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章,熟悉感没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沫礽,还记得我吗?”  

稻花笑看着四皇子的嫡长子萧沫礽,几年没见,曾经的奶娃娃已经变成秀气少年了。  

萧沫礽快步上前行礼:“沫礽给王叔、王婶请安了。”  

萧烨阳笑着点了下头,稻花则是上前亲自将人扶起:“好孩子,快起来,这一路过来累坏了吧?”  

因为救过萧沫礽,四皇子府和他们还算交好,她也挺喜欢沫礽这个孩子的。  

萧沫礽看着和印象中几乎没什么变化的婶子,笑着摇头:“回王婶的话,我还好,其他几个弟弟倒是有些累着了。”  

稻花拉着萧沫礽坐下,又让丫鬟上了瓜果:“你们过来的时间没选对,六七月份正是西凉最热的时候,路上没中暑生病吧?”  

到底是皇子的儿子,该客套还是要客套几句的。  

听着这话,萧沫礽心里忍不住吐槽。  

什么时候过来,要不要过来,可不是他们四皇子府决定的,父王和母妃倒是不想他大热天的赶路,可其他叔叔伯伯要这个时候来,他有什么办法?  

四皇子府要不跟着大家,一定会被说成没孝心的。  

心里虽想着这些,萧沫礽面上却是十分的恭敬:“一路有随行的太医,我们经常喝消暑的药汤,倒没有中暑生病。”  

稻花笑着点头:“那就好,你都不知道,刚收到你皇爷爷的信,知道你们要来,我还是有些担心呢,从京城到西凉,路程又远又不好走,好在,如今你们平安到了。”  

“对了,你父王和母妃怎么样了?身体还好吧?”  

“多谢王婶记挂,父王和母妃都很好。”  

稻花找萧沫礽聊的,都是一些轻松的家常,这样可以很好的缓解萧沫礽初来王府的紧张。  

这不,才短短一会儿的功夫,萧沫希少了一些拘谨,多了些轻松。  

一旁的萧烨阳默默观察着萧沫礽,发现四皇子的这个嫡长子年纪虽不大,可待人接物已经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了。  

别的家都是送的嫡幼子过来,目的显而易见,只有四皇子,送的是嫡长子。  

按照大夏律令,嫡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由此可以看出,几个送了孩子过来的皇子中,也就四皇子想要孝敬舅老爷的心要诚一些。  

因为这一点,倒是让萧烨阳对萧沫礽多了不少的好感。  

等稻花和萧沫礽寒暄得差不多了,萧烨阳才开口问道:“你今年有十一了吧?”  

萧沫礽点头:“是的,王叔。”  

萧烨阳:“你这身子骨挺结实的,可是在练武?”  

萧沫礽再次点头,来之前,父王就和他说了,眼前这位王叔武艺高强,来了西凉,除了多孝敬辅国公,就是多找机会请王叔指点自己。  

父王有耳疾,四皇子府的未来得由他来扛着,拥有一身高超的武艺,不管将来做什么都是有利无害的。  

“回王叔的话,侄儿从五岁开始就在习武了,习得内家功夫。”  

萧烨阳笑道:“看得出来,你父王对你的教导很是用心,现在你来了西凉也不可懈怠,练武要持之以恒,万不可中断,日后你要有什么不解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萧沫礽面上一喜,连忙起身作揖:“多谢王叔,侄儿谨记王叔的教诲。”  

稻花笑着插话:“好了,来日方长,这些等到日后再说也不迟,沫礽舟车劳顿,先让他下去洗漱修整一番吧。”  

萧沫礽也想赶快休息,不过他并没有忘了这次来西凉的任务,迟疑着说道:“多谢婶子怜惜,只是侄儿是不是要先去拜见一下辅国公?”  

稻花笑道:“这个不急,老太爷还在静养中,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小睡一会儿,今天你先休息,等明天吃早饭的时候,你就能见到人了。”  

萧沫礽不再多说:“谢婶子解惑,侄儿听婶子的。”  

稻花喜欢听话的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些:“你住的院子早就收拾好了,日后好好的在府里住着,缺什么少什么,都跟婶子说,把这当做自己的家,千万别拘束。”  

萧沫礽笑着行礼:“多谢婶子,给婶子和王叔添麻烦了。”  

稻花失笑:“你这孩子,倒是比小时候客气多了。”  

萧沫礽听到稻花提起小时候,露出了些许羞涩的笑容,他现在是大人了,哪能再像小时候那般粘着婶子?  

稻花也不在多说其他的,让谷雨将萧沫礽送去了来仪馆。  

来仪馆。  

看着院子里葱郁的一小片竹林,萧沫礽很是喜欢。  

谷雨见了,笑着说道:“王妃说,殿下小时候就喜欢竹子,特意将府里这个摘种着竹子的院子给殿下收拾了出来。”  

萧沫礽听后,眼中划过喜色:“婶子竟还记得这个,真是费心了。”  

谷雨回道:“殿下住得舒服,我家王妃就高兴了。”  

将萧沫礽领进正房后,谷雨就退下了。  

等到房里都只剩下四皇子府的人后,萧沫礽不在绷着,活动着身子做到了椅子上。  

跟来伺候的奶嬷嬷连忙上前给萧沫礽倒了一杯茶:“殿下,热水早就准备好了,可要沐浴?”  

萧沫礽连喝了几口茶才开口:“先不急。”说着,环看了一下屋子里的人,这些人都是近身伺候他的太监、丫鬟。  

“嬷嬷,其他人可都安排好了?”  

和其他几个堂弟相比,他这次带来的下人并不算多,不过加上护卫,数量也不算少。  

范嬷嬷笑道:“殿下放心,都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