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瘟疫操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学术全名The-Seed-of-Destiny(命运之种)。  

以下通篇简称Seed(种子)。  

在新手第一次通过命运事件,选定主修职业而分配点数时。  

将会通过命运仪器在主体内完成‘播种’,不同主修职业对应的种子也有所不同。  

另外,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后续发展的不同,也将影响种子的内部构造变化。  

种子则是见习骑士的根基,它意味着个体未来该如何发展…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蓄能槽。  

每一次神秘能力的施展,包括占卜、缝合、瘟疫都将抽取一部分种子内的能量。  

随着「命运点数」的分配,这颗种子所能蕴藏的能量也会越来越多。  

在主修职业投入的命运点数达到5点时,种子将会‘发芽’,进入到下一阶段…当前章节为基础篇,不作详细讲解。  

有关于种子能量的补充方式,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同源吸收,例如你精通瘟疫类能力,可从一些患有疾病的生物体内汲取能量。  

一种是自我补给,例如,精神占卜类的能力,可在特定时段,吸收来自于宇宙星辰的能量。  

随着后期的能力开发或特殊命运装备的穿戴,还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能量补给方式,如‘强制吸收’、‘自动回复’等能力。  

特别注意:  

见习骑士阶段,一旦种子的能量耗尽将无法施展任何魔法、异能,请在战斗过程中特别留意能量的剩余情况。  

瘟疫学这本书的开篇,对韩东脑袋里的能量团进行详细解释。  

“命运之种…根据书本中的说法,一旦投入5点命运点数,种子就将发芽,长出所谓的「天赋树」吗?  

当然,也有可能在种子与天赋树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过度。”  

韩东算是了解,脑袋里这团神秘能量团的意义。  

接下来便需要学习,主观使用种子内的能量。  

“目前的我能以短剑为中介,将种子里的能量转化为瘟疫属性,从剑端射出…继续学习吧。”  

韩东看书的方式很奇特,需要同时准备一本笔记本。  

学习用书放在左手侧,笔记本放在右手侧。  

右手拿着笔,随着视野在书本上的扫阅细读,右手会自动将一些关键词与重要语句,记录在笔记本上,从而加深对重要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书本原文:  

瘟疫属于神秘学中,进攻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分支。  

致力于强烈致病性微生物的研究。  

多以真菌为主,极少数瘟疫学家会去触及细菌,或更加难以捉摸的病毒(由于当代科学发展受限,显微镜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光学显微镜阶段,难以解析细胞,更无法观测病毒)  

骑士们一旦学会对于真菌的掌控,就能将瘟疫属性附加在每一次的攻击上,割裂敌方时,瘟疫将他们的肉体并加深伤害。  

同时还能操控真菌进行小范围的侦查与探索。  

或是专攻真菌毒气,配合法杖进行远程攻击,无视敌人的外壳护甲,直接伤害本体。  

接下来,我们要讲到的便是瘟疫的操控。  

入门前,需要将初学者分为两类。  

第一类属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瘟疫的见习骑士。  

在学习前,需要将自身置身于致病性真菌含量,超过300辛普森数(无量纲单位,用于衡量单位空间里致病性真菌的数量大小)  

这类初学者至少需要让自身感染三种以上的皮下或系统性真菌疾病。  

并不通过任何外物医疗手段,单单依靠身体与种子的能量去适应疾病,让肉身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逐渐适应真菌,在体内形成多样性的真菌环境。  

简称为「真菌体质」。  

一旦达成这样的体质,就可开启后续的瘟疫学训练。  

第二类属于接触过瘟疫、受到过严重瘟疫感染而自愈,或者本身便携带有瘟疫能力的见习骑士。  

这类初学者已具备隐性或部分「真菌体质」,需进行定向激活,具体方法请根据自身状态而定。  

如无法激活,请采用第一种入门方式。  

总的说来,入门就是要形成「真菌体质」。  

虽然「食尸鬼手臂」、「瘟疫医生的短刃」都属于瘟疫一类,但韩东并不打算这么吊死在一颗树上。  

且不说五大主修职业。  

单单神秘学里便有‘瘟疫’、‘占卜’、‘缝合’甚至一些韩东还不知道的学术分支。  

具备‘细胞精华’收集能力的韩东,完全能考虑多维度发展。  

“瘟疫…只需右臂具备这项能力就行,肉身的其它区域,我还另有打算。”  

韩东对未来有着严密的规划,十分清楚自己现阶段应该怎么做。  

“「食尸鬼手臂」已符合书本上对于瘟疫体质的描述,我只需要将重心放在这条手臂上,进行修炼即可。”  

完成‘瘟疫基础操控’的详细阅读后。  

韩东换上「鸟嘴医生套装」,刻意将右臂暴露在外,回到旧下水道的外部区域。  

覆满在墙面上的真菌群落、  

飘散在空气中的菌体孢子、  

这不就是最佳的瘟疫修炼场所?  

慢慢抬动右臂,回忆起书本上的相关讲解。  

韩东的注意力集中在手臂上,试着与环境中的真菌瘟疫构建联系…种子的能量,开始缓慢消耗。  

办公室内。  

醉酒而导致体内菌落紊乱的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