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暗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骑士大选自圣城建立起的第十八年,骑士制度正式施行,用于筛选合格骑士的骑士大选便作为重要的一项活动,定于每年的十月中旬举办。  

想要获取骑士身份、  

想要获得出城对外界进行侦查的正式资格、  

想要加入骑士团共同对抗让人类陷入绝境的高等生命,就必须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  

只有真正符合要求的骑士,才会被允许加入骑士团。  

不达标者进入骑士团,除了拖后腿外,没有别的作用。  

永夜78年。  

在议会的许可下,由皇室投入大量资金,十三骑士团给予教师资源,正式成立国立皇家骑士学院。  

给予初次通过命运空间的新人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提供优质的教学设施,定向给予专业培训,大大提升每位见习骑士的破种率。  

在第四学年结束时,成功破种的毕业生将进行骑士大选。  

通过各项测试来验证学生是否具备进入骑士团的资格,并加入到适合于自身的骑士团中正式展开对城外的调查与探索,为人类自由献出心脏。  

大选期间表现优异者,还将获得特别的嘉奖与各项特权。  

圣城也是鼓励这样的‘优选’机制,致力于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精英骑士。  

然而。  

圣城并没有将全部的骑士培养任务交到国立皇家骑士团,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将以另类的方式进行培养。  

目前所知的特殊培养渠道包括:  

圣洁骑士团内有七成的骑士,都来自于教廷培养出来的神圣骑士…当然,除了培养圣职成员,教廷同样还会培养一些独具特性的骑士。  

贵族出生的骑士,可借由家庭关系直接输送到具备培养骑士的能力型协会,例如魔法协会、战士协会、自然协会等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国立皇教骑士团建立之前的几十年间,均是通过各种协会来培养见习骑士。  

新人们将根据自身的特性与喜好,选择加入不同协会进行培训。  

然而协会的制度并不完善,且协会间相互独立,导致了很多因竞争问题引发的新人死亡事件。  

而且个体协会更加注重于对于优秀者的培养,内部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层次区分’情况…一些天赋平庸的新人根本得不到任何资源,最终只有放弃成为骑士、  

在国立皇教骑士学院建立后。  

这些协会依旧得到保留,部分有关系的贵族人士,依旧会选择走协会培养的道路。  

不过,以上的教廷外加协会最多只占去骑士大选总人数的15而已。  

而且协会的培养,随着时间推移也越来越走向下坡路,只要不是那些墨守成规的顽固派,一般的贵族都会将自己的后代送往骑士学院。  

然后,今年却有些不同。  

随着艾利克斯与马龙的回归,尘封于哈迪斯阶梯之下神秘区域开放。  

一群在圣城内根本没有身份登记的地下人员,正式显露于大众面前。  

“明天就将前往骑士总部进行骑士大选的登记…要不今晚就陪陪人家吗?我们明天一同过去好吗?  

还有…人家可是愿意在大选前,将破种的秘密告诉给你哦!”  

韩东一直等到米娅从丝囊里孵化出来,才一同回城。  

当前两人站在暗月高楼下。  

米娅正靠在韩东怀里,手指不断在其胸膛打转。  

经过破种后,米娅与以前有着明显的不同。  

曾需半张面具来封锁压制蜘蛛诅咒的米娅,已将面具彻底脱去。  

完全显露的面容,精致中带着一丝美艳与独有的诱惑。  

同时,米娅的眼瞳也因破种被完全染成紫色。  

身体的比例因‘虫变’而更加完美,蜂腰翘臀大长腿…如果读者老爷们是足控,还能有额外六只大长腿来满足你们的视觉需求。  

由于破种事件,米娅对于韩东也是更加迷恋。  

“等见过黑白先生再说吧…自从马龙团长归来,圣城似乎有些变动。”  

“好。”  

观星室黑白先生将两人叫来自然就是说明哈迪斯阶梯时隔五十年,重新开启且完全对外开放的事情。  

这也是近段时间,十三骑士团、皇室以及教廷共赴议会,共同作出的重大决定。  

大远征将近。  

圣城的暗面将第一次公布于世。  

“哈迪斯阶梯,暗面…果然,圣城下端还存在着隐藏的机构。”  

黑白先生解释着:  

“圣城的暗面要比你们想象中更加庞大。  

最早,因发现‘金属铜’能驱散城外生命,圣城便选择建立在巨大的矿脉区域之上,前三十年都在采集地下区域的铜矿石。  

开采完成后,并未将地下区域完全封闭。  

经过一些有远见的议员提议,最高议会的决定下保留下一半区域,正式开启《暗面计划》,也是圣城一大保全手段。  

地狱骑士团、黑蔷薇骑士团、终命骑士团的主要根据地都设置在下面。  

守夜人组织总部,也同样建设于地下区域。  

暗面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暗中确保圣城的安全。  

很多有可能会影响到圣城安定,但又不方便通过正规渠道处理的事情,都将由‘暗面’来处理。  

因在暗面的处理方式干净利落,帮助圣城解决了许多问题,得到中央议会的直接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区域也越发壮大。  

由几大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