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全村集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显的不适,有极大可能是她受到了厉鬼伤害的缘故。  

“武立有摊了面饼,我替大人带些,稍后边走边吃。”  

有了昨夜赵福生的承诺,张传世的态度明显要殷勤许多。  

赵福生也没有拒绝。  

武家的女人端了洗脸水进来,她粗略的拿帕子擦了一下脸与手,不知是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赵福生擦脸时感觉脸颊、手上沾了水后火辣辣的疼。  

软巾落回水盆里,水盆清亮透彻,不见血液与皮屑。  

赵福生将脸映入水盆中,盆里倒映出她的面容。  

荡漾的水波里,她的脸色苍白,一双眼睛漆黑,与盆中自己的倒影相望。  

其他人不敢催促,半晌后,赵福生伸手一拍水面,将水里倒影拍碎,喊了一声:  

“走!”  

她领着张传世等人出来时,武少春也带了一部分狗头村的年轻人等候在武立有家外头。  

见到赵福生出来,武少春眼睛一亮,上前一步行礼:  

“大人。”  

赵福生看了看他身后。  

跟在他身边的约有十几个人,大多数的年纪与他相差不多,都是村中的年轻人。  

武少春解释着:  

“您昨夜发话后,我回去便敲了村里人的门将您的要求交待了,此时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去了立有叔家等候,我们是来跟您一同过去的。”  

“全去了吗?”赵福生问。  

武少春就道:  

“全都通知了。”说完,又补了一句:  

“事关税赋,没有人会落后。”  

他说完这话,盯着赵福生的脸看,见她点头认同之后,心中大石落地,露出笑容。  

武立有的女眷在一旁听了这话,便问:  

“我们也要去吗?”  

“大人已经见过我们了,我们就不去了吧,家里还有事情要做——”  

另一个女人也接话道,但还没说完,赵福生便将她的话打断了:  

“必须要去,这一桩案子,所有人必须要全到武立人家。”  

几个女人相互看了一眼,心中虽说有不解与不满,但最终没有说话,只是默认低下了头。  

一行人出了院门,武立有想着减税,深怕走得慢了便少了好处,催着家中的女人快些锁门跟上。  

众人浩浩荡荡来到武立人家时,武立人家的大门前已经围满狗头村的村民了。  

见到赵福生过来,所有人都激动了,一拥而上:  

“大人来了。”  

“少春说今日聚合,大家是要谈减税赋?”  

“减的是什么税?”  

众人七嘴八舌的发问,吵得赵福生脑袋疼。  

张传世见她气色不好,连忙大喊:  

“不要吵了,不要说话!”  

众人被他喝斥,说话声顿时小了许多。  

“大人还没说话,你们倒先聒噪了,要怎么减税,减多少税,大人心中自然有数。”  

张传世骂道:  

“你们这样的小人性情狡诈,时常说话不算数,便以为别人也跟你们不一样了?大人说了减税,就是要减税的!真是人穷见识少,我们大人可是来为你们办案的。”  

其他人被他骂得不痛不痒。  

对狗头村的村民来说,所谓的厉鬼案存不存在还不好说。  

就是真的有鬼,目前看来受害的只是武立人一家,与其他村民又有何瓜葛?  

只要死的不是自己人,就是有鬼又如何?  

镇魔司的大人物办案还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她要想办案子,请求大家配合,自然减税要比拿所谓的鬼祸来吓唬人更好使得多。  

张传世看得出来这些人心中所想,还想开口再骂,赵福生将他制止住:  

“来了多少人?”  

武少春往四周看了一眼,乌压压一大群人,他略一点数,就回道:  

“差不多都来齐了。”  

赵福生一听这话,心中顿生怪异之感。  

但此时她并没有说话,而是点了点头,说道:  

“先进屋中再说。”  

武立人家大业大,房子也不小。  

院落共三进,中间的院子很大,此时横七竖八堆满了杂物。  

这些都是武立人失踪后,村民们搬走的物什,昨晚连夜送回来的。  

赵福生示意武少春组织人将东西搬往四周,将院落中间空出来后,她说道:  

“接下来我怎么说,你们怎么做,这桩鬼案完成后,每家免除镇魔司今年半年的税赋。”  

她这样一说,其他人顿时来了劲,纷纷喊道:  

“大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大汉朝的百姓深受税赋之苦。  

朝廷的税倒还好说,可以拖欠,每年只要交上一笔就行了;可镇魔司的税务却涉及当地官员性命,那是半点儿都拖欠不得。  

每年这笔税如沉重的大山压在村民们身上,如今挪去一半,许多人脸上露出庆幸的笑容。  

赵福生就道:  

“接下来你们按家庭为组,分别找个位置依次坐下,之后老张点数。”  

其他人连忙照她话说,都纷纷各自坐下。  

张传世听明白她话中意思,不由怀疑:“大人是怀疑狗头村的人数不对?”  

赵福生点了点头。  

她睡了一觉后,起床时是遗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召集狗头村的村民来到武立人家。  

可是当时她对自己是十分信任,猜测自己这样做必有缘故。  

而到了武立人家后,她一下就明白自己要召集村民的原因了。  

一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