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万家旧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上直接革了萧烨阳的职,太后这边倒是不好再强行给他指人了。  

如此一来,昭德伯府的五姑娘和永庆伯府的四姑娘,进王府的事也就没了下文。  

对于这个,太后自然是不在乎的,在她看来,这两家能被她看上,并加以利用,那也是他们的福气,至于两家的庶女日后还要怎么嫁人,就跟她没关系了。  

昭德伯府。  

昭德伯看着跪在地上抽泣不止的庶女,心里很是烦躁,不满的看着韩夫人:“当初蒋家来人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这事不能答应,你倒好,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  

韩夫人辩解道:“蒋家一来就说这是太后的意思,你让我怎么拒绝?我敢拒绝吗?”  

昭德伯瞪着韩夫人:“我看你根本就不想拒绝?”  

韩夫人:“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伯爵府吗,你现在虽还是伯爷,可到了儿子这里,爵位就没了,我当然得为儿子谋划一二了。”  

蒋家说了,只要嫁个庶女,就给儿子重新安排个职位,她怎么可能不同意?  

昭德伯心累:“你在答应的时候,可有想过欣然?你让她以后在颜家怎么立足?”  

韩夫人默了默,随即梗着脖子道:“反正欣然已经生了颜家的嫡长孙了,有儿子傍身,颜家还能怎么着她不成?再说了,当初欣然可是下嫁,颜家好意思磋磨她吗?”  

昭德伯哼了一声:“你算计得好,可惜,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韩夫人瞥了一眼地上的庶女,庶女日后的日子如何,她不在意,可她关心儿子的前程呀:“老爷,你说我去找欣然,让她去和升平县主说说,把五丫头收了如何?”  

昭德伯‘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气急败坏的指着韩夫人:“你要想和颜家结仇,不想在要欣然这个女儿,你就尽管去!”  

“之前的事,还可以说是太后和蒋家威逼的,可你要去找欣然了,颜家能直接把你赶出门。”  

韩夫人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了,可她实在忧心儿子的前程呀:“我不过随口一说,老爷那么激动做什么?”  

昭德伯哼了哼:“赶快给五丫头找户人家嫁了吧。”说完,就甩袖离开了。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永庆伯府。  

不过方夫人可比韩夫人麻利多了,直接告诉庶女,会给她找个外省的人家去做正房,快速的将庶女安抚住了。  

“这都叫什么事呀,太后想惩罚萧烨阳,倒是把我们家给拉了进去。”  

永庆伯凝着眉道:“太后是君,我们是臣,可不就只有听命的份。”  

颜府。  

李夫人知道指人的事没有下文后,狠狠的松了口气,听到丫鬟说,韩欣然带着孙子过来请安,直接挥手说不见。  

她承认她是在迁怒儿媳,可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来了京城后,儿媳的娘家就没少给家里添堵。  

儿媳人是不错,可有那么一个娘家,七分的好,也就只剩下三四分了。  

平亲王府。  

萧烨阳被革职,马王妃、萧烨辰、罗琼都十分的高兴。  

萧烨阳平日里那么拽,不就是仗着锦翎卫指挥同知这个身份吗,如今没了职权的他,看他还敢怎么嚣张。  

罗琼午饭后,在丫鬟、婆子的陪伴下,都会到百花园这边逛一会儿。  

稻花算准了时间,早早的等在了这里,看到罗琼的身影,立马看向平吉媳妇,等平吉媳妇转身离开后,就笑着朝罗琼走了过去。  

“姑娘,平吉媳妇能把王妃引过来吗?”王满儿脸色有些担忧。  

稻花倒是平静得很:“她既敢应下差事,说明就有这个本事,等着看吧。”  

“大嫂!”  

看到稻花,罗琼立马想到之前她说自己肚子大的事,不由憋气收了收小腹:“二弟如今赋闲在家,二弟妹怎么也不陪着?”  

稻花笑眯眯的说道:“我像大嫂学习呀,我瞧你和大哥不也成天的没怎么见面吗?”  

罗琼心里有鬼,这话立马牵动了她的神经,僵笑着道:“二弟妹没怀过孩子,可能不知道,这怀孩子期间,夫妻两最好不要同房。”  

稻花:“我没说要通房呀,我听说你连房门都不让大哥进。”  

罗琼冷了脸:“二弟妹对我房里的事倒是了解得很嘛。”  

稻花笑道:“大嫂你可别误会我,这事,我也是来百花园的路上听府里丫鬟说的,你和大哥房里的事,我可一点都不关心。”  

罗琼皱了皱眉,不想再赏花了,转过身就准备回去。  

这时,稻花注意到院门前的花木抖动了一下,当即拔高声音开口问道:“大嫂,你肚子里的孩子不止才一个多月吧?”  

听到这话,罗琼整个人都僵住了,再也迈不动步子,好一会儿,才转头看向稻花:“二弟妹这话是什么意思?”  

稻花笑了笑:“大嫂,我在闺阁中,学了点医术。”说着,看向罗琼的肚子,“你这肚子有点大呀,实在不像是一两个月的,倒像是四个多月的。”  

“为了孩子的安全,要不,你还是请宫里的太医重新把一下脉吧?这外头找的大夫,很多都医术不精。”  

院门外,萧烨辰听到稻花的话,扶着马王妃的手猛地收紧。  

由于太过用力,马王妃直接疼出了声。  

罗琼听到声音,面色猛地一变,快速转身看向院门口,当看到马王妃和萧烨辰都在,袖子下的手都有些微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