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章,刀下救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曹丹,你这是想造反吗,萧大人不在,魏都指挥使有权接管军营,你有何资格在这里阻拦?”  

军帐中,都指挥使同知任行大声的斥责着曹丹。  

曹丹不反驳,也不接话。  

主位上,魏鸿才面无表情的看着下方同曹丹一样垂头不语的众将领,虽说他神情还算平静,可心里面却是早已恼火得不行了。  

当然,他最恼火的对象还是萧烨阳。  

他没想到萧烨阳手段如此厉害,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将边军将领给全收服了。  

要是在以前,他人一来,这些将领就会主动靠拢。  

而现在呢?  

他人已经来了三四天了,不但没一个将领主动拜见,就是他派人去请,这些人还一个个的一脸不情愿。  

魏鸿才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愤怒。  

此刻,他算是清楚的意识到了,西凉正在一点点的脱离自己的掌控。  

萧烨阳先是夺去了边军军权,等到和西辽的战事平复,那一下步,是不是就要开始插手都指挥使司的事务了?  

幸好啊,耶律康达还算不负他所望,将萧烨阳引到了死亡沼泽去。  

只要萧烨阳一死,西凉,就还是他,以及他背后的魏家说了算。  

见任行还在斥责曹丹,魏鸿才开口了:“好了,不说这些没用的了。”说着,起身看着曹丹,眼神尖锐。  

“本大人身为西凉都指挥使,本就身具掌管边军的职责,萧大人不在,现在新西镇全权由我掌管。”  

见曹丹要说话,直接打断:“本大人没和你们商量,也用不着征求你们的意见,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听从命令。”  

“好了,今天的事就先说到这里,你们下去吧。”  

曹丹几次想找机会说话,都被任行给阻拦了,最后,只能神色不甘的出了军帐。  

其他将领见了,没说什么,纷纷跟着离开了。  

等人全部走了,魏鸿才才冷笑出声:“我真是小瞧了萧烨阳,这么短的时间就收服了一条忠犬!”  

任行笑道:“反正萧烨阳已经回不来了,等过段时间,大人随便找个由头撤了曹丹的职位也就是了。”  

魏鸿才淡淡道:“曹丹只是小事,如今当务之急是和西辽停战。”  

任行:“大人不是已经将西凉的不易上报给朝廷了吗?马上就要入冬了,大军没有物资,无法战斗,想来朝廷很快就会批复下来了。”  

魏鸿才没有说话,停战是不难,难就难在他和耶律康达有协议。  

耶律康达帮忙除去萧烨阳,他则想办法将甘州卫割让给西辽。  

如今大夏和西辽的战事,多数是大夏胜了,就算萧烨阳不在了,也没让西辽讨到便宜。  

如此情况下,根本没法割让土地!  

沉默了一会儿,魏鸿才突然看向任行:“萧烨阳找了个师爷,是王家的人,你知道吗?”  

任行点头。  

魏鸿才笑道:“当初对付王家,你们任家可是出手最重的”  

任行当即冷声道:“如今萧烨阳不在了,我一个命令就能将人给拿下。”  

魏鸿才摇头:“做事不能这么没章法,这几天你应该也看出来,萧烨阳练兵还是有一手的。”  

“如今军镇里的兵都很团结,你要无缘无故抓了王师爷,怕是会不服众的,这可不利于我们掌控军队。”  

任行皱眉:“那要怎么办?”  

魏鸿才笑了笑,让任行靠近,然后低声对他说了一个计策。  

任行听了后,当即交好。  

第二天,和西辽军队交战的将士在战场上突发腹泻,导致这一场战事,大夏将士死伤惨重。  

战斗一结束,任行就杀气腾腾的带着人将王师爷给绑了。  

罪名是将士们的饭菜里有巴豆,王师爷得为这场战事的失败负责。  

曹丹和苏弘信不信,极力证明不是王师爷的错,可惜,仍然没能阻挡王师爷被抓。  

任行不单单抓了王师爷,还是将人押到城门外,准备直接砍杀。  

行刑台。  

王师爷满脸灰败的被按压在地上,眼中全是不甘和后悔,他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能逃过魏家的迫害。  

萧大人此刻,王师爷后悔极了,他不该没劝阻萧大人的,要是萧大人出了事,日后还会有谁来改变西凉呢?  

萧大人,可一定要平安回来呀!  

城墙上、行刑台周围挤满了围观的士兵,虽说任行给出了杀王师爷的理由,可大部分将士都是不信的。  

要知道,军队的后勤可是一直由王师爷在管理,在这之前,可从来没出过差错。  

纵使有人相信,也觉得王师爷罪不至死。  

“大人,王师爷罪不至死,求大人放过王师爷吧。”  

“求大人放过王师爷吧。”  

任行见众将士为王师爷求情,心里有些恼火,担心事情有变,赶紧挥手让刽子手行刑。  

稻花和古坚靠近军镇时,刚好看到刽子手举起刀准备砍王师爷。  

“东篱!”  

稻花话音刚起,东篱手中的剑鞘就甩了出去,打飞了刽子手中的刀,接着,东篱飞身过去,一脚踢飞了刽子手,将王师爷给扶了起来。  

“哪里来的宵小,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插手军队事务。”  

任行勃然大怒,抽出刀就朝着东篱杀去。  

可惜,实力太差,没几招就被东篱打趴在了地上。  

“来人,把这人给本大人抓起来!”  

任行被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