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狠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场杀戮,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毕竟双方兵力差距很大,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彻底击败裴进,他们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此时,汉州城下的朝廷军队,约莫有五万人,而且这五万人大多是汉中军或者锦城的守军,算是裴进麾下的精锐,本来想的是要在今天一鼓作气拿下汉州,但是谁想到被这个什么“天雷”,在一瞬间打乱了阵脚。  

战场上的人数并不是越多越好,相比于人数,更重要的是为将之人能否指挥得动,战场上兵力再多,如果为将之人无法完全掌控,不仅不会提升战力,甚至还会成为累赘。  

眼下这些阵型散乱,四下奔逃之人,就成了裴进的累赘。  

他指挥不动这些逃命的人,也无法阻止他们溃逃,因此当裴进用千里镜看着沐英等人杀出城门之后,脸色骤然变白。  

他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出城追击,只要他们的阵型不乱,那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裴大将军虽然没有亲临阵前,只听到一阵阵巨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飞快下令。  

“传我将令,全军缓慢后撤,后面的军队顶上去殿后,有序后撤!”  

“如有踩踏者,督战官就地斩杀!”  

如果是前方是被正面击溃了,裴进这番话兴许有用,毕竟这是在大家理解范围之内的事情,发生了也可以理解。  

但是现在,前面的人是被不知名力量给弄成了这个样子,所有人都慌不择路,军阵之间再没有半点章法,大家都在一股脑的往后跑。  

将令下发下去,也是石沉大海。  

没有几个人听到裴进的将令,就算听到了,多半也不会理会。  

踩踏还在发生。  

沐英等人已经追上了最后面的一批人,他们或者持刀,或者持枪,无情收割着这些六神无主的朝廷将士。  

鲜血,洒满大地!  

短短半个时辰,裴进所部的伤亡,就已经超过了死在汉州城下的人数,这一切被裴进看在眼里,这个经历了两朝风雨的禁军大将军,目呲欲裂。  

他狠狠握拳,嘴角沁出鲜血。  

这位大将军心里清楚,前线溃逃的将士已经不可控制,再这样下去,被他们把阵型打乱的话,只会死更多人。  

“传本将将令!”  

裴进几乎是低吼出声:“所有后排将士,禁止后退,调转方向,如有人冲阵,无论敌我,就地斩杀!”  

这句话的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让此时还没有乱起来,仍在他手中掌控的军队,调转方向,向自己的友军举刀,只要有人胡乱冲撞,不管敌我,就地杀了!  

这是一个听起来有些残忍,但是很好用的法子,此时前排的军队全部乱了,没有办法掌控,再这样下去,不止是前排,后排的将士也会受影响,被他们冲乱阵型,到时候汉州的反贼们杀过来,大家就全都要死在这里!  

换作任何一个大将军在这里,面对这种情况,大概都会做出裴进这种选择。  

于是乎,朝廷军队从中间一分为二,后排的将士转过身子,抽出武器,面对这些逃过来的战友,举起刀枪。  

很多人被天雷惊了,顾不得其他,埋头朝着后面奔逃,刚逃到后排,刀光闪过,一颗人头凭空飞了起来。  

就在他飞起来的时候,仿佛听到了有人对着他们大喊。  

“立刻回头,不许后退,否则杀无赦!”  

然后他就眼前一黑,失去了最后的意识。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与他一样。一颗颗人头,从脖子上飞了起来,在地面上画出了一道泾渭分明的线。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过线,立刻就要被杀!  

于是,杀戮的速度变得更快了。  

因为不止是沐英等人在杀人,裴进也在大肆屠戮自己人。  

李信是在临近中午的时候扔下的天雷,仅仅两个时辰之后,战场上便躺下了超过两万具尸体!  

其中大半,是裴进所杀。  

这就是壮士断腕。  

到了傍晚的时候,一身猩红的沐英坐在枣红马上,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看着前方不远处的裴进,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裴进也在注视着这个黑脸的将军。  

此时,他有太多太多问题,要质问眼前这个蜀人,不过两个人隔着一箭之地,没有办法说话。  

此时,场上因为天雷乱起来的人,已经死的七七八八了,沐英与裴进各带了一帮人手,远远对峙。  

他们两个人中间,是一道用人头划出来的线。  

沐英简单判断了一下情况,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他也很果断,挥了挥手之后,沉声道:“走,我们回汉州!”  

说完,他调转马头。  

临走前,他让一个被俘的朝廷校尉,去给裴进传信。  

“裴大将军,好狠的手段!”  

裴进听到了这句转达的话之后,面无表情。  

但是在他身边不远处,萧正萧怀父子俩,都是脸色难看,小声在谋划什么。  

另一边,沐英带人终于回了汉州城,他回程之后,几乎是从枣红马上瘫软了下来。  

方才的追击之中,他亲手杀了数十人,挥枪数百次,而且打了一整个半天,已经让这位沐大将军,精疲力竭。  

他强忍着疲惫,爬到了汉州的城楼上,找到了正坐在城墙上发呆的李信之后,这位沐大将军直接瘫倒在了地上,不住的喘气。  

“侯爷,咱们赢了…”  

他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