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鬼祸来了(3/4)
——”
于维德想到徐府先前的情景,终于按捺不住,开口祈求:
“从万安县出事后,我对县府镇魔司是不离不弃,大人掌控镇魔司时,我就知道大人非同一般人物——”
他眼馋这鬼印。
当日鬼陵事件时,他被厉鬼标记,险些死在鬼祸中。
是赵福生及时赶到鬼陵,利用门神烙印将复苏的厉鬼镇住,才使他保住了一条命。
于维德知道厉鬼者不敢滥用厉鬼力量,担忧借用鬼的力量多了会导致厉鬼复苏,所以他从来不敢幻想赵福生会在于家府邸大门上打下鬼印。
之前赵福生为县府打印时,他还能安慰自己,庞知县毕竟一县之尊,对赵福生又向来忠心耿耿,办事鞍前马后,再加上府衙的存在也十分重要,县府打下鬼印也就罢了,他还能想得通。
可是徐雅臣家也能打下鬼印时,于维德顿时不平衡了。
知县府衙打令,还可以说是为公而不是为私,但徐家可是私府。
如果论先来后到,他于维德也认识赵福生在先,要不是他从中拉线说和,徐雅臣也不可能搬来万安县。
徐家如果有打印的资格,那他也该有。
于家要是有鬼印守护,一般的鬼祸全府上下便不用畏惧了——就是再爆发鬼陵那样的祸事,家里人也不会受到厉鬼标记。
想到这里,于维德都要哭了:
“大人啊,我愿捐钱——”
“你不要急。”
赵福生安抚他的同时,识海内的封神榜不停的传来提示:门神的信徒1——
门神的信徒增加!
不一会儿的功夫,门神的信徒便增加了36人之多。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她今日当众为徐家打印,显出门神‘神通’之事会很快传扬开,且随着她之后再为于维德等人的府邸打下鬼印后,门神的存在才会传入普通百姓耳中。
县里士绅、商贾毕竟只是少数。
百姓才是多数。
一旦百姓供奉门神的数量变多,门神的信徒才会真正的成长。
她想到将来的情景,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而此时的于维德则要哭了。
“大人,我愿出大半家财——”
“你想多了。”
赵福生摇了摇头。
此时不少人将她团团围住,都想要讨要门神的烙印,不是她分心想事的时候。
她将杂念按下,看着于维德道:
“你对万安县忠心耿耿,自然是值得门神庇护。”她笑着说道:
“等此间事了之后,我也会前往于家一趟,到时让你于家不受鬼祸所苦。”
“好!”
于维德本来已经做好了出资于家一半产业的心理准备,哪知他话还没说,赵福生便已经先痛快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老爷在万安县住了不少年了吧?”
一旁张传世冷不妨开口。
“是。”
于维德此时双脚轻飘飘的,听到有人说话,就下意识的点头。
“我是当年王三变大人时期跟着一起举家搬来万安县的,如今已经有好些年头了。”
他就是住得久了,经历了万安县由盛转衰的过程,再加上年纪大了,才一直舍不得搬走,最后关头等来了赵福生,晚年终于有了保障。
“我们家大人可比其他大人好说话得多。”张传世道。
“是。”于维德点头:
“大人仁义,对我们也格外体恤,有大人在,就是我们万安县之福!”
他以前说这话时,还多少有些恭维成份。
此时这样说时,却是出自真心,半点儿夸大之处也没有。
“大人不收你钱财,那是大人品行高洁。”
张传世跟着众人进了庭中,见庭内摆了数套桌椅,桌上盛了瓜果等物,他随意从一张桌子上抓了一把花生握在手中,一面剥着一面对于维德道:
“但你也不能没有表示的,大人如今要在要饭胡同那一带将夫子庙推倒重建市坊,你得支持大人。”
“那是一定一定——”
于维德先毫不犹豫的答应,接着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要饭胡同?夫子庙?”
说完,他有些迟疑:
“那里不是发生过鬼祸吗?”
‘啧。’
张传世怪眼一翻,胡子抖了抖。
他的脑袋往旁侧挪移,眼神睨视着于维德:
“发生过鬼祸怎么了?大汉朝传承几百年,我们万安县这块儿小地方,哪里没发生过鬼祸?”
