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圣人出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  

宵烛瞬间惊的一跳而起,满脸不可思议的望着青落。  

青落笑说:“不必着急。  

为师对你另有要事。”  

宵烛听此,才安心下来,应声称是。  

青落转身对青蓝、葛昆,道:“长姐,葛道友,也准备一二吧。  

虽然离开的日子还早,但提前准备总是好的。”  

葛昆点头,叹息道:“是啊,我还要为族中的后辈安排一二,若要入了大衍再归来,我就不再是洪荒的玄龟了。”  

青蓝附和道:“我亦不再是洪荒的圣姑了!”  

三人对视一眼,皆欣然一笑。  

青落一人走进玄灵大殿内,扫视一转,这座大殿他未成道前亦甚少用之,如今成道后用的更少了。  

他摇摇头,一步走出大殿,跨出山海界,来至不夜天城灵皇大殿内。  

大殿里,诸位天城大罗长老皆行礼参拜。  

申公豹亦起身行礼。  

青落伸手虚托,众人直身。  

“天城虽换新主,但仍需按往日行事。  

申公豹虽修为不及上代城主,但其大智慧却胜过泣血灵皇。  

尔等既入我不夜天城,便需尽心行事。”  

五十余位天城长老皆恭敬称是。  

青落摊开掌心,有一纯白令牌浮现。  

青落振臂一挥,不夜天城外十八亿里荆棘绝地亿万荆棘疯狂涌动,骇人吞噬亡灵不存之地足以吓得胆魄不全者魂飞魄散。  

“持城主令牌,可召亿万荆棘,攘外安内唯尔独尊!”  

申公豹接过令牌,恭敬称谢。  

青落一指身后的城主之位,笑说:“坐上去吧。”  

申公豹一愣,手持令牌,抬头对上青落的视线,看到的是圣者慈祥笑,是欣慰的笑。  

他心中动容,手中的纯白令牌被握的更紧。  

缓缓跨出一步,登上台阶,再抬脚迈步,一步步轻微的登台声响在寂静无声的空旷大殿里。  

青落看着申公豹,恍惚间看到了当年一人等临朝歌封神台上的申公豹,这个灾厄之星成长了很多,也有很多没有变。  

申公豹走上大殿台阶最高处,曾经泣血灵皇所处之地。  

登临过封神台受天地瞩目的他,本不该会感到紧张,但因为台下的一人,青落眼中的期许,让他感到分外沉重,甚至有点紧张。  

青落伸手一挥,一件赤黑威严尊贵的皇袍穿于申公豹之身,让其凭添几分尊贵与威严。“不夜天城第二代城主:无厄灵皇,即位!”  

威严之音传响天地之间,自泣血灵皇之后不夜天城第二位灵皇!  

申公豹的法相浮现在天城之上,威严尊贵亦心怀一城,一城之中有仙人百万,百万仙人是为众生仙人,亦是心中有万生。  

申公豹法相之上,头顶虚空有八方气运汇聚,天城承接万族一丝气运,为万族之城皆加注其于一身。  

申公豹顶上,显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象,庆云之上却是空虚无一物,毫无承载道象。  

众生看不到,青落却可以看到。在申公豹的三花五气之上,承载着的一团黑色虚无之气,又为灾厄之气。  

灾厄之气牵连命运一道,玄之又玄,极端奥义难以勘破。  

命运一道,太过玄奥莫测,便是圣人亦难以完全窥破其妙。  

自鸿蒙以来,修习命运大道者,少有人成就高深处。甚至无数众生都只得皮毛推演流传为了算命看相等凡间手段。  

便是无数仙人大能都不得窥其门径,推算此刻已显之事,大能皆可算得。  

若要往后推上百年,天下便几乎无人可敢轻言。  

命运涉及太多辛秘,太多禁忌,故而少有能修高深者。  

而申公豹以灾厄小道破入命运大道,另辟蹊径,迈入了命运大道的门槛。  

天城百万仙人皆以天城礼行礼参拜新任灵皇。  

“拜见无厄灵皇!祝灵皇天地同在!”  

百万仙人参礼之音响彻八方,天南海北,各方大势力皆派人前来恭贺灵皇新任。  

如今的不夜天城,是洪荒第一大超级势力!因为有唯一的一位圣人留于洪荒。即便是青落离去后,也仍然是洪荒四大超级势力。  

泣血灵皇的神像被保留在了万陨仙碑上最显眼的位置。上代城主以身护城,以死无畏无悔,将会永被不夜天城铭记。  

不夜天城的灵皇上位大典,在三月后将会开始。  

而这个盛会,将再次给不夜天城带来旺盛繁荣之机。天地十方各处大势力皆会派遣门人弟子或族人部众前来参加。  

到时,将会是魔劫之后第一次大典庆。  

而青落却已经走了。  

离开了不夜天城,不归山海,不入大衍,行往洪荒。  

只身一人,两袖随风扬,一头长发青丝起风尘,横往山海,纵去天地,步履大千。  

这是他一个人的旅途,是他必须要行的旅途,因为他欠下天地众生的宏愿,欠下天道的大宏愿。  

青落西出不夜天,残阳如血照暮土,圣人踏尘西行来。  

当年老子圣人西行,有紫气东来三万里,世空气象无量生。  

但青落西行,是紫白双气蕴山河,日月交替光不散。  

青落孤身一人成影,踏着西风尘沙夕阳,身影消失在了漫漫黄沙大漠里。  

他一步一步行走大地,用脚在丈量河山,用眼在观测天地,用心在感应三时未来万载变化。  

青落步履黄沙,感应黄沙之下万万丈,抬首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