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一章 开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伯爵!圣剑!”  

一件件诡异的事情累计在心间。  

当前再一次瞥见「诡影」时,韩东根本没有任何的犹豫。  

在考虑到诡影同样偏向于黑暗。  

韩东果断祭出能够绝对克制邪秽之物的「圣剑」。  

已突破返祖体的伯爵,也能让韩东能更加自在地驾驭圣剑之力。  

阵阵刺痛感由血管间传出,一粒粒偏平状的红细胞慢慢演变成剑的形状…同时,韩东的右臂也转化为血犬构造。  

掌心对应的犬口间,一柄还在滴淌着血液的圣剑祭出。  

牙齿配合触须状的舌头‘握住’剑柄。  

“玛丽小姐,躲开!”  

韩东回身就是一剑,直接斩向玛丽身侧。  

房间里的黑暗、浴室的墙面以及心中的不安感,统统被这一剑斩掉。  

玛丽缇丝在不知道身旁有‘人’的情况下,被韩东这一剑吓了一跳…圣剑散发出来的‘辟邪强度’能威胁到她的性命。  

血雾弥散在房间里。  

手持圣剑的韩东,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魔眼,极力搜寻着可疑人物。  

刚刚那一剑还是慢了一点。  

在韩东的手臂发生变化时「诡影」便有了动向,似乎已经嗅到来自于圣血的威胁。  

“跑了吗…不过,也能证明圣剑能够伤到「漩涡事件」背后的东西。”  

不等玛丽询问原因。  

韩东立即牵着她,由客房窗口跳出。  

现在韩东要全速赶往城外,可没有心思慢慢坐电梯。  

“尼古拉斯,你看见什么了吗?”  

“刚刚偶然窥见,螺旋手臂就贴在你身边…我只能快速给出一剑。”  

“啊?”  

吓得玛丽缇丝全身都在溢水,不断检查身体是否有什么部位变成了漩涡状。  

“赶紧去城门口,我们准备出城。”  

检查自身无碍的玛丽,早也不想待在这里,连忙点头。  

脱离酒店时,空间限制放宽,由玛丽带着韩东快速来到城门口。  

想要出城,必须穿过用作伦敦城封印城墙。  

正好在城门口有一位穿着立领风衣、胸口佩戴「黑夜亲母」徽记的探员。  

“我们就出城半小时,马上回来…身体似乎还是不太适应伦敦城里的黑暗,应该没有限制说我们不能出城吧?”  

探员借由一种内部网络,请示了上面的人。  

“你们目前还属于‘涉案者’没有许可,不得离开伦敦城…不过,部长给了你们一小时的城外活动时间。  

一旦你们一小时内没有回城,将被列为伦敦通缉犯。  

你们不会被任何同盟异魔城邦所接纳。”  

“一小时足够,感谢。”  

出城瞬间,再次借着玛丽的空间穿梭能力,脱离伦敦盆地而重新跨入最初来到的黑暗森林。  

找着一道刚好能容纳两人的树洞,迅速躲了进去。  

两张截然不同的地契,出现在韩东手里。  

玛丽盯着一张印有黄印的地契,立即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是!你居然有移动地契!”  

玛丽一惊,虽说她曾经也是中型地契的持有者与领主,虽说在面积上要开阔很多,但功能性还是移动地契比较好。  

至于另一张,则是蟾蜍赐予韩东的,也正是玛丽缇丝原来的那张中型地契。  

“玛丽小姐…你的这张地契,我拿来合并了?可以吗?”  

本以为玛丽会很在意,谁知她眼神间满是无所谓,本身一点也不在乎地契。  

相较于一个人待在蟾宫里,还是跟着尼古拉斯出来旅游比较好玩…世界旅行刚一开始就遇到了很有趣的东西,虽然有些可怕,但却让玛丽缇丝感觉生活里多了许多色彩。  

“地契参数对得上吗?我的蟾宫在结构上很特别,以水、洞穴以及宫殿结构为主。”  

“应该没问题。”  

韩东已提前让港口的渔民入住猩红庄园,这么久的时间里,也给后院带去了水的特性。  

至于洞穴。  

因实验室的搭建,猩红庄园的地下区域开凿了多处连通的洞穴。  

随着韩东将两张地契累叠在一起,移动地契表面立即形成一道类似于深渊的嘴巴,直接将蟾宫对应的中型地契给‘吃掉’。  

整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韩东拉着玛丽缇丝,迅速进入移动地契。  

“这!”  

地契里的画面就如同《盗梦空间》里,筑梦师对于梦境世界的构造。  

中型地契的规模相比于小型地契,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用佩鲁贾城与斯图亚特庄园进行对比,就能明显看出差距。  

因‘同源吞噬’的效果。  

吞噬蟾宫后,猩红庄园主要发生变化的两处区域。  

1渔民居住的后院水塘区。  

2由肿胀博士管理的地下实验区。  

肉眼可见后院的水塘,扩张成面积远超前院的巨型湖泊,渔民们一个个都露出兴奋的表情。  

地下区域的深度、复杂度以及洞穴宽度都获得提升,可增设更多的实验室。  

“恭迎领主回家!”  

血裔、鸦人、渔民感受到韩东气息时,纷纷上前迎接。  

同时也对于跟在韩东身旁的玛丽缇丝,显露出忌惮的眼神。  

“这么多物种?”玛丽缇丝还第一次见到这般多样化的庄园。  

“待会儿再解释吧,那老头支撑不了多久…我这趟出城,就是为了通过老头的活体来解密「漩涡」,跟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