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归墟降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数人族大能先贤恭敬行礼,以晚辈之身执礼,无论当年传下金丹大道的老子,还是后来的人教圣人,都该当礼,便是三皇五帝亦行了晚辈之礼。  

老子是旧时洪荒的天道圣人,如今的六界圣人,而人族三皇则是人界的三皇,天地位格于六圣来说是低了,但是于人界人道而言,又高了。  

人族大能无不欣喜,看着六界其他大势力的圣人混元,而他们人族却未有一尊混元至尊。如今老子归来,他们终于放下心了。  

随后,西方忽有道家清气漫山过海而来,只流清气满乾坤。一个道人踏着清风而来,他挥一挥衣袖,送来一座座连绵百万里的宏伟山脉,座座高山是为一脉,名万寿山脉。  

来人手段震撼了诸位人族大能,当镇元子走近时,众人才回神,忙行礼道:“见过镇元大仙。”  

镇元子和善扶起众人,受了众人一礼。遂转身对老子道:“去了一趟佛界,搬了趟家,故而来迟了。”  

老子点头,少见的生出一丝笑意:“无碍,我亦是方才至。”  

不夜界中不夜天城看着六界诸圣降临显威,混元至尊翻天覆地,自家的圣人却始终未至,不由得心中焦虑起来。  

(本章节为防盗章节,若有重复,请半小时后重新刷新即可阅读全部内容。如造成不便,跪求原谅。)  

而刚从混沌之中回到六界的青落,看着诸圣混元纷纷彰显各自道象,心中明悟,这是诸人在为鼓动军心,安抚众势。  

他踏入不夜界的脚便顿住了,纵然他不喜这些虚象,其他圣人亦大都不喜,但别人家都有了,他的不夜天城又怎能落后?  

他不但要随,还要盛过六界,这样才能彰显出不夜天城的独特性。  

青落想了片刻,左右想不出来,那便来个大点礼物,算是造福众生了。  

青落自九重天上显身,负手踏空而行,显于众生眼中。哪怕他身影于浩瀚苍穹而言渺小无比,但众生依然能看到青落的身影。  

青落每踏出一步,身后便有千万衍生法链跟随,铺天盖地遮掩苍穹,将天空化成了一张白纸。  

随后青落脚下走过的地方,化为虚无,演化世界,有九轮太阴太阳之星高悬其苍,有山河大地起落沉浮而显,有森林原野草木枯荣,天高无尽,地厚无边,无穷衍生至理展现众生眼中。  

在青落背后的天空,是一个位面的演化之景,是青落以元神记忆所展现于六界众生眼中的开辟大衍位面的过往!  

无数玄机奥义尽数展于天地众生眼中,浩大天地神威震撼了每一个生灵,无尽道之奥义尽数展现在众生眼前。  

便是诸圣混元都暗道了一句:“好大的手笔!”  

如此大方的将己身所修无尽岁月的道施展于众生面前,赐予了众生一场造化,从中可悟得多少,便全看造化了。  

青落丝毫不会在意,若道是看看就能参悟的,那也太过于荒谬。  

看过了,不代表明白了,也不一定就悟透了,学会了。他的道,唯有他自己的心知,自己的心懂。  

青落在众生眼中,背后带着一个世界缓缓走向不夜天城。  

那是一个背负世界的存在!  

众生心中铭记了这此生难忘的一幕。  

青落身后升起一座古朴神塔,神塔高悬星辰之空,屹立日月之间,无尽伟岸,放出无尽光明照射于不夜天城之上,加持不夜天城的一切法,一切人,一切物。  

携带正大光明的青落,走向了天城。  

天城亿位天军皆神色激动,但仍旧保持军阵军队之姿,亿口同声又异口同声齐齐拜道:“恭迎圣人法驾回归!”  

至于不夜天城中的其他散乱生灵,亦纷纷行礼道:“恭候圣人。”“恭祝圣人回归。”。。。。  

虽然混杂无比,但各种恭贺之声,震颤激动的声音代表了他们对圣人的崇敬,对青落的敬意。  

青落迎着光芒万丈下,淡淡轻笑,纯白衣袂轻晃,身后三千长发迎风拂起,笑容之中有着安抚人心的自信有着绝对自信与必胜之心,容貌俊美虽未惊天动地,但风采却万古难寻。  

青落单手微抬,道:“尔等平身。”一股虚无柔和之力托起了不夜天城里数十亿生灵弯下的腰。  

青落走入了不夜天城之中,走入灵皇大殿之内。他立在高叠九九八十一阶的台阶之顶,身下是两百余位绝世强者恭敬分立两旁,以天城大礼拜道:“恭迎圣人回归。”  

青落点头,道:“吾不再天城已久,如今已强盛如斯。诸位辛苦了,起身吧。”  

众人这才直起身子,低首而不敢直视圣人。  

青落扫视了番后,才道:“吾虽归来,但尔等仍旧按照既定作战之法备战。而吾会坐镇天城,拦下所有混元至尊!尽管施为!”  

众人皆是心中一松,既然没有混元至尊,那么即便再强大的敌人他们都丝毫不惧,毕竟苦心孤诣耗尽心血的备战三十万载,他们亦有着强大的自信。  

青落的归来,给不夜天城众生带来了极大定士气。即便他没有说什么慷慨激昂的言语,但青落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鼓舞。  

他的本身便是一个无法超越的传奇。从一微小生灵随天地大势苟且苟安,到逐渐成长掌控天下格局的无数上圣人,创立不夜天城,二败血海,一己之力二分血海。独守四大祖巫,直面天地大魔劫,亿万凶魔围城。。。。。。  

无数次的逆境反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