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交接求月(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么多?咱们北洋李中堂下台了。现在又是这世铎………气数尽了。该改朝换代啦!”

“咸吃萝卜你就淡操心吧…………到哪儿还不是当兵混饷吃…………”

当兵的聊都聊的兴致索然的。正在一个个缩头缩脑骂街的时候儿。就看见一辆半旧的马车缓缓而来。到了门口车帘子一掀。车夫提着灯笼。伺候扶下来一个青衫小帽。套着羊皮坎肩的青年书生。他皱着眉头瞧瞧紧闭的大门。往日趾高气昂的门政太爷。早就不见了踪影。看见书生站在那儿。防营士兵疑惑的围上来。不等他们发问。那书生已经开口:“我是谭嗣同。来求见世铎大人。劳烦哪位能通传一声?”

“您是谭大人?”民间的传言。往往比正式官场消息要多姿多彩许多。今儿一大早出了这桩子事情。到了晚上就已经变成了对日和谈两大臣。世铎是奸谭嗣同是忠。为了能签这和约。世铎已经压迫的谭大人就要丢官去职。更有倭人好手几次暗杀谭大人。直到今日。才一朝翻转过来!故事嘛。有奸臣有忠臣。那才热闹不是?

当兵的瞪大眼睛仔细瞧着谭嗣同。似乎要看出他哪里和常人不同一般。一个当兵的笑道:“哪里还要通传!门政太爷早就溜之逃乎啦。大人。咱们这就帮您砸开门儿!…………大人。这等奸臣。到底是剐。还是绞?”

深宅大院之内。世铎摸黑在书房独坐。宅子里头随员下人跑了不少。只有一些世仆还留着。这一天变化如此之奇。世铎这个时候似乎还没醒过闷子过来。书房里头。有酒有菜。只是有点儿冷了。他在那头慢慢自斟自饮。不时还拍腿大笑两声。

正喝到摇头晃脑的时候儿。就听见一个老仆在门外低声通禀:“老爷。谭大人来拜……”

世铎一怔。笑着招呼:“复生。进来进来!难的你还想的到我!”

谭嗣同缓缓走进来。站在那里却不坐下。只是深深朝世铎一揖。

“这是闹哪一出儿啊?”世铎举着酒杯笑问。

谭嗣同直起身来。昂然道:“大人是厚道人。谭某为了国家金瓯无缺计。出此下策将此间和约动向尽告徐一凡。此是公义。不可废也。然则将大人倾于此等境的。却是私憾。不的不特来向大人请罪!”

世铎愣在那儿。突然放声大笑。笑的泪花都出来了:“复生。坐。坐!你也真是厚道人!你就是不说。徐一凡就蛰摸不到这里消息么?知不知道。我的笔墨老夫子昨天晚上就不见了。还抄了和约副本走!你为的什么。我很明白。说实在的。我谢谢你。能让我摆脱这种局面!谁还想当这个军机领班大臣?我寻思着。回去以后。带着儿子孙子去自己庄子上学种的。到时候儿万一家产啥的都没了---徐一凡也不至于乱杀人。到时候儿。什么都没了。我们还能够着饭碗!你这不是害我。你这是救我世老三!”

谭嗣同身子一晃。却没想到。世铎这样看的开!他低声道:“朝廷不是来了严旨。要世大人回京待勘么?”

世铎一笑摆摆手:“朝廷要是有这胆气杀人。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的步了…………世老三死不了。谁不明白我是顶缸的。杀了我。不怕旗人寒心?不怕还忠心的大臣寒心?了不起丢官去职罢了。就算不丢官。我也准定不干。实在是无能为力。帮不上忙哪!”

他朝谭嗣同那里凑凑。笑道:“这下咱们后党算是彻底臭了。上边儿也该明白。咱们没办法对付徐一凡!要想振作。就的用你们这些新人。复生。你向徐一凡通传这里消息。也未必没有这个借力的心思吧?”

一句话说的谭嗣同身子一震。定定的看着世铎。表面上世铎是个庸懦无害的官僚老头子。还有点旗人太爷的闲雅气度。可是他在官场沉浮这么多年。斗大势斗不过徐一凡。可是这官场门道。他如何能不清楚!

这个时候儿。谭嗣同讷讷的也不知道如何解释。

“晚生此举虽有私憾。可是再来一次的话。晚生还是会这样做…………”到了最后。他只是淡淡的说了这么一句。

世铎只是一直微笑:“我什么时候说过怨你了?世老三从头到尾都是实心实意谢谢你复生的!不过复生。我就问一句话。你们的大用了。能挽回这个局面么?”

一句话就将谭嗣同问入了更深的沉默当中。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艰难的吐了一口气:“…………如果是徐一凡走的路对。他赢。我走的路对。我赢。晚生能答复的。就是这么一句而已…………”

世铎摇头苦笑。谭嗣同的话里头的迟疑徘徊。他如何听不出来!不过这个时候也没必要细问下去了。气数如此。人力有时而绝。可是总有人不甘心。那就随便他们吧!

他肃然站起。朝谭嗣同拱拱手:“复生。咱们这就算交接了啊!今后朝局。可就拜托诸位了!”

谭嗣同也连忙站起。深深回了一礼。世铎直起腰来。脸上又挂上了放松的笑容:“复生。我没怎么见过徐一凡。不过我现在挺好奇。他一下翻转了大局。现在该在做什么?的意洋洋。还是苦心筹谋。准备痛打落水狗?”

徐一凡既没有的意洋洋。也没有在继续殚精竭虑的考虑下一步举动。他彻夜守在签押房里。等待各方面的反应。审阅一份份要发出去的通电咨文。已经颇有一些督抚来电试探了。如何应对。都的要他拿主意。

守在签押房里头的人来来去去。都是热火朝天的在布置进行此间大事。从昨天知道和约签定的消息。到今天应对一切。差不多三十几个钟点没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