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借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紫烟轻笑一声道:“六王爷,皇位是馋人,可也不是谁都能染指的,还望好自为之,机会只有这一次!”  

“那就多谢他了!”宋玉怀冷冷道:“本王感激不尽!”  

他语带讽刺与讥诮。  

袁紫烟道:“要谢就谢宋姑娘吧,如果不是看在宋姑娘的面子,王爷你已经不在此世了,告辞。”  

她彻底离开了王府,下一刻出现在李澄空身前,犹自沉着玉脸。  

“老爷,夫人。”她对正在小亭里读书的李澄空与独孤漱溟一礼:“吓了吓那六皇子。”  

“嗯。”李澄空目光仍在书上。  

“还是得请叶圣女过去看看。”袁紫烟道:“这种狼心狗肺的玩意儿,就该宰了。”  

独孤漱溟一袭月白宫装,正坐在李澄空身边考校独孤弦的功课。  

粉雕玉琢般的独孤弦正愁眉苦脸的写字。  

他不到一岁便已开蒙,由独孤乾与玉妃教导,虽然只是教着玩儿,但他天性聪慧仿佛有宿慧一般,一学就会,已经比得上读书两三年的孩子。  

甚至小胖手已经会写字,写得虽奇丑,却总能认得出来是字。  

他一听到袁紫烟的话,顿时扭头看过来,兴奋的问:“袁姑姑,宰了谁?”  

袁紫烟吓一跳,忙笑道:“弦儿,我说着玩呢。”  

独孤漱溟嗔视她一眼。  

袁紫烟吐吐香舌,谁想到小王爷竟然听得懂这个,这聪明劲儿太吓人了。  

“谁得罪了袁姑姑?”独孤弦大眼睛炯炯有神的瞪着袁紫烟。  

李澄空轻咳一声。  

独孤弦忙转回,继续低头写字,好像刚才说话的不是他。  

李澄空放下书卷,举步出了小亭。  

袁紫烟冲独孤漱溟笑笑,也跟着出了小亭,进到了别院的正厅。  

“老爷,就这么放过那家伙?”袁紫烟颇为不忿的道:“看他的样子,根本没有罢手的打算,对我们是越发痛恨了,恐怕会继续做下去。”  

“你想杀了他?”  

“对,宰了他!”  

“他是玉筝的嫡亲。”李澄空摇头道:“如果杀了他,恐怕会栽赃到她身上,她的名声怎么办?”  

“那就下毒?”袁紫烟道:“让他暴毙而亡,如何?”  

“别人又不是傻子。”  

“趁他跟宋姑娘的矛盾没公开,先灭了他,若他跟宋姑娘做对的消息扩散开去反而没办法下手。”  

“你呀…”李澄空坐到太师椅中,无奈的看她:“还有什么主意?”  

“要不要跟宋姑娘说一声?”袁紫烟轻声道:“我总觉得,不跟她说一声不妥。”  

李澄空不置可否。  

袁紫烟优雅而灵动的摆弄一番茶炉与茶壶迅速沏了一盏茶双手呈上:“老爷有何指示?”  

“你就没别的主意除了杀人?”李澄空道:“涉及到亲情不能一味讲杀。”  

“不杀的话…”袁紫烟摇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一了百了,干净利落才最好。”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澄空道:“这句话你总是知道的吧。”  

“那就不瞒宋姑娘。”  

李澄空哼一声:“她要是知道了怎能没有芥蒂,你是不是想害我!”  

“老爷——!”袁紫烟嗔道:“留着那家伙太气人了嘛,是祸害。”  

“你呀一点儿长进没有!”李澄空叹道:“你就不能想个既不脏了自己的手又能处置他的办法?”  

“借刀杀人?”袁紫烟明眸一亮。  

李澄空哼一声摇摇头揭盏轻...  

揭盏轻啜一口茶茗。  

袁紫烟明眸闪动如波光粼粼。  

她忽然抚掌:“有啦!”  

她兴奋的笑道:“老爷是找太上皇对不对?”  

“总算没蠢到家。”李澄空放下茶茗。  

袁紫烟兴奋笑道:“跟太上皇说,看太上皇怎么处置这个家伙。”  

李澄空颔首。  

“不过虎毒不食子,宋石寒绝不会杀他的。”  

“不杀有不杀的办法。”  

“如果他装糊涂呢?”袁紫烟道。  

“太上皇是个明白人。”李澄空道:“女子为皇已经让他觉得丢人,如果再有兄妹相残,那大云皇室的脸面何在?”  

“唔好我去找太上皇。”  

“我亲自去一趟吧。”  

“是。”  

三天之后宋石寒邀几个皇子进宫团聚一起吃饭的时候忽然发作,斥六皇子宋玉怀行事狂悖,着宗人府直接圈禁。  

即使皇帝宋玉筝亲自求情太上皇宋石寒也没松口,将宋玉怀圈禁于怀王府,不得出王府一步。  

宗人府亲自管制,王府诸人出入需得持宗人府所发腰牌,没有腰牌不得出入。  

李澄空听到这消息,甚是满意,宋石寒总算没犯糊涂,直接圈禁了宋玉怀,省得麻烦。  

李澄空很快出现在大云皇宫的后花园,与宋玉筝相见。  

后花园的宫女们皆撤去,偌大的后花园只有两人,肩并肩踱步赏花。  

“父皇已经跟我说了原由。”  

宋玉筝在月光与灯光映照下宛如一尊玉人,肌肤泛温润光泽。  

李澄空笑道:“对我的处理可还满意?”  

“该事先跟我说的。”  

“跟你说了又有何用?徒增烦恼罢了。”  

“唉——!”宋玉筝轻轻叹息:“我跟六哥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没想到…”  

李澄空笑笑:“皇位龙椅能改变太多东西了,历代以来为皇位,同室操戈的还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