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狂战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狂战斧+55攻击,+7.5生命恢复,+3.25魔法恢复被动:分裂,普通攻击时对目标周围最远650距离的锥形区域内敌人造成70%屋里伤害。对非英雄单位造成50%物理伤害。(仅近战有效)  

这件装备的总价格是4130金币,花费了陈南这十多分钟内打到的全部金钱。  

可以说,这把狂战斧,就是陈南在中路呆了十多分钟的最终成果。  

问题是…  

它真的厉害吗?  

“敌法师的技能和这件装备之间,难道有什么配合?”  

葛显沉吟着,猜测道,“法力损毁的作用,能通过分裂对面前所有敌人造成效果?”  

但是很快。  

随着陈南清理掉夜魇方下路野区的一波野怪,葛显的猜测,被证实是错误的。  

法力损毁还是只对陈南直接攻击的目标有用,分裂并不会让它变成群体削蓝。  

可这样一来,陈南出狂战斧,还有什么意义呢?  

观战者们眼中都闪过不解的神色。  

看了这么久,他们对敌法师的技能已经足够了解,也承认,这些看上去不怎么样的技能,打起来其实还不错。  

理所当然的。  

装备,要与技能配合。  

应该出的装备是增加攻击速度,提高削蓝的效率,或者增加血量和防御,配合三技能法术反制,让自己更加不容易死。  

他们是这么理解的。  

可陈南出的狂战斧,既没有攻击速度也没有血量防御,攻击力虽然不错,但和敌法师总感觉不是很搭。  

他们的判断…  

对了一半。  

陈南刷完下半野区后,直接赶到了下路,想要配合队友击杀对方下路的编织者和龙骑士。  

但输出稍差了点,没能斩获击杀,让对方逃掉了。  

“他攻击速度要是再快一些,就能把编织者的魔法值打光,编织者用不出技能,不就死了?”  

李老说出众人心中所想。  

但他没有发表过多的评价,只是描述自己看到的事情。  

算是吸取经验。  

前十分钟,陈南也做过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最终都证明,他是对的。  

他对DOTA这款游戏有着超乎常人的了解,所有选择显然都经过深思熟虑。  

所以。  

还是不要妄加评判的好。  

免得被打脸啊。  

李老默不作声,葛显和杨国礼则是盯着观战画面,努力思考陈南选择狂战斧的原因。  

画面上——  

陈南下路杀人失败,快速清了一波兵。  

队友食人鬼魔法师给他上了个嗜血术的BUFF。  

他没有带着队友推塔,而是利用闪烁跳到天辉方的野区,打起野怪来。  

一边清理野怪一边往中路走。  

闪烁的冷却时间很短,距离又远,连跳带蹦,只是一转眼的时间,他又站在中路,收掉一大波兵线。  

然后往夜魇方的野区跳,打掉两拨野怪后,竟然大胆地跳到夜魇方上路二塔和三塔之间,收掉了一波刚刚从高地上走下来的小兵。  

行云流水。  

所有举动都没有丝毫犹豫。  

目的明确。  

就像是,早就计划好了这条路线。  

“我明白了。”  

葛显以右手握拳,敲击左手手掌。  

杨国礼也点点头:  

“发育。”  

两个字,概括出了陈南选择狂战斧的核心思路。  

在场其他人也都露出恍然的神情。  

他们想错了陈南的目的。  

出这件装备,不是用来增强战斗力的。  

而是用来提升发育速度的。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猜,如果陈南出的是点金手这种东西,他们肯定第一时间就能猜到。  

但狂战斧,表面上看是一件很纯粹的输出装备。  

看完陈南的发育路线后,他们才明白,这是一件发育装备。  

因为狂战斧的分裂效果。  

敌法师清理兵线和野怪的速度,大大加快。  

一波小兵是4只,如果一只一只地打,起码要站在原地普攻十几下,才能清完。  

但有了狂战斧之后,四五下就能干掉。  

两者之间,起码有五六秒的时间差距。  

打野怪也是一样的道理。  

配合上敌法师的闪烁,快速赶路,打完一波野马上又到下一个野点,穿插着清理兵线。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他从下路打到上路,中途打了五波野怪,三波小兵。  

发育速度,快得惊人。  

“闪烁需要消耗魔法值,他这么一直用,本来魔法值会不够用,但狂战斧的那点魔法恢复,再加上队友冰女的奥术光环,刚好弥补了这点,他一直使用闪烁也不会有魔法值不足的问题。”  

杨国礼敲了敲烟杆,再一次感到疑惑。  

难道说…  

陈南在让队友选择冰女的时候。  

就已经制定好了用闪烁的高机动性,加上狂战斧的分裂效果,来快速发育的战术吗?  

这个战术很完美。  

太完美了。  

就算陈南知道DOTA这个游戏的所有情报,包括装备的属性和能力。  

但纸面上的情报,总得经过多次实践过后,才能转化出合理的战术吧?  

好比是下象棋,即便知道所有的规则,但要领悟到“马后炮”“双重炮”这些招式,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起码,得多玩几局。  

不,看陈南那果断的英雄选择,无比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