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万万蛇族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属之族,持太古神威,肆意为之!  

故降雄黄灵物,克尽洪荒诸蛇!  

故设此日,召为蛇凶岁历!  

以罚蛇族罪!  

尊告玉清元始圣人,请降圣威!”  

此言一出,便在天地之力的作用的传遍洪荒。  

同时,空中的雄黄圣符直接打散青落凝聚的信仰血脉之力,受此影响,洪荒万万蛇族皆是心头一痛,齐齐悲声斯鸣,向青落的方向伏拜而去。  

圣符直接化成一尊元始天尊的雕像将青落镇压在了近处的一片千里灵湖之中。  

然后便见从昆仑山上放出一层金色法度之网,笼罩住了整个洪荒天地,降落在洪荒每一条蛇身之上,顿时让它们如身遭无间地狱一般,翻腾滚打,痛不欲生!  

以后,每一个年岁的这一天,都会是所有蛇族的痛苦之日。  

而且,从此以后,蛇族再见雄黄,便如见夺命之药一般,不敢触碰分毫!  

这是所有蛇族都不可避免的,不可躲避,仿若是一道诅咒一般,永生永世,代代相传!  

而此时的青落已经沉入湖底,并且身体也被那雄黄圣符打的不但散去信仰血脉之力,更是身受重伤,元气大损。  

他此时,心里已经悲不可言,在昏迷过去的最后一刻,他恍然感应而明,今日,正是人族记录日月年岁历法中的五初五!  

灵湖之外的空中,神农虽然面上惋惜与自责,但仍然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那道青光,然后不喜的看了一眼广成子,就舍身离去。  

此时,洪荒所有大能惧意从此心起,再也没有心念着人族功德的想法了。  

而同时,这一刻,所有修士都记住了有一个名叫青落的修士,竟然引怒圣人镇压。  

娲皇宫内,殿门紧闭的内殿猛然发出一股混沌气息,超脱万道的神妙。  

随后,就见女娲娘娘的身影此从中走出。  

在外殿里侯着的诸位远古妖神纷纷喜道:“恭祝娘娘大道更甚,超凡再进!”  

女娲凤目略带有一丝欢喜,轻声道:“不必多礼。我此番闭关破镜还多亏尔等齐心协力护之!”  

众妖纷纷忙说不敢当。  

女娲见此,只是轻轻一笑道:“此番并未有外域之敌来袭,倒是省事,尔等且先各自归去吧!”  

众妖神听了,都恭敬的行礼拜别。  

只到众妖都走完后,女娲脸上的笑意才消失不见。  

金凤见此,上前问道:“娘娘为何事所忧?”  

女娲微微摇了摇头,然后对同样没有离去的白泽说道:“你怎么看那条小青蛇?”  

白泽沉思片刻,然后才恭谨的答说:“禀娘娘,小妖认为,青落小友虽因人族功德之事,被玉清圣人所镇。  

但其毕竟是道选之子,气运非凡。若其能够脱困而出,自然证明其确实有大智慧、大机缘、大毅力!当可为娘娘您日后行事增添助力!  

况且,青落小友身上竟然还有蛇祖传位法纹,便是曾经的青玄道友都不知晓啊!  

想来其日后对于号令蛇族更有奇效。  

您这妖教教主之位,自然更添一助力!  

当然,小妖相信,青落小友十有八九可能会解封镇压。那时,经历了此变的他,心境智慧想来都大有所进,只需我等为之助力一番,便可成就一番大作为!”  

“哦?你说的确实不错。此子虽然冒进分流人族教化功德,元始那气量自然不会容忍!  

只是,元始竟然给整个蛇族都设下五初五之难和雄黄降物,也是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毕竟妖族虽然没落,但我这妖教教主还在呢!  

看来是时候与元始摆明了!”女娲娘娘面色微愠的说道。  

金凤见此,忙说道:“娘娘不必动怒,此番您超凡再进,日后即便和元始圣人做上一场,他也不是您的对手,好叫他知道您的厉害!”  

女娲听了,笑说:“你这巧嘴,倒是巧言。  

此番我虽再进一步,也不过是凭借补天功德融合,达到了老子那般境界。  

我若对元始出手,那三清一体,我又怎与之斗?还是莫说这些虚妄之言了。  

金凤,你当日入洪荒,可将孟婆所留的帝江之血融入刑天之身了吗?”  

金凤笑答说:“娘娘放心,孟婆婆自然不会为难,那帝江之血已经融入刑天之身,而且经过盘古虚影的灌体引血,刑天大巫,已然离祖巫之境,只差那么一个契机了!”  

女娲点头道:“甚好,既然如此,那就再助他一助,便让这昊天成为此契机吧,正好省的其再多管妖族后辈之事!”  

洪荒大地,灵湖之畔。  

那道雄黄圣符所化的元始圣人尊像安稳的立于湖面之上,将这方圆千里的灵湖完全封禁。  

无论是水中、地下、水上,都被死死的禁锢住,即便是准圣大能,都难以击破!广成子看着这一幕,心中被青落所带来的怒气才稍稍平息。  

看着眼前的灵湖平静的水,他的心也舒爽了一口气。  

想来,有了师尊伟力禁锢,那青落即便是有通天之能,都无法逃走了。  

只是可惜了自己没能诓骗到那青落的灵宝。  

方才他可是看得清呢,那一件极品先天灵宝、两件上品先天灵宝、还有一件勉强算是后天功德至宝,更有那二十七株吸收了盘古虚影煞气与巫族血脉之力的可恐荆棘。  

这哪一样,都是无数修士极为想要之物,即便自己是圣人弟子,都快比不上此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