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再见孟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赵福生一眼。  

两人视线交流,都明白纸人张的存在是个巨大的隐患。  

此人觊觎鬼棺材,迟早会再度出手,不将这个毒瘤拨去,万安县迟早会再次出现大祸。  

赵福生点了点头:  

“放心,我心里有数。”  

她在要饭胡同的鬼祸中展现出的非凡手段使得她的话极具说服力,刘义真紧绷的面容一松,露出笑容。  

他正欲开口,赵福生接着就道:  

“过段时间,我就将要饭鬼先请走。”  

刘义真这下真的松了口气。  

别看他此时镇定,但毕竟是与三鬼同住一屋,尤其是其中一个鬼并不稳定,外面又有纸人张的威胁,其威险性不言而喻。  

如果赵福生能将一只鬼请走,那是再好不过。  

“你准备将鬼送到哪里?”  

他心中松快的同时,顺口问了一句,甚至提出建议:  

“不如送到宝知县算了——”  

刘义真的脸上露出真诚之色:  

“宝知县的镇魔司实力不错,驭使煞级厉鬼的郑副令估计命不久矣,他要一死,煞级厉鬼失控可不是闹着好玩的。”他说道:  

“你要是在这个时候送个煞级厉鬼过去,就算郑副令厉鬼复苏而死,两鬼相克,恰好达成平衡,朝廷说不定要给你嘉奖,百姓也会对你感恩戴德。”  

他一番话说得赵福生哑口无言。  

“我以后会考虑的。”  

她想了想,还是摇头:  

“不过要饭鬼就算了。”  

被她拒绝了提议,令得刘义真略微愣了一愣:  

“不送宝知县,那你想将这鬼请到何处?”  

万安县的情况危急,周围的县大多实力低微,若是厉鬼流往其他县,杀的人不知又有多少了。  

当日解决要饭胡同鬼祸时,赵福生所展示出来的心性脾气与刘义真以往印象中的驭鬼者截然不同,他还以为赵福生不喜无辜者死亡,会尽量避免鬼祸呢。  

“我准备将鬼请到镇魔司中。”  

“…”这一下轮到刘义真目瞪口呆。  

许久之后,他失声道:  

“你准备将鬼带走?”  

“是。”  

她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加纠缠:  

“近来庙里可有什么异动?”  

刘义真心中疑惑重重。  

要饭鬼尸身残缺不全,一只胳膊在赵福生手里,一旦复苏,厉鬼本身就会先缠她取回胳膊。  

人家都是急着想将鬼送走,她倒好,反而要将祸事往家里揽。  

她到底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竟想要主动将鬼带走。  

厉鬼分解的尸身近在咫尺,厉鬼复苏的时间是迟早的。  

刘义真猜得出来她另有打算,可两人交情尚浅,她就是有秘密,也不可能和他说。  

赵福生不欲再详谈这个问题,刘义真也只好将疑惑忍住,转而说道:  

“暂时还好。”  

话虽这样说,他眉头却紧皱,显然还有难言之隐。  

赵福生心中一动,问道:  

“暂时?莫非还有什么麻烦没有解决?”  

刘义真犹豫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确实有点麻烦,不过问题不大。”  

他与三个鬼共处一室,其心性之沉稳自然可见一斑。  

能被刘义真称为‘麻烦’的,自然不可能是小事。  

不过他此时选择不说,赵福生暂时也没有强求。  

她如今自己还有一大堆麻烦,有些事情只能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以后再说。  

不过她担忧夜长梦多,仍决定早些再办鬼案,先将要饭鬼的尸体弄走。  

“对了,听说你前日又接了一桩鬼案——”  

刘义真也主动转移了话题,赵福生也顺着他的话点头:  

“是接了一桩鬼案,说起来,这案子与你们刘家也有点渊源。”  

两人不约而同的避开了涉及自身秘密的话题,转而提起鬼案,倒也算是相谈甚欢。  

赵福生说起狗头村的案子,在要饭胡同呆了大半日,到了傍晚时,才向刘义真告辞外出。  

刘义真准备送她,赵福生就笑道:  

“如今万安县里,恐怕没有哪个不长眼的宵小敢来惹我。”  

就算是有作奸犯科的人,她驭使厉鬼后力量大增,一般面黄肌瘦的人未必是她对手。  

哪怕遇到壮汉,她有鬼臂在,也足以将人收拾了。  

“我叫了镇魔司的人傍晚来接,这会儿功夫我准备在外头坐坐。”  

“外头?”刘义真好奇的问了一声。  

“要饭胡同外有一个汤水铺,摆摊的是个老妇,姓孟。”她解释着。  

刘义真听她这样一说,便明白了:  

“孟婆。”  

“对。”她点了下头,又好奇的问:  

“你也知道她?”  

“听我爷说过。”刘义真答道:  

“她十年前来的这里,最初说是寻亲,后面没了下文,兴许是家里回不去了,便在那里摆摊卖汤为生。”  

赵福生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  

刘义真低头看她:  

“你觉得她有古怪吗?”  

他与赵福生相处的时间不长,可聪明的人在某一方面都具备同样的默契。  

赵福生机敏、多疑,她不会无缘无故就要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婆子交好,她这样做定有自己缘由。  

“没有。”赵福生笑着回他:  

“只是觉得孟婆运气很好。”  

当日要饭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