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3章 八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于是,大秦边境囤了诸国兵力。  

于是,当海纳的修士大军出现在边境之地,对峙了三国混合域跟诸边小国联合军?  

不,他们不在那个方向,那边是南部边境。  

他们到的是北部边疆。  

对峙的是另一伙军队。  

更强,更神秘。  

但一照面,海纳的大军就知道对面是谁了。  

百里王国。  

百里纤裳那个女人竟还有余力派出大军蛰伏大秦国边境?  

这女人果然狠辣。  

只是他们海纳的未来女王好像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锁定了对方的蛰伏之地来此对峙。  

额,为什么是对峙。  

是因为跟百里王国冲突,还是....  

“长公主殿下此前曾言若是海纳出兵,选了同一地,那必是准备护着大秦了。”  

“不得不说,我百里王国该佩服殿下你的英明睿智?”  

百里王国大军的统帅颇有嘲讽。  

海纳这边其实以为自家殿下是要进攻大秦国的,被对方这么一说,惊讶了。  

战前心志摇摆是大忌啊。  

对方统帅目光一闪,越发轻蔑嘲讽,却听纳青忻道:“你说的没错,我的确愿助大秦无阙。”  

“不过你佩服我,我也得佩服你们百里的长公主。”  

“因我的选择,始终是建立于她的决策之上,若不是知道她派你督军统战出兵此地,我也不会选择相助大秦。”  

额,你跟我有仇?  

统帅狐疑,正想说是,便见到对面那位清美知性并无多少气概的未来女王淡淡道:“你曾衷于百里王,私交于百里王国太子百里云瀚,借由你的安排,这位太子殿下才在那晚成功脱逃,虽错过了考核,却也捡回一条命,本是完美的夺位,活生生走脱了一个太子,这可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儿。我能得到这个情报,不信长公主得不到,她既知晓,还能派你来,无非两个打算,其一,若是你出兵,成功灭秦,于她没有害处,其二,若是你败了,连同这些同你一脉却未必衷心于她的大军一起灭了...于她也有好处,兵不血刃且也不会助长她夺王国的残酷之举,不会引起百里王国境内不稳。于她是双赢的手段,但以我对她的了解,若无把握不会出手,若有两种选择那么,本不应该出现的那种选择,实则大有蛛丝马迹可循。也就是说她定然从某些地方得知无阙今日可能会有翻盘之举。”  

纳青忻其实真的没有女君气概,她不霸气,也不狠绝,凉如春风,知性守礼,永远冷静思考国家权益,选择最优化的路线。  

而脑子跟言语是她最强的手段。  

脑子思考,言语表达,表达出来的有两点。  

1,说服了自家大军,镇定一方。  

2,动摇了对方大军,让人战战兢兢。  

这番言语后,百里王国大军果然一片躁动,尤其是那个统帅,被堪破最隐秘的隐患,心中大骇,但嘴上倔强。  

“无稽之谈,果然只是个女人,国家大局,岂容你区区几句刁钻心机言语可摇摆的,你休想离间我等军心!”  

纳青忻面无表情:“你已经慌了,否则不会说刚刚那句话。”  

哪句话?  

果然只是个女人。  

只这一句...  

统帅眼眸一颤,陡然拔出长剑。  

“杀!”  

两大军悍然动了杀机,而最强战力所在,也就是那些高阶修士也齐齐祭出法宝。  

只一瞬,战争爆发了。  

一方暴动,八方联动。  

同一时间,南部边境那边的三国混合域等大军察觉到北部动静,以为无阙那边大局已定,或者大秦国想先下手为强,因此也齐齐动手强攻!  

其中在大军中的赫然有何乌流等人。  

在天藏之选上失去的颜面,都将在今日这一战中找回来!  

其实他们也没感觉错。  

此时的无阙上方的确已经有了动静。  

本来有了光罩封锁整个无阙伽罗山,外围且悬浮着三十个紫袍人。  

夜氏一脉核心战力团体,一下子抽调出三十人。  

也就是二十五个化神巅峰,四个合体期,还有一个人是合体期巅峰,甚至达到了半步渡劫的修为。  

这样的阵容委实够了。  

可杀心之盛,他们依旧触动了一个半仙器。  

也就是那个光罩。  

估计也是那位主君给的。  

呵呵,大手笔啊。  

无阙灭顶了?  

起码他们是这么认定的,但也没有走反派话多必死的路线,封住了无阙后,未免夜长梦多,他们直接就动手了。  

其中一个合体期出手最快,直接抬手朝无阙一峰主殿轰去。  

嗡!元镜光轮,光华万千。  

超极品灵器的灵光,以及传送而来的华光。  

一个城主,以及十个城主最强内卫。  

还有一个黄袍老道。  

对了,这十个内卫都是化神期巅峰。  

这个黄袍老道来头不小。  

至于这个城主,周身游走灵龙游鱼般的超极品灵器光辉,双手负背,她站在那儿。  

比天藏之选的内敛强势太多太多。  

一照面就说了一句话。  

“潇湘夜雨城,今日站无阙。”  

夜氏的半步渡劫夜赫自然认得瀚海朝伊,也知道潇湘夜雨城的背景,不可能不忌惮,更多的是愤怒。  

“潇湘夜雨城向来不涉及冽鹿大境州内部事务,莫非要更改规矩?”  

瀚海朝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