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仍在布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纸人张提到过的刘化成当年在帝都任职时因案件造成厉鬼复苏的事是真的,此后刘化成戴罪立功,带被分解的厉鬼尸身回万安县,并以刘氏气运镇压也是真。  

而事关厉鬼杀人法则,他含糊带过,因此这厉鬼来历可疑。  

且他急于引导赵福生将四十年前与如今的要饭胡同鬼案相并,使得赵福生对他生出戒备。  

虽说后来他主动示好,既送鬼灯又提刘家往事,却并没有打消赵福生的疑虑。  

相较之下,刘五的出现、身份虽说也过于巧合,但说的话却显得更加可信。  

想到此处,赵福生的思路越发清晰如果刘五所说属实,那么要饭胡同的鬼祸恐怕与四十年前刘氏宗祠的鬼祸并非同一个厉鬼所为。  

这个念头一浮现在她脑海,她顿时大感头疼。  

她进入要饭胡同之前,针对当年的鬼祸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如今两桩鬼祸若是毫无关联,她对此地的厉鬼便相当于一无所知,且被困进了鬼域。  

赵福生的脸色阴晴不定。  

但此时别人都动了,她自然也不能留守在此地。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有时候不动未必是好事,动起来了,可能事情才会出现转机。  

她拼命的在心中为自己加油鼓劲,接连深呼了两三口气后,终于下定决心,随后也跟着站起身来,猛地拉开了紧闭的房门。  

此时外间天色已经大黑。  

不过她在黑暗中躲藏了许久,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因此仍可以看到街道上的情景。  

这会儿的要饭胡同与她才进入此地时截然不同,白天时所有躲藏起来的人此时都钻了出来,三三两两如游荡的鬼魂,冲上了大街,往街道的深处行去。  

而他们前进的方向,恰好就是点着灯的夫子庙方向。  

白天时显得冷清的街道,很快的挤满了人。  

赵福生不明就里,可她也连忙混入了人群之中,跟着众人前行。  

她发现这些人虽说在往前走,但每个人之间都隔开了一段距离,仿佛每个人都在有意识的避开他人。  

赵福生试着贴近了一个人,那人表情惊骇不安,不停的咬着嘴唇,似是畏惧着什么,但在感应到她靠近的刹那,仍是本能的往一侧避去。  

她再次跟了过去,那人又避。  

数次之后,那人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吃惊的转过了一张皮包骨似的脸,眼中惊恐之色未褪,看着赵福生的目光带着警告之色,示意她离自己远些。  

“老乡。”赵福生笑嘻嘻的凑了上前,打了声招呼,那人转头欲走,赵福生伸手拽他。  

碰到他的瞬间,那人如同受到了极大的惊吓,疯狂的甩手,嘴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双腿一软,整个人便往地上睡了下去。  

他这模样反将赵福生吓了一跳,她并没有松手,反倒蹲了下来,那人拼命蹬腿往前爬。  

两人身后、两侧幸存的人也跟了上来,有意识的绕过了两人,往夫子庙的方向前行。  

赵福生犹豫了一下,见此人吓得眼白乱翻,已经口吐白沫,顿时将手一松,那人刚一获得自由,立即将吐出的舌头一收,迅速往前爬行,拉开两者的距离,混入人群。  

她眉梢跳了两下,见那人在人群中左右穿行,黑暗之中很快混迹于其中,再难区分。  

反正四周都是人,她想要问话,也不一定非得拉着那个人。  

但夫子庙肯定有诡异,她准备先随大众前往夫子庙一探究竟。  

往前走了一段路后,那饭香越发浓烈,空气之中萦绕着食物的香气,更是令得赵福生饿得前胸贴后背。  

可她观察左右,发现同行的人神情十分复杂,似是既害怕又不安,全然没有即将吃饭的欣喜。  

莫非是这饭有什么问题范必死、刘五提起要饭胡同的鬼案时,都曾提到过一点无论是以前的刘家,还是后来的夫子庙,都向来有向穷人布施粥水的习惯。  

赵福生想到此处,心中生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莫非此时的夫子庙竟还在进行布施“这不可能吧”  

鬼域已经笼罩,要饭胡同内有厉鬼出行,刘家的善举竟然在这个时候还在进行可她转头看向四周,前往夫子庙方向的行人如临大敌,仿佛大祸将至,又不像是要接受布施的样子。  

赵福生压下心中的疑惑,疾步往前行,她穿入人群之中,众人见她靠近,纷纷闪避,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约一刻钟后,她终于看到了夫子庙。  

此时的夫子庙仍旧灯火通明,数层悬挂的灯笼亮着白光,飞翘的屋檐下垂落了一支蓝布招牌,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字施。  

夫子庙的大门敞开着。  

与外间灯火璀璨相较,内里却并没有点灯。  

大堂幽深,至少千尺以上。  

数根双人合抱的巨柱撑于大殿之中,将庙堂高高顶起。  

赵福生站在灯光下远远往里看,只见光影照入厅堂大半,但内里幽深,仿佛望不到尽底的深渊似的,放眼望去漆黑空洞,根本看不真切。  

庙门口的正前方是一大片空地,空地铺垫了青色石砖,大门一侧外修建了类似贡桌样的石桌案,石桌上放置了一个大大的铜鼎,旁边摆了数摞叠得很高的碗。  

一个面无表情的年轻男人此时站在那桌案之后,手持一个汤勺,冷眼望着靠过来的人群。  

竟然真的是布施要饭胡同闹鬼之后,夫子庙竟然仍有布施行为。  

赵福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