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永恒之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星光灿烂六界时,衍生大道触及太阴月桂,破入月桂根基下夺走了镇压太阴星下漫长岁月的后羿大巫肉身。  

而在一刹那月桂外的吴刚也随之湮灭化为流光合入后裔肉身。  

也是这一瞬间,太阴星上时空隧道开启,嫦娥与石矶带着后羿大巫肉身跨入大衍界门。  

太阴星与嫦娥的牵引,亦在万星移位时随之中断,当太域恢复时,嫦娥已经再也不是嫦娥了。  

从此,六界少了一位九天月神嫦娥,大衍位面里多了一个太阴星君望舒。  

青落完成了当年承诺,自是少了分因果牵扯。  

算起来,五千年时间,应该是时候离开了。  

去往位面之壁,去往混元至尊该承担的责任。  

不过,青落还是慢行了一步,从衣袖中滑落了一卷圣人法旨,坠入不夜天城,落入申公豹手中。  

青落又是一步一步走向六界南缘外,一指妖界,一指天界,又指冥界,面对无尽虚空,长身而起,笑道:“青落在此提前恭贺诸位得证大道,吾在位面之壁等候诸位到来。”  

六界虚空中,无人回应,无人回声。  

青落转身离去,一步迈入了位面之壁中。  

位面之壁,六圣各自立于道场云天之上,齐齐向青落一礼。  

这一礼,是为向六界众生而奉献的混元至尊之礼。  

青落回之一礼,道:“多谢诸位道友。贫道晚来,有劳诸位庇护六界众生了。”  

老子圣人眉梢动了动,淡淡道:“此为圣人所职,道友虽初入混元可已达我等之先。  

老朽叹之。  

吾师之意已传,既然道友来至,这些人族便回归人界吧。”  

青落点头,虽然有所惊讶,仍旧道:“善!”  

其余五圣自然早已知晓,亦齐声言“善!”  

老子转身对下方百万人族修士道:“传道祖法谕:尔等人族众,镇守位面劳苦功高。今有圣人降至,尔等便回返人界,勤修精练大道,以待来日抗御灾劫。”  

此言一出,下方百万人族修士无不震惊,先是愣然,然后是不可思议,再就是喜极而泣!  

一个个人族修士老泪纵横,热泪盈眶,泪沾衣衫。  

没有尽头的镇压于此,抵御位面之外的灾劫侵扰。他们忘记了太阳的光是什么颜色,月华又是何等感觉,他们已经忘记天地灵气的存在,人族历代的传承记忆皆已尘封,他们只有在位面之壁中无休止的驻守镇压。  

三皇五帝齐齐一礼,人族十贤感激而谢。  

老子不为人族感激之情所动,没有去等待众人情绪稳定,便伸手一拂,太极图化万千丈大,收入了百万人族仙人飞出位面之壁,带着他们回归人界。  

青落明悟,纵然百万人族修士,也无法与他这一位混元四重天巅峰的圣人伟力相比。  

他来了,自然大大加强镇压了位面之外的混厄之力的抵御。  

这些百万人族修士的力量,自然便可有可无了。  

而人族修士驻守此地,修为数十万年都不得寸进,在此地积压数十万载,还不如回归洪荒,为超凡大劫来临时做好准备。  

青落身影瞬息出现在了百万人族修士所在虚空。  

衍生大道自脚底铺展而开,无尽法理秩序构筑层层铁则铺入位面之壁的透明晶壁,抵御位面外可怕的混厄之力。  

纵然是青落以圣人之力对上越来越暴虐的混厄之力,都要用上三分手段。看来怪不得六圣几乎不能再返洪荒了。  

女娲能离去,是因为她应天道之势,由天道之力暂时补入女娲缺失的力量。  

若六圣齐出,天道纵然可以抵御,也会消耗极大力量。  

青落以元神中的元灵古塔为阵心,在位面之壁的虚空中一展万万里,铺就出了一片纯白天云,为大衍天。  

从此,他便会驻守位面之壁,非天道大势不得擅离。  

老子的大赤天,元始的庆云天,通天的碧游天,女娲的娲皇天,准提的众妙天,接引的白莲天,如今再加上青落的大衍天,七位混元圣人之力齐出,抵御着来至虚无宇宙外第一位面的混厄之力。  

第一位面降临洪荒位面,最为关键的便是这混厄之气要化碎洪荒位面的位面壁垒,然后为第一位面降临接引坐标。  

第一位面里的敌人,是只有生死之敌,决计不会有投降可恕,战败,便是永恒的终结,洪荒湮灭,天道归虚,圣人不存,众生飞灰。  

因为,第一位面的敌人,要的是洪荒之心,位面的核心,毁灭洪荒,夺取位面核心,不仅仅是第一位面敌人此生的目的,亦是他们前世的目的。  

第一位面,名归墟位面。  

位面之主,是盘古大神无尽恶念与怨恨所成,是归墟之主。  

其下,是三千神魔残念所化。由鸿蒙大道本源借力重生,祂们生而为毁灭,死而为大道。  

他们与洪荒众生,与洪荒圣人,乃至与洪荒天道,生来便是不共戴天之仇敌,不死不休,死了亦再复生仍旧不休。  

三千魔神中,其中亦有着混元魔神,堪比混元至尊的魔神。还有逃离洪荒的魔始祖罗睺,兽皇神逆。  

亦有三千神魔里十二元魔的十二混元神魔祖。  

三千神魔,哪一个会是大罗永恒境下的弱者?  

更有三千神魔下的无数神魔恶念所化大军,归墟之主不灭,神魔大军永无止境。  

这是天道告知的秘密,六界众生唯有七圣知道的如此详细,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