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厉鬼气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七十有一了。”他被张传世骂了之后,也感到异常惶恐:  

“我可能确实糊涂了,连这也说错了。”  

他自己显然也想不明白,怎么会稀里糊涂就说武大通四十一岁呢?  

但赵福生听到此时,已经笃定他受了厉鬼的影响。  

这狗头村的村老身上有鬼,他自己压根儿没有意识到什么时候带鬼出村。  

且这鬼有问题。  

她想到了要饭胡同与要饭鬼搏斗时的经过,对人来说,厉鬼的身体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切换,除非使用同样厉鬼的力量,才可以真正抓住这鬼的‘身体’。  

可诡异的是这武大敬身上的鬼与一般的厉鬼又不相同,她试图以地狱的力量捕捉,竟然捕捉了个空!  

也就是说,武大敬身上的厉鬼似是虚幻的存在,就连地狱也捕捉不到它。  

遗忘在人的记忆里、消失在鬼的视野中…  

武安镇狗头村的这个厉鬼,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会复苏?  

赵福生找出了它的存在,但它的杀人法则及规律又是什么?到时要如何将它逼现出形来,继而将它捕捉?  

种种疑问浮现在赵福生的心中,只能由她自己之后去慢慢寻找答案了。  

“人的记忆难免会有疏忽。”  

她压下心中繁杂的思绪,温和的安抚武大敬:  

“偶尔说错也没什么。”  

不知为什么,张传世听到这话心中却有些酸溜溜的。  

他自从与赵福生打交道以来,见过她狡诈多疑且又强势、可怕的一面,对她又怕又恨,却没见过她温言细语安抚人,闻听这话,便不以为然:“一个乡下老头儿罢了…”  

“大人有什么话,打他两个巴掌,他就老实了,什么都能交待。”  

赵福生眉头一皱,恶声恶气:  

“那我现在打你两个巴掌,你能老实吗?”  

“…”张传世将头一缩,果然老实不敢再吭声了。  

将他镇压住,赵福生再问武大敬:  

“你跟我说说武大通。”  

“是…是。”  

武大敬连连点头。  

他此时已经有些惶恐,不知为什么,他平日在狗头村时,也是说一不二,人人敬重。  

但这一入城里,兴许见的都是大人物,反倒反应不大灵敏,变得有些畏首畏尾的。  

被张传世一指责后,他又羞又怕,可听到赵福生对他温言细语,他又逐渐生出一种自己能帮上‘大人’忙的感觉。  

他担忧自己再说错话会令赵福生失望,因此认真想了许久,接着才问:  

“大人想从武大通哪里听起呢?”  

“你想从哪里说就从哪里说,如果实在没有准,就从他年轻时候说起吧。”赵福生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你与武大通年岁相差不大,又是村老,我想狗头村应该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他了吧?”  

她这样不着痕迹的将人一捧,武大敬顿时眼睛一亮,将胸一挺:  

“大人这话说得不错。”  

他受了夸奖,情绪与先前又不一样了,思索了片刻:  

“武大通的爹在世时,与我爹是隔了房的堂兄。”武大敬的表情变得严肃了点,说道:  

“以前听我老子说,武大通的爷死得很早,他爹早年很苦,寄养在亲戚家靠别人指缝间接济点吃的好不容易才长大,身体很差,有了武大通后不久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孤儿寡母。”  

赵福生没想到自己让他随便说,他竟然从武大通的出生说起。  

好在这一趟行程还很长,时间足够,她暂时没有其他事做,索性便任由武大敬接着往下说。  

可能是认为自己的话对赵福生有很大帮助,受到了‘重用’的武大敬热情很高,他提前整理了思路,再说起武大通过往时,竟不再显得话语杂乱无章,反倒很有条理了。  

“武大通的老娘独自将他带大,因为年幼的时候他家里穷,他们母子时常饿饭,他娘为了活命,便拉着他四处讨口吃的。”  

这样一来,村中许多人便看他不上,一些孩子时常打骂他,往他家扔泥巴、虫鼠等物,也没人与他玩耍。  

“那时我们两家沾点亲戚,我爹见他与我年岁差不多,偶尔也背着我娘给他们送点汤食杂物。”  

这个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就这样磕磕绊绊的,时间就过去了。  

也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养成了武大通异常极端的性格。  

“他最好吹牛,时常跟人说自己长大要发财,要让他老娘过好生活,将来让看不起他的人给他磕头。”  

他也爱出风头,哪儿有热闹往哪儿凑。  

人家拿他当乐子,他也不介意,反正只要能出名、让人看到就够了。  

可惜到了三十岁时,武大通因为家贫的缘故,仍没有娶上媳妇。  

成年后,他性格开始大变,变得内向不多话了,但武大敬与他关系好,双方仍有走动,知道他是对于现状开始心生愤怒。  

“他时常不满,抱怨命运不公。”也不再出风头,被人嘲讽时心中有怒,却学会忍气吞声,听到有人嘲讽只是快步走开。  

“我那会儿比他小了几岁,但三儿都七岁啦,他却越发深居简出。”说到这里,武大敬顿了片刻,才接着道:  

“有一天,他突然神秘的来我家,说是他找了个媳妇。”  

听到这里,赵福生不由来了兴趣,问道:  

“这媳妇是哪里来的?”  

“不知道是哪里找来的婆娘,我猜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