“死过的人那么多,说不定在前朝的时候,咱们脚下踩的土地还是坟堆呢。”他将剥开的花生丢入嘴中:
“夫子庙那边是有过鬼祸,但大人早解决了。不瞒你说,那鬼早被大人收服了,比其他地方安全多了。”
张传世忽悠。
于维德对赵福生实力深信不疑,一听顿时就信了:
“张大人说得不错,既然是这样,市坊我肯定要帮忙的,一旦建成,我于家第一个入驻。”
“这就对了——”
张传世拍了拍老乡绅的手,脸上露出笑容。
赵福生听这二人说话,并没有插口。
张传世早前做惯了生意,虽说做的是棺材生意,但身上却仍有生意人本色,不会吃亏的。
这老头儿之前因纸人张一事被她敲打后,老实了许多,这样的事情交给他谈正适合。
除了张传世外,范必死也不着痕迹的将包围着赵福
于维德想到徐府先前的情景,终于按捺不住,开口祈求:
“从万安县出事后,我对县府镇魔司是不离不弃,大人掌控镇魔司时,我就知道大人非同一般人物——”
他眼馋这鬼印。
当日鬼陵事件时,他被厉鬼标记,险些死在鬼祸中。
是赵福生及时赶到鬼陵,利用门神烙印将复苏的厉鬼镇住,才使他保住了一条命。
于维德知道厉鬼者不敢滥用厉鬼力量,担忧借用鬼的力量多了会导致厉鬼复苏,所以他从来不敢幻想赵福生会在于家府邸大门上打下鬼印。
之前赵福生为县府打印时,他还能安慰自己,庞知县毕竟一县之尊,对赵福生又向来忠心耿耿,办事鞍前马后,再加上府衙的存在也十分重要,县府打下鬼印也就罢了,他还能想得通。
可是徐雅臣家也能打下鬼印时,于维德顿时不平衡了。
知县府衙打令,还可以说是为公而不是为私,但徐家可是私府。
如果论先来后到,他于维德也认识赵福生在先,要不是他从中拉线说和,徐雅臣也不可能搬来万安县。
徐家如果有打印的资格,那他也该有。
于家要是有鬼印守护,一般的鬼祸全府上下便不用畏惧了——就是再爆发鬼陵那样的祸事,家里人也不会受到厉鬼标记。
想到这里,于维德都要哭了:
“大人啊,我愿捐钱——”
“你不要急。”
赵福生安抚他的同时,识海内的封神榜不停的传来提示:门神的信徒1——
门神的信徒增加!
不一会儿的功夫,门神的信徒便增加了36人之多。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她今日当众为徐家打印,显出门神‘神通’之事会很快传扬开,且随着她之后再为于维德等人的府邸打下鬼印后,门神的存在才会传入普通百姓耳中。
县里士绅、商贾毕竟只是少数。
百姓才是多数。
一旦百姓供奉门神的数量变多,门神的信徒才会真正的成长。
她想到将来的情景,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而此时的于维德则要哭了。
“大人,我愿出大半家财——”
“你想多了。”
赵福生摇了摇头。
此时不少人将她团团围住,都想要讨要门神的烙印,不是她分心想事的时候。
她将杂念按下,看着于维德道:
“你对万安县忠心耿耿,自然是值得门神庇护。”她笑着说道:
“等此间事了之后,我也会前往于家一趟,到时让你于家不受鬼祸所苦。”
“好!”
于维德本来已经做好了出资于家一半产业的心理准备,哪知他话还没说,赵福生便已经先痛快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老爷在万安县住了不少年了吧?”
一旁张传世冷不妨开口。
“是。”
于维德此时双脚轻飘飘的,听到有人说话,就下意识的点头。
“我是当年王三变大人时期跟着一起举家搬来万安县的,如今已经有好些年头了。”
他就是住得久了,经历了万安县由盛转衰的过程,再加上年纪大了,才一直舍不得搬走,最后关头等来了赵福生,晚年终于有了保障。
“我们家大人可比其他大人好说话得多。”张传世道。
“是。”于维德点头:
“大人仁义,对我们也格外体恤,有大人在,就是我们万安县之福!”
他以前说这话时,还多少有些恭维成份。
此时这样说时,却是出自真心,半点儿夸大之处也没有。
“大人不收你钱财,那是大人品行高洁。”
张传世跟着众人进了庭中,见庭内摆了数套桌椅,桌上盛了瓜果等物,他随意从一张桌子上抓了一把花生握在手中,一面剥着一面对于维德道:
“但你也不能没有表示的,大人如今要在要饭胡同那一带将夫子庙推倒重建市坊,你得支持大人。”
“那是一定一定——”
于维德先毫不犹豫的答应,接着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要饭胡同?夫子庙?”
说完,他有些迟疑:
“那里不是发生过鬼祸吗?”
‘啧。’
张传世怪眼一翻,胡子抖了抖。
他的脑袋往旁侧挪移,眼神睨视着于维德:
“发生过鬼祸怎么了?大汉朝传承几百年,我们万安县这块儿小地方,哪里没发生过鬼祸?”
“死过的人那么多,说不定在前朝的时候,咱们脚下踩的土地还是坟堆呢。”他将剥开的花生丢入嘴中:
“夫子庙那边是有过鬼祸,但大人早解决了。不瞒你说,那鬼早被大人收服了,比其他地方安全多了。”
张传世忽悠。
于维德对赵福生实力深信不疑,一听顿时就信了:
“张大人说得不错,既然是这样,市坊我肯定要帮忙的,一旦建成,我于家第一个入驻。”
“这就对了——”
张传世拍了拍老乡绅的手,脸上露出笑容。
赵福生听这二人说话,并没有插口。
张传世早前做惯了生意,虽说做的是棺材生意,但身上却仍有生意人本色,不会吃亏的。
这老头儿之前因纸人张一事被她敲打后,老实了许多,这样的事情交给他谈正适合。
除了张传世外,范必死也不着痕迹的将包围着赵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