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碧游面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商军大营里,青落看着玄都的到来,心中叹息。老子提前出手了!  

虽然,女娲娘娘下了南蛮这步棋,占大便宜入了人道正统,可也逼得大劫再次提前!  

不过,商朝的气运也终于发生了逆转!  

无论是人心,还是气运,商朝再次远远的超过西岐!天下共主,商国之朝!  

但麻烦的事情也来了。  

变数徒生!  

邓九公叛反了!携带十五万大军反了朝歌!  

原因,也不过是为了他的那宝贝女儿邓玉婵!  

申公豹失利了!他劝说土行孙反叛阐教,反而被阐教将了一军,土行孙,矮小粗陋,邓玉婵,英武秀丽!二人结成了夫妻!  

清虚道德真君带着混元幡,拿了十五万大军,穿过五关,直至囹圄河边!至于为何不直接入朝歌城,那是因为清虚道德真君不敢。  

大劫中心战场,有孔宣这位无敌的存在,有青落这个诡计多端的存在,还有量劫压制,所以一向小心的他便将大军放在了囹圄河边。  

青落知道后,并不惊讶。该反的终会反,邓九公的命脉便是他的女儿。只是青落没想到竟然反的这么快!  

随后,更糟糕的情形出现了!  

冀州侯苏护反了!  

北伯候崇黑虎反了!  

姜子牙做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邓九公在东,十五万大军兵阻汜水关与囹圄河中间,断了商军与汜水关联系。  

冀州侯苏护在南,领兵十万。  

北伯候崇黑虎领北方二百诸侯中愿意伐纣的七十五路小诸侯,合计大军四十万!  

西方二百诸侯,也有姬发之兄,毕公、康叔领了西方二百诸侯中的百路,共计大军六十万!  

青落给西岐画了一个圈,困住了西岐。  

姜子牙也给青落画了一个圈,困住了商军!  

西岐城里三十万大军,囹圄河四方共计一百二十五万大军。  

商军本有绝对优势,可此时翻转过来。商军百万,对西岐百万又五十万!  

青落却不丝毫不慌。  

他走到了囹圄河东,遥遥看着邓九公的大军,嗤笑一声。  

为一女儿之愿,竟能叛国之举!土行孙娶了邓玉婵,那为何不让土行孙入了商朝?  

只是邓九公心中早已不再商了,不过是趁势而为!  

囹圄河百丈宽,无一座桥,是一个完整的圆围住西岐。若要过河,只有架桥,或是渡船!  

青落单手提起,伸开掌心,一条小小的流动在掌心的河,飞落入了囹圄河中!  

下一刻,囹圄河的水变黑了!  

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这便是前世书籍的记载,弱水之河!  

微芥不起,浮毛难渡,飞鸟难越!  

弱水之河成了囹圄河。或者说,囹圄河成了弱水之河!  

在一开始建河时,他就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了!他一开始便是把囹圄河当做弱水之河来看的。  

神仙难渡,凡人难越!  

弱河成了一道屏障。  

一条河阻了雄兵百万!  

西岐这里,两百万人族汇聚。却安静无比!  

西岐城里,人心丧气,无心可动。  

商军,安如老僧,稳而不动。  

河边四军,无法渡河,枯待而等。  

即便是他们有一天过了弱水之河,那么这千里良田只会变得更加肥沃!  

因为,这千里良田,会埋葬经过它的千军万马,滋养土地。  

这良田万顷,战止时,是商军百万的粮草之地,代表着生机。  

战起时,是万军葬身之地,代表着死亡恐怖!  

因为,在良田之下,是淤泥沼泽!战马不可过,步兵不可行!  

但青落并不安稳。  

因为他知道,姜子牙的智慧,不仅于此!  

而且,青落有一个很大的破绽!  

那便是五关!  

五关中的兵力,和商军大半力量都汇聚西岐。  

五关虚弱!兵力空虚!只要姜子牙回过神,从思考如何打败西岐商军中转向如何攻破商关,那么守在囹圄河外的百万大军,将会进攻五关!  

所以,青落再次离开了商营。他往东海而去!  

原本,他不打算亲自面见通天,他想等,等到通天亲自觉悟,不再退避之时,凭借他所成的优势,与截教之威,自然大势可成。  

但,此时老子已经出手,而且还站明了立场!时间已经紧迫了!  

东海,无名海岛之上,一处千丈蒲英花田上,灵气汇聚,道道阵法纹脉浮现,下一刻,一道光芒冲天而起,青落的身影瞬间显出。  

金鳖岛!虽然带个岛字,可实在是一片广阔海中大陆!  

圣人道场,何其玄妙!  

只见:“烟霞凝瑞霭,日月吐辉光。老柏青青与山岚,似秋水长天一色;野卉绯绯同朝霞,如碧桃丹杏齐芳。彩色盘旋,尽是道德光华飞紫雾。  

红尘绝迹,无非是仙子仙童来往;玉户常关,不许那凡夫俗女闲窥。正是:无上至尊行乐地,其中妙境少人知。”  

青落刚至岛外,便见一道金光闪向他而来。  

仔细一看,竟是截教首徒,多宝道人!  

青落行礼道:“多宝道兄,贫道见礼唠叨了!”  

多宝大气一笑,摆手道:“多年未见,不曾想道友竟闯出这般大的名头,可是让我羞愧难当啊!”  

“道兄说笑了,我哪里必得上道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