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天家情拯救大夏皇帝(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大帝国皇帝,永启皇帝的名声最差。  

永启皇帝从小感受到父母的慈爱,所以一直努力效仿先帝,嫡长子刚刚生出来不久,就立为了太子,也就是云中鹤的亲生父亲。  

而这个天恩太子没有让人失望,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品质。  

文武全才,严肃,宽仁,英明,勤政。  

永启皇帝是一个贪玩的人,也不是很负责任,有些惰政。所以太子成年之后,自己经常跑出去玩,让太子监国。  

而太子也把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夏帝国依旧强盛无比。  

一开始这还没有什么,但是久而久之,外面的传言越来越广。  

说什么皇帝昏庸贪玩,太子英明,皇帝还不如早早退位,让太子登基称帝吧。  

说什么皇帝占着茅坑不拉屎什么的,说大夏帝国幸亏有太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又说先帝英明无双,太子也英明神武,所以永启皇帝就是一个过度送货的废物。  

偏偏皇帝荒废政事久了,太子监国成为日常,所以朝政文武百官有什么政事,也都去问太子。  

永启皇帝从小到大都是世界的中心,此时当然不爽了,于是渐渐地从天恩太子手中夺回了权力。  

天恩太子没有反抗,交出了手中的权力。  

之后又有人献上谗言,说天恩太子名望如此之高,恐对陛下不利。  

而且太子长期监国,自己有班底,有军队,朝中也有很多大臣支持,必须想办法把太子支开。  

有一个什么理由,能够把太子长期赶出皇宫呢?  

最好在外面呆上好几年,让大家渐渐忘记这个人。  

于是有人提出了主意,圣庙是我东方世界的文明起源。大炎皇族太祖就是从圣庙出来之后,再建立了大炎皇朝。  

大夏是天朝上国,继承了大炎皇朝的血脉和遗志。  

如今大夏帝国立国千年,尽管中途差点亡国,但光祖皇帝力挽狂澜,重建了大夏。  

所以,以立国千年之名义,让太子去祭祀圣庙,岂不是一举两得。  

一来表示我大夏帝国才是东方文明的正统,二来也算是对太子进行一种放逐。  

因为没有人知道圣庙所在,无数人穷极一生,都找不到圣庙。  

圣庙虚无缥缈,但是有真实存在。  

于是,永启皇帝下旨太子去祭祀圣庙。  

这道旨意下达的时候,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确实太荒谬了。  

谁都知道圣庙根本就找不到,一生一世都找不到。  

但太子领旨了,带着少数人出发,去寻找圣庙。  

结果…太子找到了,而且真的祭祀了圣庙。  

而且还带来了两个孩子。  

一时间,太子的声望到达了巅峰。  

圣庙对于大夏帝国,对于东方世界来说,完全是崇高无上的。  

去过圣庙,就意味着是天命之主,就能创下万世基业。没有人能找到圣庙,但太子一去圣庙就出现了。  

也就是那个时候,永启皇帝对太子的妒忌之心到了极致,加上大赢帝国密探的疯狂离间,父子关系到达了冰点。  

然后,大赢帝国黑龙台公孙羊等人策划的太子弑父案爆发。  

永启皇帝下旨,去捉拿太子,消灭太子班底,消灭太子军队。  

太子没有束手就擒,在一群臣子和军队的保护下,离开了京城,前往了大夏东京。  

皇帝下旨,大军前往东京平叛。  

于是大夏帝国的内战爆发,天大的惨剧发生了。  

最终,太子兵败自杀。  

天恩太子死了之后,永启皇帝也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复之前的慵懒,变得勤政起来,励精图治,仿佛想要挽回自己的名声,所以大伤元气的大夏帝国终于止住了颓势。  

所以这位永启皇帝,在内战之前算是一个浮华之君,但是内战之后,变成了一个有为君主。  

而归根结底,他并不像是天衍皇帝这样的虚伪狠毒之人。  

他是有天真和率性的一面的,只不过因为妒忌,加上奸臣的怂恿,才走上了这条惨烈之路。  

而且平叛太子的时候,他旨意也很清楚,活捉太子,绝对不杀。  

但天恩太子却选择了自杀。  

说是太子兵败,但事实上大战的最后关头,忠诚于太子的还有几十万大军,东京城依旧在太子手中。  

太子临死之前上书,说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谋反。  

一年内战,大夏帝国已经民不聊生,军队伤亡过百万,民众伤亡过千万,父子相残,天下惨剧。  

所以父皇也不需要来剿灭我,我自己了断吧。  

然后,太子自杀。  

这一场惊人的内战,戛然而止。  

太子的这一份奏折,在当时对皇帝冲击还不大。但是等到永启皇帝年迈之后,这份奏折每一次看,对他的震撼就激烈,对于有些事情他就看得越清楚。  

那一年内战,太子一直都是防守,不断上书自辩,一直以来他都是在自保。  

永启这边讨伐檄文越来越激烈,把太子写得越来越不堪。但太子那边,却从未发表什么对皇帝不敬的檄文。  

皇帝越来越内疚,越来越痛苦,每一次看到太子最后的奏疏都泪流满面。  

他先后下了三个罪己诏,并且恢复了太子的名誉,赦免了太子旧臣。  

近年来,他感觉到时日无多,这种内疚和痛苦就到达了极致。  

万允皇帝临死之前,都知道提醒云中鹤小心太上皇呢。更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