意!”  

云娘笑出声来。  

“这女婿是虎叔自己看中的是不是?”  

钱多多笑的快要喘不上气来,指着云秀道:“秀秀的父亲经常喊秀秀出去。”  

云昭瞅瞅云秀干瘪的身材转过头对母亲道:“年纪太小了,再养两年。”  

云娘道:“十四岁了,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