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集体失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六十六章赵福生一想到此处,转头往四周看去。  

却见周围人似是并没有异样,站在她身边的张传世脸似是很干,一大块皮痂飞起来了。  

他无意识的撕着脸上的死皮,一面小声的抱怨:  

“大人这是做什么?”  

“我们赶了一天路,好不容易来到狗头村,还没有吃上一顿呢,就要立即去办鬼案,来了这里又不走——”他小声的哼唧:  

“以往镇魔司办案多威风,所到之处当地官员作陪,好酒好肉上着呢。”  

说完,又碎碎念:  

“出来拼命,还得吹冷风。”  

“好了别说了!”  

赵福生总觉得有什么怪异之处,但她细细思量,却又并没有发现怪异。  

四周仿佛萦绕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阴气,可却并没有感应到厉鬼的气息。  

——是她多疑了?  

她悄无声息的将案卷重新塞回袖口。  

如今她的记忆没发现怪异之处,但这卷突然出现的卷宗总是十分可疑,等查看了武立人的房子,她到了歇脚处,再来细细盘复。  

“走。”  

众人听她这样一说,便都打着火把往武立人家的方向走。  

“大人还想知道些什么?只管问就是了。”  

“武立人他娘是个什么来路,有人知道吗?”赵福生想了想,问了一句。  

她提到武立人时,觉得有些别扭,仿佛自己遗忘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话音一落,村里人就七嘴八舌道:  

“武立人的娘倒真没见过,武大通说是在城里找的小媳妇。”  

说完这话,有人突然似是想起了什么,语气神秘的道:  

“说起武大通的媳妇,我倒是知道一个事——”  

“什么事?”有人问了一声。  

那说话的人就道:  

“四十一年前你们记得不,我们村来了一拨外乡人,说是要来找走失的闺女的。”  

狗头村位置偏僻,只是武安镇所管辖之下的一个小小的山坳,常年不见外人。  

而四十一年前来找人的那群人衣着光鲜,一看就非普通人,所以这说话的男人一提起,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就眼睛一亮:  

“是是是,是有这么一回事!”  

“我猜是武大通将人拐了。”  

“什么?!”有年轻人不敢置信。  

那说话的人就洋洋得意:  

“他那一年足不出户,跟人炫耀说是找了一个十六七岁的美貌处女——”  

“我娘当时偷偷隔着墙壁也听到过他家传来女孩哭声。”  

赵福生将这个重要的信息记在了心中。  

她总觉得好像在哪里也听过这样的消息,但无论她怎么回想,又想不起来了,仿佛只是错觉。  

“先进武立人家。”  

众人迈过田坎,来到武立人家的大门前。  

狗头村的房舍大多都是土墙草盖,而武立人家的房屋则是方正的石泥墙砌成,看起来确实是村中的大户。  

那掉漆的大门已经被人撞开,此时屋内没有点灯,显得有些阴森森的。  

众人急于立功,几个持火把的人率先进了屋里。  

他们进屋时撞到了大门,门开合间发出‘吱嘎’的幽幽声响。  

从武立人家失踪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院落无人打理之后已经生出了荒草,给人一种诡异森然的感觉。  

“你们说,这里会不会有鬼啊?”  

有人一入这房间,顿时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立了起来。  

如果不是赵福生有言在先,众人可减镇魔司的税赋,这会儿恐怕村民早就跑光了。  

“村子是有鬼,但不是在这屋中。”  

赵福生沉声回了一句。  

但她一说完,自己便愣住。  

她说这话仿佛脱口而出,似是早就笃定,可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凭据与怀疑呢?  

“那鬼在何处?”  

那问话的人怔了一怔,又问了一句。  

赵福生摇了摇头,目光落到那对朱漆大门之上。  

门上的漆因为年生日久的缘故,掉了一部分,露出内里本来木头的原色。  

上面残留了不少凌乱的足印,门后不见门拴,她蹲下身来,看到地面一些被踩进泥中的木头碎屑。  

“你们当天是破门而入的?”她问了一声。  

其他人便交头接耳,不敢吭声,末了有人壮着胆子答道:  

“不是我们让撞门的,是,是村老——”  

“是大敬叔让我们撞门的。”  

“谁是大敬叔?”赵福生疑惑的问。  

她问完这话,心中一紧,总觉得自己丢失了一段重要的线索。  

有一个人影好像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擦除,无论她如何回想,都无法回忆起。  

“大敬叔——”那人说话语塞了一下,接着转头喊道:  

“立有,立有,说你爹呢。”  

武立有连忙钻了出来,答应道:  

“大人,武大敬是我的爹,他老人家在村里辈份高,所以被人尊为村老。”  

他解释着:  

“我们不是有意闯空门,实在是当天武立人家没有声响,大家担忧,才推举了我爹作主,将门撞开,这才发现武立人一家失踪的。”  

赵福生点了点头。  

“你们当天进来之后,发现门窗可是从内拴上的?其他地方还有出入口吗?可打开过?”  

“没有。”  

一个年轻的男人大声的应了一句。  

赵福生转头向他看去,武立有像是想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