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罗刹复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飞。  

这一发现令得府衙上下陷入了惊慌。  

罗刹之死本身就令府衙的差役为他打抱不平,此人仗义好勇,在同僚间颇有侠名,他被斩首后,极有可能尸身还会遭镇魔司报复,所以也不排除有人为了保全他一部分尸身,将他首级偷走入葬的行为。  

刘化成正欲令全府上下彻查之际,大事发生。  

已经死去的罗刹无头鬼躯站起,当场将堂内的仵作搬了首级。  

事件发生的时候,无人得知。  

直到刘化成派去的长随迎面遇上仵作,见其疏忽职守,正欲喝斥却看到了仵作身上穿的衣服不对劲儿。  

仵作穿的是府衙差服,上面残留斑斑血迹罗刹死后,府中差役怜悯义士之死,壮着胆子为他换下了囚衣,想办法令他体面一点。  

长随本身精明,一见仵作脸色惨白,眼珠死寂,不似活人,心中惊恐难安,立时止声想要后退。  

但人在鬼的面前,哪里跑得掉呢一双阴凉的手不知何时掐住了他的脖子,只轻轻一端,长随首级离地,无头的尸身栽倒在地。  

“厉鬼一复苏,便杀了十七八人,之后离开府衙,不知往何处去了。”  

刘化成话音一落,封都便道“镇魔司。”  

众人心中一凛,谢景升正欲说话,便听赵福生问“罗刹生前有把配刀,放在了哪里”  

她这话一问完,刘化成顿了顿,他思索了半晌,才道“我不知道罗刹的配刀在何处,但是我知道他杀人时用了一把凶刀。”  

照大汉律例,审案讲究人证、物证,最终三审之后由犯人签字画押,再上报朝廷处决,以免冤假错案发生。  

可此案不同,罗刹是主动投案自首的。  

他杀入驿站当天,驿站四周有贩夫走卒亲眼目睹,事后他满身淌血出来,他本人又认了罪,这桩案子便没有可审问的余地,且涉及镇魔司与司府衙门之间的事,办案的流程也与一般案件不同。  

刘化成道“据罗刹所说,他杀人之后便扔了刀具,怕提刀出来令百姓恐惧,后来我们派人去驿站搜索,没有见到这凶器。”  

刘化成的话也就意味着凶刀离奇消失。  

封神榜曾提示过赵福生,罗刹的这把杀人凶刀伴随着他死后厉鬼复苏,已经转化为鬼物伴生的大凶之物,需要找回此物,阴差马面才算是真正的拼凑完整,实力也会有大幅提升。  

她顿了顿“照你所说,罗刹的凶刀、头颅如今你都不知道在哪里”  

“是下官无能。”  

刘化成有些羞愧的道。  

赵福生无声的叹了口气,心中暗忖还是贪心了些。  

本以为借轮回法则的便利,回到58年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找到阴差的鬼刀。  

但如今看来,恐怕鬼刀的下落还要另刀契机。  

“福生,镇魔司危险。”  

谢景升提醒。  

赵福生按下心中的杂念,点头“我们赶到镇魔司去。”  

她话音一落,谢景升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笑意。  

他这一笑,眼角余光察觉到封都看了他一眼,谢景升何等聪明,立马就明白封都这一眼的意思。  

谢景升是帝京金将,驭鬼数十年,实力不凡,可此时上阳郡一行之后,他对赵福生颇有些礼让尊敬。  

驭鬼者向来以强为尊,可见他是认同了赵福生实力。  

“事不宜迟,满周,开路。”  

赵福生心中其实还有许多疑惑,可此时不是众人闲话之时,有许多疑问,也要等到解决了无头鬼的案子后才能去商议。  

蒯满周应了一声。  

鬼路重新开启,谢景升领头,冲入鬼域。  

“度黄泉,去帝京镇魔司”  

随着谢先生话音一落,众人的身影消失于司府衙门的空地里。  

躲在府衙中的刘化成许久没有听到外间的动静,幸存的府衙中人既惊且怕,又感到十分不安。  

良久后,刘化成终究忍不住心中好奇,壮着胆子令人开门,待众人打开门一看时外间空荡荡的,先前那群镇魔司的人已经不知所踪。  

“竟无缘见是哪位大人率先赶来此地”刘化成有些遗憾的道。  

此时的另一端,进入鬼域的刘义真也与刘化成有相同的遗憾。  

虽说知道事态紧急,但刘化成是他唯一亲人。  

当初他乘坐轮回鬼车重回四十年前,见过刘化成一面,可如今祖孙再相逢,却只能隔着门户听刘化成说了几句。  

可惜此时帝京大乱,又事关无头鬼案,刘义真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  

正胡思乱想之际,刘义真的觉察力下降,没有留意到鬼道出现了异变。  

一行人此时俱都心事重重,忽略了周围的细微变化。  

不知何时起,黄泉内沉浮的死人头颅缓缓沉入了河底。  

鬼泉变得更加的浑浊,鬼花也变得无精打采。  

谢景升背后的叩击声越来越慢,那股指引他前进的厉鬼标记法则不知何时竟在逐渐失效。  

飞在半空中,以厉鬼力量开道的蒯满周眼瞳变得通红,血丝顺着小孩的眼眶往外四溢,化为纵横交错的细线,布满她整张小脸。  

赵福生感觉到了一种怪异的静寂。  

她身体不由自主打了个哆嗦,立即将思维从杂乱的念头中抽离“不对劲儿”  

她低喝了一声。  

随着赵福生这一声低喝,众人立时警醒。  

大家停下脚步,刘义真的眼神也在片刻的迷茫后变得清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