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名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关熔岩魔神的经验也未必准确,就像这次一下出现两个,之前历史上也从未有过,说不定它们见没有生灵在灭神涧,便又直接回岩浆海去了。”  

“那至宝会不会是因沱得去了?知道当时灭神涧情况的,除了五浑便是他。这次的消息也是因沱主动散播的。”  

“也有可能是人类太宇宗主…说不定是他击退熔岩魔神,将五浑他们的至宝取走。”  

“怎么可能!宇宙之主就算有至强至宝宫殿,面对两头熔岩魔神,也只有被镇压一途。”  

一直沉默听着神眼族的几位真主议论的第一真主,突然开口道:“老五,可已查清人类的讯息?”  

“老师,人类夏至和巨斧的讯息都已查清。”第五真主对即对那道老者身影恭敬道。  

神眼族第一真主是七位真主中最为古老,实力最强的存在,另外六位真主中更有三位是他的亲传弟子。  

“讲。”第一真主道。  

“太宇宗主夏至,是原始宇宙人类这一纪元新晋宇宙之主,成为宇宙之主后在他家乡银河系闭关万年,曾正面对战击杀妖族嫦鹫之主本尊,随后对战妖族联盟十几位宇宙之主围攻,靠特殊生命分身自爆击杀三个对手。  

之后妖族震怒,联合虫族、机械族以及独行强者虚真,在夏至第一次进入宇宙海时埋伏围杀…结果反被他与巨斧反杀,妖族梦荼当场陨落在巨斧手上,独行强者虚真被夏至的宫殿至宝镇压…”  

随着第五真主的讲述,其余六位神眼族真主的面色也愈加严肃起来。  

神眼族作为第一宇宙时代的最强势力,在宇宙海中巴结他们的族群势力有很多,就是原始宇宙时代的一些族群,不少也与他们暗中有一些交易联系。  

如今真正重视起来,主动去收集讯息,夏至和人类族群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包括他在混沌城留下《太上混沌碑》,以及三大巅峰族群服软赔偿巅峰至宝的事,都被调查的清楚明白。  

“原始宇宙时代人类出现如此妖孽…这是又要崛起了!”第一真主慨叹道,“就是巨斧的实力,怕是也已与老三相当,和我也相差不远了。”  

长相普通,一直未曾说话的第三真主沉吟片刻,缓声说道:“妖族的梦荼就算实力再弱,没有至强至宝铠甲的情况下,至少也有七阶实力。巨斧的最强斧法最低也是八阶顶尖,甚至有可能是巅峰,近乎九阶…”  

“那巨斧又得到了虚真的至强至宝神甲,岂不是…”  

一众神眼族真主顿时哗然。  

在两大圣地以及神眼族这样的宇宙海巅峰势力中,不同于一般势力的简单划分,宇宙之主为一阶到五阶,宇宙最强者是六阶到十阶。  

他们对宇宙最强者的实力划分更为精细,在每一阶实力中,还分为不入流,普通,顶级,巅峰。  

像原始宇宙时代的宇宙最强者们,修行时间最短,如妖族的梦妖祖这样,不考虑至强至宝的加成下,实力一般也就在七阶不入流到普通。  

有至强至宝才勉强算是八阶实力,但也只是其中最弱的。  

虫族女皇和机械族父神实力更强些,靠着至强至宝或是傀儡大军能达到八阶普通实力。  

之前巨斧未曾展露完全实力前,没有至强至宝,仅靠自己的秘法在有限几次战斗中,便被评定为八阶普通实力,因此才让宇宙海各方都高看一眼,在原始宇宙中也被其他宇宙最强者忌惮。  

这次强悍击杀梦妖祖,又有情报见到巨斧穿着虚真魔神的至强至宝神甲出现在流重山绝地,无疑让神眼族对他的实力评价会更高。  

“巨斧实力强又如何?我们七大真主纵横近三个宇宙时代,从三大绝地得到的古老秘法传承,让我们的实力放眼宇宙海也就那被镇压的原祖能压我们一头,巨斧再强也不可能超过原祖。”  

“没错。”  

“那夏至之前从未进入宇宙海,他的两件至强至宝肯定都是自原始宇宙得到。能让他如此逆天,其中或许便隐藏着惊天隐秘。不管是远古文明的逆天传承,还是其他,也许这便是我神眼族超脱生命大限的机会!”  

“对,绝不能放过。”  

“我们就要趁他还未成长起来赶紧出手。不然再让他成长下去,怕是过不了多久…便又是一个原祖。”  

他们都是经历过原祖闯荡宇宙海崛起的时代,除了最强的第一真主当年在原祖面前硬抗过来,其他真主便是实力第二强的第三真主都是远远看到便立即逃窜。  

不管是想要抢夺至宝机缘,还是避免再出现一位未来的绝世人物,且已与他们神眼族结怨,唯一的选择便是将其扼杀。  

与之相比,拿回五浑之主他们至宝这样的事,便不足一提了。  

“这次围杀人类夏至,我也去。”第一真主面容严肃,“老三你们尽快赶去宇宙舟找到夏至的行踪,必要时可先出手试探其实力。老五老六,你俩去流重山,阻止巨斧赶来救援。”  

“好。”  

“神眼你也出手的话,那夏至就算再妖孽,宫殿至宝再强,这次也一定会被镇压,只要带回我们的小型宇宙他就死定了。”  

“对。”  

“这次正好趁他们分开,击杀夏至,抢夺机缘!”  

很快,在已经派出四位真主的情况下,神眼族的第一真主,这位继原祖被镇压后隐隐为宇宙海第一强者的‘神眼真主’,无尽岁月来再一次离开小型宇宙,前往宇宙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